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清铜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宫廷推崇带来的崛起

明清铜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宫廷推崇带来的崛起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崛起的缘由客观地讲,明代和清代当是铜器制作又一个崛起的时代。一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二是宫廷的推崇。明代对铜器铸造最为热衷的当属宣德皇帝。这也是明清铜器流传于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五是能工巧匠技艺的发挥。特别是乾嘉以后,铜器作坊增多,出现了一批民间艺术铸造的能手。清代民间作坊的作品多为工艺美术性质的雕塑或案头摆设。

明清铜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宫廷推崇带来的崛起

崛起的缘由

客观地讲,明代和清代当是铜器制作又一个崛起的时代。之所以繁兴主要得益于五点。

一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明王朝建立之初,经济得到复苏,商品经济繁荣。永乐年间郑和西洋,加强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铜器铸造业的复兴。明代科技也取得长足的发展,涌现了宋应星李时珍徐光启等伟大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书的《锤锻》、《五金》两卷记载了金属矿的采、冶、加工;《冶铸》卷详述了鼎、钟等铜器的铸造,并附有23幅生动的插图,描绘了金属采、冶、铸、锻、加工等工艺流程。书中专门记述了铸铜工艺。包括失蜡铸造、泥型铸造、砂型叠铸等铸造技术所用的材料及工艺过程、熔炼方法等。《天工开物》是一部记录时代铸铜技术最详尽的著作,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明代铸铜业的成就。清前朝的封建商品经济对铜器铸造仍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清中叶以后,国势衰弱,但官方仍多提倡。如《德宗实录》每多提及于江苏及奉天各省创设工艺厂,对铜器制造技术不乏提振之功。

二是宫廷的推崇。明清两代有数位皇帝都是铜器爱好者。明代对铜器铸造最为热衷的当属宣德皇帝。宣德御极时,明朝国势已趋鼎盛,为再兴礼局、重建礼制提供了可能。宣德皇帝曾命吕震等人参照《宣和博古图》和《考古图》等宋代书籍及内库收藏的柴、汝、官、哥、钧、定窑各大名器皿款式典雅者而设计铸造出了不同形制的铜器。据文献记载,其前后共铸诸器一万五千余件,除库府藏存部分外,分用于内宫、郊庙及各大王府、两京官衙、天下释道宫观。影响所及,从宫内到宫外,从中央到地方,几乎覆盖了整个天下。依文献记载并比较诸实物看,此次铸器的用工与用心之巨、选料之精、规模之大自中古以来无出其右者,带来并推动了历史上又一次铸造铜器的高潮。清康、雍、乾三代也都有精美的铜器面世。乾隆年间,宫廷设立内务府造办处,制作铜器有专人负责。乾隆皇帝尤好镶嵌、鎏金之器。造办处对青铜仿器潜心制作,做工之精更甚于宋代。

三是文人雅好。明清文人推崇典雅、讲究在赏玩高品位的器物中寻求古趣、雅趣和乐趣。明代博物学者文震亨所著《长物志》在讲到器具时便称:“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费,故制极备,非若后人苟且,上至钟、鼎、刀、剑、盘、匜之属,下至隃糜img12、侧理(纸),皆以精良为乐,匪徒铭金石、尚款识而已。今人见闻不广,又习见时世所尚,遂致雅俗莫辨。更有专事绚丽,目不识古,轩窗几案,毫无韵物,而侈言陈设,未之敢轻许也。”而铜玩器具正好迎合文人们那种崇古、求雅的心态。文震亨在该书中列举了数十种文具,其中就有铜镇、古铜水盂、小宣铜彝炉等,并说“铜器可插花者,曰尊、曰罍、曰觚、曰壶,随花大小用之”。明人曹昭的《格古要论》、清人谢堃的《金玉锁碎》、梁同书的《古铜瓷器考》等,也有诸多对铜洗、铜铎、铜镜及其他铜玩的阐释,可见文人们对铜器的推崇与偏爱。

明代学者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中有关铸造铜器的插图(www.xing528.com)

明铜瑞兽纸镇6厘米人民币8000

四是儒释道信仰的推动。明清是儒释道活跃与并存的年代。宫廷贵族和平民百姓信仰儒释道,就要烧香、礼佛、拜仙、祭祖神,这样一来不仅推进了铜炉、铜鼎、铜瓶等供器、祭物等铜质礼器的制作,更使佛、道、人物造像之风盛行,铜佛、铜仙、铜人皆被供奉于庙堂,供养于民间。这也是明清铜器流传于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加之明清距当今时代较近,较多器物传世乃在情理之中。如传世的明代铜器中,见有潞王朱常淓铸造的彝器。朱常淓自号“潞佛子”,可知他仿铸三代礼器,对佛教的信仰和祭祀所需仍是其重要原因。

五是能工巧匠技艺的发挥。明清两代涌现了一批极负盛名的铜玩制作能手。明代制铜名家有张鸣岐、王凤江、胡璋、胡文明、徐守素、潘铜、潘祥丰、朱同文、张隆昌、王益昌、张隆启、王泰源等人。张鸣岐和王凤江都是浙江嘉兴人,二人以所造铜炉名闻天下。张氏曾为项元汴天籁阁铸过交梅于炉,上有墨林字,形质俱精。王氏声名仅次于张,但所铸技术并不多让。胡文明能按古式铸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工质皆精,有“胡铜”之称,明屠隆称“匙筋(即烧炉用铲筷)以云间胡文明制者为佳”。吴中人徐守素铸铜器精致无比,价值与古器相当,制材精选,磨工尤精,佳者往往经年累月乃成。明代制铜名匠还有甘文台、蒋、蔡文甫、胡四、汤子祥等,传世款有“永茂斋”、“云鹤轩”者,不乏渠等所制。清代,民间制铜业也很活跃。特别是乾嘉以后,铜器作坊增多,出现了一批民间艺术铸造的能手。其中有蟹钳、钱大田、钱秉田、杨国柱、张成、韩忠、丁榕、刘学诗、高永固、徐吉堂、王吉、李文柱、王善学、林世伯、朱德坪、王某等。清代民间作坊的作品多为工艺美术性质的雕塑或案头摆设。如江宁冯锡与,能铸如意、蟾灯、带钩、灵钟、清磬、书镇,皆仿商周嵌金银;安徽砀山人刘贞甫,善造铜器,甚为精绝;山东潍县人田皎睿、田昞睿兄弟,具精嵌银,手艺奇巧。

清铜老子出关摆件46厘米人民币50000

明末清初 胡文明制铜鎏金云龙纹炉21厘米 人民币60000—80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