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是中国商界“粉丝经济”的开创者,他把“粉丝经济”玩得风生水起。
随着小米的成功,网友们称雷军为“雷布斯”。对雷军身上光环的迷恋,造就了第一批“米粉”,正是这样一批粉丝,成为小米手机的起点。而后,“高性价比”的口碑和宣传让小米手机滚雪球般迅速崛起。
雷军说,做生意最终是要做一个人群的生意。这个生意就是“粉丝经济”。从目前小米的消费群体,以及小米的宣传导向来看,大概“青春、潮流”可以成为其标签。
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小米手机成就了一个神话。2012年夏天,小米以一场估值达40亿美元的融资,创下了当年全年中国企业的融资之最。小米手机2014年出货量为6112万台,销售额达743亿元,这样的成绩在全球创业公司中绝无仅有。
曾有很多人把小米的成功解读为“饥饿营销”的成果;有人则更直接地将其称为变相的“期货模式”,即锁定用户的预付款而推迟发货,然而产品发布之际的超高性价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就了产品销售的超高利润。小米不过是用一个相对于现在的低价赚取了未来几个月以后的实际利润。
但实际上,低价高配还难以让小米迅速成为神话。比6000多万台手机销售成绩更为传奇的,是1000多万忠诚的小米粉丝——“米粉”。
可以说,小米手机的奇迹归功于“粉丝经济学”的胜利,雷军曾表示,“90%的小米用户都在使用米聊”。可见“米粉”对小米手机是多么狂热。
雷军坦承,小米手机成功的要诀有三:创业团队、创新和粉丝经济,而粉丝经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小米手机创办伊始,雷军就描绘了一张宏大的蓝图:通过互联网培养粉丝;通过手机顶级配置并强调性价比的方式吸引用户;手机销售只通过互联网销售;在商业模式上,不以手机硬件盈利为目的,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先积累口碑建立品牌,继而把手机变成通道,并与智能家居链接。
网络是培育米粉的平台,微博是小米聚合米粉的利器。小米几乎把微博玩到了极致:因为新浪微博的Alexa流量周二到周四最大,所以转发有奖的活动设置在工作日;晚上10点结束抽奖是因为10点是每天流量的最后一个高峰;2小时发布一次奖品是因为微博传播转发的半衰期约为3小时。截至2014年12月31日,“小米公司”官方新浪微博粉丝415万,“小米手机”粉丝也有1085万,雷军微博粉丝1150万,对拥有上千万粉丝的雷军而言,在微博平台上,他既是小米手机掌门,又是一个随时防止小米品牌受破坏的看守,更是一个为“米粉”排忧解难的客服人员。而在微博上,米粉对于小米的反馈也是热烈的,这无疑最大限度地强化了小米的宣传效应,减少了营销成本。小米手机发布青春版时,几个合伙人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拍了一组与青春有关的照片,在微博上短短两天达到了转发200多万次,评论90多万条的成绩。(www.xing528.com)
小米借鉴苹果的“天才吧”,在全国设立了18家小米之家,成为新媒体营销很好的线下延伸。在小米之家,用户可以自取手机,可以完成手机的售后维修,并且不定期地为当地米粉举办一些活动。小米借鉴了车友会的模式,把米粉的消费方式变成聚会娱乐方式,使米粉变得很抱团。在创业初期,小米手机不被认可,米粉有压力,但“打压”使得他们更加抱团来捍卫这个品牌。
小米在做手机前操作系统MIUI就已经有3000多万用户,还包括几百万海外用户,小米首先赢在系统的口碑,积累了大量粉丝,这是技术优势。成本优势更大,千万级的单品销售能找到最低成本的代工厂,这是生产原理。小米4手机累计销量达1000多万部,一个单品手机的销量能突破1000万,米粉功不可没!
从本质上来说,雷军卖手机的方式和明星开演唱会并没有什么不同,找准目标市场,努力包装自己,开演唱会之前放出一些八卦传闻来炒作预热,吊足了粉丝的胃口之后,定好时间,发出邀请,粉丝们长久积累的热情终于有了释放的通道,于是票房大卖,所有人皆大欢喜,都期待着下一个循环。
以某个人、某件事或某种爱好的圈子形成之后,情绪就可以在这个有共同特质的圈子里飞快传播。粉丝团的特征在于,圈外人看得云里雾里,常常表示无法理解,而圈内人则乐在其中,享受着与同好们分享感受的认同感和亲密感,他们的标的物可能是某个明星、某种产品、某种旅行方式,这些将人们连缀起来,使大家有了聚在一起的理由。很多时候,他们一起做的事情已经超出爱好的范围,比如小米粉丝团的活动就延伸到了同城交友之类,跟手机本身已经没太大关系了。表面上看,粉丝们是在追捧偶像,实际上他们是借此来寻找同类,缓解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孤独感。
此外,互联网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信息推手,那就是自媒体,而自媒体经济玩的就是粉丝经济,通过自媒体的思维带动粉丝经济,才能真正将那些潜在的用户激活为有效粉丝。通过和有效粉丝产生互动,就能将其变为活跃粉丝,再从其中孵化出一批核心粉丝。最后,这些核心粉丝便是真正具有价值的粉丝经济。
对于小米来说,一大批数量可观的核心粉丝就是传播力,他们会通过他们喜欢的各种方式来宣传小米,以此来吸引不同朋友圈的关注。这种自媒体自带的“自传播”形式,让小米以几何级的趋势发展壮大,最终完美地嫁接到了各条信息传播渠道。小米灵活运用了自媒体思维,让企业、产品和用户的交互更显自由和开放。
互联网的一个商业逻辑是,当你拥有足够多的粉丝之后,想用什么样的盈利模式都很简单。雷军正是深谙互联网强大的粉丝力量,所以才让他的产品研发,从互联网的广泛征集起步,让MIUI系统的升级也遵从用户的心声。当用户体验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之后,小米就成功地生产出互联网经济下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接着,再通过互联网发布预售信息,让小米的口碑无限扩张;最终,当庞大的“米粉”抢购新上市的小米产品之际,这种造粉的力量就闪电式地显现出来,让其他手机厂商望尘莫及。
小米能有今天的业绩和影响力,就在于雷军玩转了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学,营建出活跃的用户社区,从研发到营销,始终同用户和粉丝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