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与南关区服务业发展
2008年7月
一、服务业的有关概念
1.服务业
服务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服务业指除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总称。具体讲,是指那些为生活、生产和社会服务的产业。我不主张把国家机关、军队、警察等列入第三产业,这些领域不经营,是职业,不是产业。服务业应当限定在经营性的领域当中,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经济基础的范畴。上层建筑领域虽然有些方面与经营有联系,有交叉,但总体上不是经营范畴,不是产业。
2.服务业的基本范围
二是生产服务业,如物流、研发、仓储、贸易、金融等。
三是社会服务业,如中介、法律服务、咨询等。
3.服务业的特点
一是广覆盖。
二是多元化,多层次化(宽内涵)。
三是高就业。
四是强弹性。
五是稳收入。
六是重人性。
七是大比重(方向、趋势)。
4.服务业的类型
传统服务业:指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初期为居民生活服务,为工业生产服务的行业,主要是商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一般而言,增加值较小,带动效应较小,对从业人素质要求不必很高。
现代服务业:主要指在工业化中后期及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技术性、知识性服务和公共服务业。如培训、科研、金融、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
5.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新兴服务业的特征基本相同)
(1)知识含量高。
(2)增加值高。
(3)从业人员素质高。
(4)科技含量高。
(5)成长性好。
符合上述五项或其中部分特征的服务业,基本可以认定为现代服务业。
6.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领域(行业)
(1)通信与信息服务业。
(3)现代物流业。
(4)中介与咨询服务业。
(5)科技研发业。
(6)旅游业。
(7)房地产业(也属资本运营范畴)
(8)总部经济。
(9)创意产业等。
7.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2)服务业与工业规模、工业发展水平正相关(有多大工业就有相应的服务业,现代工业尤其需要现代服务业)。
(3)服务业与人均收入正相关。
(4)服务业与政策导向正相关。
(5)特色服务业与特殊资源、特定产业、特别习俗正相关。
(6)服务业与基础设施发达程度正相关。
(7)服务业与城市服务业发展环境、质量、便捷度正相关。
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1.服务业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上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是服务业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主要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量,创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全球服务业的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1980年为56%,1998年为61%。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超过70%。西方发达国家约3/4的劳动人口从事服务业。
2.服务业显现出新经济的特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了以信息为基础的各类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且在信息流动的基础上促进了其他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增加值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增速加快;知识密集的服务行业发展最为迅速。服务业的新经济特点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3.服务业成为新技术的重要促进者。其一,服务业是新技术最主要的使用者。其二,服务业指引新技术发展的方向。服务部门所产生的新需求是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方向,是新技术所追求的目标,对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其三,服务业是新技术最主要的推广者,特别是从事技术服务和支持的服务业。其四,服务业促进了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发展。
4.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服务业的投入大量增加,制造企业活动外置,带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现代制造业内部逐渐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
5.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重要趋势。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是产业布局调整的重心,而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也渐趋明显,成为新的热点。服务业国际转移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项目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它公司;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三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如物流、咨询、信息服务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于东道国而言,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服务业国际转移都表现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6.人力资本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般来说,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较大,制造业受物质资本要素制约较多,传统服务业受劳动力要素影响较深,而现代服务业受人力资本要素影响最大。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总体上要求比传统服务业更高的学历,更高的技能,更高的报酬。现代服务业企业强弱主要区别于人才的有效投入与积累。劳动者个人素质与国民素质的投资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与重点。
7.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知识化、专业化在服务业各领域中的广泛普及,改变了服务方式,更新了服务技术,提高了服务效率,保证了服务质量。例如,信息化管理、网络化咨询、多样化传媒、社会化研发、连锁化经营、精确化物流等,都是信息化、知识化、专业化服务业升级的结果。
