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体性教师学:教师学的导论

主体性教师学:教师学的导论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导论教师学的主体视角教师,以及与教师相关的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管理、教师评价、教师文化、教师角色、教师心理、教师发展、师生关系、教师与课程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或者说形成了一股热潮。作为“总论”或“导论”,在此先联系实际,探讨现代社会教师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惑,这些挑战正在呼唤教师成为教育改革和自己职业活动的主体。

主体性教师学:教师学的导论

导论 教师学的主体视角

教师,以及与教师相关的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管理、教师评价、教师文化、教师角色、教师心理、教师发展、师生关系、教师与课程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或者说形成了一股热潮。应当说,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的教师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出版的教师研究方面专著已不在少数,有关教师研究的论文更可谓汗牛充栋。而且,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课程的很多应然功能和预设目标的实现,也越来越依赖于教师的转型与变革。人们有理由推测,教育研究的重心势将由教学领域转向课程领域,再由课程领域进一步移向教师领域。

尽管如此,我国的教师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与现代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给教师概念、教师职业、教师形象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不相适应的。著名的现代化研究学者英格尔斯提出:“现代化须先化人后化物。”我国台湾教育学者林清江也提出:“教师专业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重要途径之一。”[1]《教育研究》新近发表的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弗·鲍利辛柯夫《时代挑战与教育科学的迫切任务》一文也同样指出:“教师的现代化始终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消除普通学校教师的职业培训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当属重中之重。”[2]诚然,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现代化正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深入到主体的精神文化层面。人们在呼唤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纷纷将期待的眼光投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教师,呼唤着现代化进程中的教师形象。面对市场经济,面对WTO,面对学习化社会,面对多元文化,面对教育民主化、教师专业化,我们还能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春蚕、红烛来标识现代教师形象吗?相反,在倡导民主、个性、理解、对话、创新的今天,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已经不合时宜了吗?站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交汇点上,我们不禁要作进一步追问:新世纪,教师形象究竟该如何确立?(www.xing528.com)

本书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重点研究项目和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的一项总结性成果。它试图在教师学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为背景,以教师为主体,对现代教师概念、教师职业、教师形象进行历史的和价值的反思,形成一种主体性教师学。即以一种主体视角,对教师进行一种“自我”的理论反思和观照,建立一种“基于教师、为了教师和通过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学研究范式

作为“总论”或“导论”,在此先联系实际,探讨现代社会教师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惑,这些挑战正在呼唤教师成为教育改革和自己职业活动的主体。再通过多学科的理论透视,寻找主体性教师学研究所必需的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这两个新的生长点,探讨区别于从外在规范的角度进行教师学研究的传统范式,初步确立主体视野的教师学研究对象、内容领域和体系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