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曾是小米的法宝,小米每发布一款新手机都选择几轮限量发售,以抢购的方式销售产品,而且每次销量相当惊人。好多用户几次抢购都买不到。而大批黄牛趁机囤积产品,在线下加价销售,一些买不到的消费者没办法,只有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而比较理性的消费者则放弃小米另寻替代品。
相信抢购过小米手机的用户都遇到过上面的情况。网上对小米的这种营销策略,骂声不断,称其为“饥饿营销”,小米也因此伤了一批米粉的心。每次抢购完小米官方就会宣称又有多少万台手机订完了,有不少网友在微博上评论到:“只是真正发了多少台手机也只有小米自己知道!”还有不少米粉表示:“本来手机发布时性价比很高,但是只有少数的人能买到,而当产品真正开放购买时你会发现,网上已有许多与小米配置类似的产品,有的做工还比它好,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认准小米不放呢?”
2015年1月15日,笔者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小米发布了旗舰智能手机小米Note”的消息,有位网友在评论中写道:“小米发布了顶配版的小米Note,配备了骁龙810处理器、5.7英寸2K的屏幕以及4G的运行内存,配置上相当给力,与同配置产品相比价格也有优势,但是不要忽略一个问题,要3月底才能买到。到那个时候,相信市面上应该不止一款这样配置的产品,而能以3299这个价格买到它的又有几人呢?”而且不少网友表示不会选购小米Note。
“饥饿营销”的“始作俑者”是苹果。而小米是第一个模仿苹果“饥饿营销”的国产手机品牌,“饥饿营销”是小米成功的利器。
“饥饿营销”是把双刃剑,苹果公司的“可控泄漏”战略为其赢得了全球市场,而小米手机却也因过分的“饥饿营销”让用户失去了耐心,流失了不少用户。雷军被米粉们戏称为“期货老板”。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珺表示:“用户对手机价格战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加上智能手机市场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小米手机在硬件上的优势开始下降。这种模式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迅速扩张,加大了厂商对供应链的管理难度,甚至进而引发了供应链体系的混乱。”
据了解,影响发售的最大原因就是供货问题,小米公司的供货周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所有的手机零部件需要提前3个月进行预订。之前由于小米手机采用的CPU产能有限,限制了小米手机的供应,不过随着零部件的供应量提升,小米手机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小米手机的月产量已经从30万台提升至100万台。
雷军创办小米,最初是希望凡客及凡客旗下的快递体系帮助小米传播和电商销售的,但到了2011年8月,小米手机发布前一夜,凡客却无力相助,从而迫使小米公司不得不自己做“饥饿营销”,构建自己的电商平台。这次的“饥饿营销”显然是成功的,不仅引起了全民的关注度,而且其普及度之广,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小米手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需要抢购的“稀缺品”,于是乎“期货”“饥饿营销”便一直如影随形地跟随着小米,风言风语四起,雷军和小米品牌形象也受到影响。
2013年4月9日,雷军在演讲中坦言:“小米手机过去进行‘饥饿营销’有着很多客观的因素,但这样的销售策略将在今年出现巨大的改变。我们将千方百计增加产能,向‘饥饿营销’说不。”他还表示,MIUIV5手机系统会代替小米手机,这意味着小米的营销重心,或将告别不可持续的期货模式,从手机的高性价比转移到系统、互联网服务比拼。
目前,小米手机已成为高通、夏普的大买家,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在硬件配置上的升级空间减少,在小米2发布之后,黎万强就公开表态,小米要“回到原点,其实小米手机的核心追求并不是性价比,而是性能本身,之后才是价格的问题”。(www.xing528.com)
雷军明确表示不卖“期货”,在2013年4月9日晚上八点就开始销售20万台小米2S现货。2014年4月6日举办的“米粉节”上,小米实行开放购买,12个小时共售出130万台手机,支付金额超过15亿元。2014年7月22日,发布的新一代旗舰手机小米4,现货1999元,彻底告别饥饿营销。
小米开放购买,从表面上看是迫不得已,实际上却是以退为攻。从时机上看,互联网销售手机模式已然盛行,不再只有小米。不久前,华为就在官方公布了“荣耀节”的光辉战绩,1小时内销售额就突破3亿。之后,华为又公布荣耀X1在极短的时间里被一抢而空,暂时出现了断货。而作为世界出货量最大的三星手机自然也不会闲着,到处宣传三星Galaxy S5全球火爆抢购;而与三星的Galaxy S5打得火热的HTC One M8手机也是处处宣传线上线下火爆热销,部分机型已经开始断货;中兴对外宣称中兴天机(Grand S II),顶级配置仅售1699元,该机预约量至今已超过1000万台,首批5万台现货在58秒就被抢购一空。有媒体认为,在众多厂商纷纷从电商平台爆出销售喜讯的时候,小米所依仗的高配低价吸引力似乎在慢慢流失。
2015年4月19日晚上,雷军宣布,小米旗下两款旗舰手机小米4、小米Note均可在小米网现货购买。(白色16GB的小米Note需要预约)
小米突然宣布,小米4和小米Note现货购买,让很多消费者吃惊不已,不需要抢购的小米让人多少有些不适应,对于那些刚刚费尽心思抢到手机的小伙伴来说情何以堪啊。
不论有意无意,“饥饿营销”已经变成了小米手机的重要关键词,或是因为真实的产能不足,或是因为营销力量的推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买到小米手机。
对于累死人的抢购和“饥饿”,我们相信不少米粉都经历过,是不太好受的,既要忍受来自精神的折磨,更要忍受身体上的饥饿感,这是让人疯狂的情绪投入。笔者有一个朋友是个“米粉”,他在2012年花了近2000元预约抢购了一部小米2,2014年,他想换一台小米4,可是抢了多次也没抢到,他无法忍受小米“饥饿”带来的精神折磨,只好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台苹果6。
“饥饿营销”当然有着相当大的好处,不然小米也不会一开始就采用“饥饿营销”的策略。人们渴望产品的愿望被大大激发了,这也是米粉的热情不减退的根本原因所在。越得不到越想得到,这也是人性渴求的一种体现。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有利必有弊。“饥饿营销”意味着市场的份额处于放松的状态,虽然说手机市场是巨大的,但也是有着一定的限度,如果其他的品牌迅速崛起,对小米的“饥饿营销”也会产生影响。另外,若消费者忍受不住“饥饿”的折磨,就会把目光投向其他的产品。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的外观、质量和性能没有太大差别的当下,没有一款手机是不可替代的,包括苹果。
由此可见,“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使用需要适度,否则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用户,我想雷军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决定努力提高产能,将营销模式从预售、抢购逐步向开放购买转变,告别“饥饿营销”。雷军表示,今后小米手机的营销重心将告别不可持续的“期货”模式,从手机的高性价比转移到系统、互联网服务比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