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雷军和小米:梦想成就巨变

雷军和小米:梦想成就巨变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为梦想奔跑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用两年时间修完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后,他已经不满足于象牙塔里生活,他怀抱梦想,准备闯荡江湖了。就这样,雷军成为武汉电子一条街上的“名人”。这被雷军视为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之一。为了解决电脑传染病毒的问题,雷军和他的同学冯志宏合作开发出了一款名叫“免疫90”的杀毒软件,这是他写的第二款商业软件。“免疫90”当时的售价260元一套,雷军和冯志宏每人赚了几千元。

为梦想奔跑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用两年时间修完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后,他已经不满足于象牙塔里生活,他怀抱梦想,准备闯荡江湖了。

雷军认为,计算机专业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掌握了精髓之后,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得简单,重要的是要多实践,实践出真知。于是,他决定到武汉电子一条街上进行社会实践,一试身手。

武汉电子一条街(如今的广埠屯IT数码一条街)位于洪山区珞瑜路,离武大校园只有10多分钟路程,这条街上云集了上百家电脑公司,当时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子数码产品聚集区。

每天雷军背着一个大包,骑着一辆自行车,往电子一条街上跑。他的大包里装满了常用编程资料和磁盘。当年最好的电脑是286,内存也只有1M。

雷军说:“对于一个编程高手来说,所有常用软件必须自备,而且要备足,至少需要上十张软盘,同时还要随身携带几本很厚的编程书。那时的书质量不高,内容也不全,还常常有很多错误,有时需要三本对照着看。”所以,雷军就下定了决心,要写一本没有错误、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的编程书,让所有程序员只带一本书就可以了。抱着这种想法,1992年雷军和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编程》一书。

刚出道的时候,雷军的想法很单纯,干什么都可以,赚不赚钱也无所谓,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但他对一些新生事物都抱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两年,他的涉猎之广,让他自己今天也觉得很惊讶。

雷军在闯荡电子一条街时,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种实用小工具等,甚至还解密过各种各样的软件,从早忙到深夜。

武汉电子一条街是雷军踏进IT圈的起点,这里的很多新生事物都深深吸引着他。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雷军慢慢地学会了许多东西,也做过许多事,不知不觉中,他的技术越来越全面,编程也越来越熟练,这就为他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雷军回忆说:“那会儿涉猎之广,令我自己今天也感到很惊讶。我写过很多软件,很多电脑公司老板都认识我,他们一遇到技术难题,都愿意找我帮忙。”就这样,雷军成为武汉电子一条街上的“名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他还成为当时武大在校学生里的第一个万元户。

1989年2月,雷军在电子一条街上认识了王全国。这被雷军视为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之一。后来王全国成为了他的创业伙伴——如今金山软件公司的副总裁兼CIO、雷军的左膀右臂。

王全国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已经并入武汉大学),他比雷军大四岁,学的是计算机科学及工程专业,1988年至1992年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师,是电子一条街上的技术权威。当时王、雷两人都是电子一条街上“知名人物”。(www.xing528.com)

王全国回忆说:“我和雷军是在电子一条街上相识的,雷军特别活跃。那时候没有正版软件渠道,没有互联网,根本没有软件流通的正规体系,所以搞软件就像赶集一样,爱好者之间经常聚在一起交流交换。那时我手里的软件最多,我这里成了电子一条街软件集散地和中转地,雷军和我时常交换软件,就混得很熟,交情也很深厚。”

雷军和王全国相识后,他们俩不谋而合地想做同一件事情——做加密软件卖钱。王全国当时正在做一个加密软件的界面,而雷军此前也曾经写过一个加密软件的内核。于是,两个人很快一起动手合作,开发加密软件。

雷军和王全国一起写软件,配合得很默契,取长补短,如鱼得水。雷军说自己写软件是“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速度很快,可能会在过程中不断修正”,而王全国则是“先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窍门,然后再动手,速度有点慢,但很少出错”。他们俩人的合作也正是基于这种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

“软件要想卖钱,就必须能够防止被人拷贝。那时的软件都是用磁盘发行的,因此都是通过磁盘来加密。”王全国回忆说:“自己单独完成一个加密软件的工作量比较大,我和雷军合作,就明确分工,一人做一半,这样速度就会很快。”他们两个技术天才的合作,爆发出惊人力量和速度。

他俩曾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加密软件的所有编码、测试、界面设计以及说明书等,一款Bitlok加密软件就大功告成了,且在加密软件领域获得极大的赞誉,是国内几个著名的加密软件之一,这也是雷军和王全国合作编写的第一个商业软件。

当时,雷军给这款加密软件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黄玫瑰小组”。王全国说:“Bitlok加密软件发布后,获得了同行较高的赞誉,在当时的软件圈,‘黄玫瑰小组’非常有名。Bitlok加密软件还一度引来各路解密高手的叫板,有段时间我和雷军就专门和他们进行‘解密和反解密’的游戏。”

1989年底,计算机病毒开始在国内出现,引起了雷军的极大的兴趣。为了解决电脑传染病毒的问题,雷军和他的同学冯志宏合作开发出了一款名叫“免疫90”的杀毒软件,这是他写的第二款商业软件。

冯志宏和雷军是同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的,“免疫90”也是冯志宏和雷军合作的结晶。

回忆起当时与雷军的合作,冯志宏说:“当时电脑病毒流行起来后,就有萌发了要做一个杀毒软件的念头,两个人都有这个想法,就有合作啦。当时的条件很差,我们在外面找了一台计算机,两个人分工合作开发程序,因为寒假自由时间比较充裕,就选择了在寒假进行开发。武汉的冬天特别冷,每天我们都从武大骑自行车去上机,风雪无阻,手脚都生了冻疮,饿了就自己动手煮方便面吃,直到几年后雷军还在提‘冯志宏煮的方便面很好吃!’”

雷军现在回忆说:“‘免疫90’这个杀毒软件具备病毒免疫功能,如果染上病毒,该程序可以轻易把病毒清除,还做到了样本库升级和手工增加病毒库,还能显示中英文。这些功能在今天看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当时就是很牛的杀毒软件了!”

“免疫90”当时的售价260元一套,雷军和冯志宏每人赚了几千元。后来,这个软件还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轰动了武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