观众看电视是一种注意行为。心理学认为,“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注意的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观众选择收看哪些频道反映了注意的指向性,收看某一频道时停留的时间则可以表征为注意的集中性。收视率分析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分别是人均收视段数和人均每段收视时长。这两个指标实际上分别对应了电视收视行为中的注意指向性和注意集中性。
收视行为稳定为收视率预估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行性。
收视率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电视观众日人均收视段数为14.1段,假定观众每段只收看不同频道,则观众指向选择收看的频道最多不过15个;数据还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电视观众日人均每段收视时长为14.9分钟,这表明观众平均的收视注意集中程度为15分钟。“双15现象”是对当前我国电视观众收视行为特征的一种高度概括。“双15现象”同时还表明观众收视行为具有相对稳定的统计规律,这个统计规律也表现在不同特征的观众群体中。比如男性观众的人均收视段数多于女性,人均每段收视时长则短于女性;年龄越大的观众往往人均收视段数越少,人均每段收视时长越长;学历和收入越高的观众人均收视段数越多但人均每段收视时长越短,等等。
收视行为稳定为收视率预估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行性。之所以称之为“预估”而不是“预测”,是因为影响收视率的因素复杂多元,很难作出相对精准的预测,预估是将经验与数据相结合,反而更为实用。收视率预估可以从“总量预估”和“结构预估”两个角度来讨论。“总量预估”以对“人均收视总量”指标的估算为核心,“结构预估”则涉及份额结构问题。有总量,有结构,就有了对目标市场变化的基本研判。
人均收视总量体现为人均收视段数、人均每段收视时长以及日平均观众到达率三个指标的乘积。从总量角度看,正如前文所述,观众人均收视段数和人均每段收视时长具有相对稳定性,更易于从历史数据外推;日平均观众到达率表明观众每天是否收看电视的概率,这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总量指标。常态情况下,以这三个相对稳定指标的变化对未来预期的人均收视总量作出预估并不困难;异态情况下,则需要特别考虑异常情况对三项指标分别的影响。(www.xing528.com)
“结构预估”比“总量预估”要复杂一些。收视份额结构反映出收视总量在不同频道不同时段的分配规律。“结构预估”实质上就是要对目标频道(节目)或者时段的收视份额作出估算,这仍然依赖于历史数据。目标节目或者时段的收视份额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期平均收视份额,这来自对历史数据的计算;二是即期收视份额波动,是需要预估的部分。由于收视率或者收视份额是人均收视段数和人均每段收视时长相对变动的函数,所以预估即期收视份额波动,就等于要对人均收视段数和人均每段收视时长的可能变化作出预判。可见“结构预估”同样需要回归到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这两项收视行为指标。举例来讲,某频道计划将目标时段节目由播出新闻调整为播出电视剧,我们透过历史数据可知,电视剧相对于新闻,人均收视段数可能会减少,而人均每段收视时长将增加,只要给出合理的增减幅度,也就框定了即期收视份额波动的数值范围,“结构预估”问题迎刃而解。
除了作为讨论收视率预估方法可行性的出发点和基础依据,收视行为稳定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市场含义。人均收视段数的有限性和远高于人均收视段数的可接收电视频道数量相比,我们大致可以看到电视频道竞争趋向两极分化的市场动力,因为总是少数的相对强势的频道被观众更多选择,市场份额从而向少数强势频道集中。当前全国市场上15个左右的强势上星频道(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差不多各占一半)已占据收视市场的近半壁江山。
收视行为稳定的另一个市场含义是15分钟时长对于电视节目制作与编排的启示。基于15分钟收视时长的相对稳定性,我们可以认为15分钟构成电视节目板块设计和节目编排的基本节奏,同时节目和广告的对应编排也应参考15分钟节奏。节目时长设计最好是15分钟的倍数,竞争频道差异化编排则可适当考虑15分钟的收视错峰,如此等等。
(2008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