三、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一)2007年发展情况及比较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长春为12 811元,列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13位,微超哈、西二市。沈、大二市为15 000元上下,超过2万元的有广州、深圳、宁波、杭州、厦门、南京六市。这说明我市居民购买能力偏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长春位列第14位,增长12.8%。沈阳列首位,增长25.4%。8个城市超15%。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长春为778亿元,列第14位。沈阳、哈尔滨均超过1 000亿元,大连近千亿元。西安921亿元。有11个副省级城市超千亿元。增速我市为16.8%,为近年最高年份,也仅列第11位。大连、沈阳、济南均超过17%,西安超过18%,青岛超19%。我市服务业总量偏低,多年未变。
3.出口额
长春为15.1亿美元,列第15位。8个城市超200亿美元。2007年长春出口还是增速最快的一年,为40%。
4.第二产业增加值
长春为840亿元,列第14位。12个城市超1 000亿元,广州超4 000亿元,深圳超3 000亿元。哈、沈、大、济均在1 200亿元~1 500亿元。长春增速为14.5%,列第9位。
5.预算内财政支出
长春为181.6亿元,列第12位(无武汉数,14家排),仅略高于济南、西安。增速23.8%,列8位。比大连少163亿元,比沈阳少147亿元,比哈尔滨少51亿元。说明政府支出与消费能力偏低。
6.存款余额
长春为2 553亿元,列第14位,比哈尔滨少800亿元,比沈阳少2 000亿元,比大连少1 600亿元。增速9.2%,列末位。说明购买、消费支出潜力低。
7.贷款余额
长春为2 407亿元,列第13位。沈阳、大连3 000亿元上下。济南3 600多亿元。
8.城市居民消费支出
长春为10 217元,列第13位。比沈阳低1 000多元,比大连低2 000多元。增速15%,列第7位。
9.固定资产投资额
长春为1 350亿元,列第11位。沈、大均在2 000亿元上下。长春增速列第1位,上年666亿元。
(二)2006年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几个数据比较
1.2006年15个城市房地产增加值比较
长春55亿元,列第14位。沈阳等8个城市100亿元以上。15个城市平均15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长春408万平方米,列末位。15个城市平均838万平方米。沈阳超1 200万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长春1 365万平方米,列末位。15个市平均3 242万平方米。沈、哈皆超3 200万平方米。
2.2006年城市客运量
长春公路客运量5 248万人次,列第14位,15个市平均14 728万人次,超亿人次的有9个市。铁路客运3 300万人次,上游位次。民航112万人次,列末位,5个市平均692万人次。
3.2006年通讯信息
长春固定电话230万部,列第14位。15个市平均363万台。长春移动电话563万部,排第6位。15个市平均659万台。长春入互联网98万人,列第8位,比哈市少100多万户。
4.2006年民用、私人汽车
长春民用汽车28.8万辆,列第14位,15个市平均49.2万辆。私车17.5万辆,列末位(13家统计),15个市平均30.5万辆。
5.2006年城市普通高校数
长春28所,列第10位,沈、哈、济、武、成、西等内陆市均在30所~56所。长春高校在校生30万,列第10位,沈阳31万,哈尔滨38万,西安51万,武汉52万,济南53万,南京55万,广州62万。
6.2006年城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长春174万册,列末位。第14位的厦门比长春多近60万册。13个城市超过300万册,10个城市超过500万册,3个城市超千万册。
7.2006年城市医生数(助理医师以上)
长春1.5万人,列第8位。沈阳、哈尔滨均多于长春。济南、南京、西安、大连、青岛、宁波与长春差不多。
8.2006年城市公共汽车
长春3 792台,列第11位。哈、沈比长春多1 000台~2 000台。但长春出租车列第2位,1.5万台。沈阳市第1位,哈尔滨列第3位。
(三)长春市新一届政府任期内服务业相关指标预计
到2012年:
GDP:必保年增15%,达到4 500亿元;力争年增17%,达到4 800亿元。
服务业:必保增速15%,达到1 800亿元;力争增速17%,达到1 920亿元。
全口径财政收入:必保增16.5%,达到600亿元;力争增17%,达到61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必保增10%,达到2 170亿元;力争增15%,达到2 75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保增15%,达到1 560亿元;力争增17%,达到1 700亿元。
城市人均收入:必保增15%,达到25 500元;力争增17%,达到27 888元。
(四)副省级城市竞争力排序(《商业研究》2007年发布)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长春列第8位,沈阳第7位,西安第5位,大连第9位,济南第13位,哈尔滨第14位。
城市交流开放竞争力:长春列第14位,大连第5位,沈阳第8位。
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长春第9位,南京第1位,深圳第2位,西安第6位,成都第7位,武汉第8位,济南第10位。
城市综合竞争力:长春第10位,沈阳第7位,大连第9位,济南第8位,南京、成都第4、第5位。
(五)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总体结论
1.总量不大。
2.增速不快。
3.能力不足。(www.xing528.com)
4.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落后)。
四、南关区经济及服务业相关情况比较
1.有关指标数据
(1)GDP
2007年南关区83亿元,列城区第2位。城区平均85.2亿元,主要是朝阳159亿元均摊提高了平均值。
(2)全口径财政收入
2007年南关区13.2亿元,列城区第3位,与第2位的宽城差0.3亿元。
(3)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效益比)
2007年南关区为15.7%,占第4位。六城区平均15.3%。
(4)固定资产投资额
2007年南关区46.6亿元,占末位。城区平均66亿元。南关区增速49.4%,列第3位。南关工业投资少,功能定位所限。
(5)人均GDP
2007年南关区人均GDP 1.57万元,列城区第3位。朝阳1.9万元,二道1.7万元。城区平均1.57万元。
(6)地均GDP(每平方千米产出)
2007年南关区每平方千米产出1.04亿元,列第1位。第2位的朝阳0.7亿元。城区平均0.42亿元。
(7)第三产业增加值
2007年南关区67亿元,居第2位。朝阳区111亿元。增速南关区22.4%,列首位。
今年上半年南关区三产增加值43亿元,增长26.3%。
现在南关区三产增加值比重83%。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7年南关区42.3亿元,列城区第4位。宽城超100亿元,朝阳超过200亿元。
(9)服务业户数,就业人数
南关区现有第三产业企业3 200户,占法人单位数的88%;服务业个体户27 500户,占个体户数88.6%,服务业就业人数12.5万,占就业总人数的85%。
2.南关区服务业特点
(1)把服务业兴区定为城区发展主战略、主方向、主阵地,别具一格。
(2)服务业已经成为区经济的主体,占80%以上的比重。
(3)开始走上集群发展之路,特色街区、专业服务区逐年增多。
(4)楼宇经济发展迅速,30栋7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88户。
(5)高档次南部新城正在启动,是最熟的招商地,最大的税源地。
3.南关区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
(1)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小。
(2)品牌商街、高档次服务区还不明朗,影响力有限。
(3)社区性服务业占多,区域性服务业较少。
(4)生态改造建设投入不足,宜居宜商环境营造进展不快。
(5)南部新城管理体制试探摸索,存在隐性限制因素。
五、南关区发展服务业的独特优势与有利契机
1.发展服务业的一般优点
(1)门槛儿高低皆可,进入容易。对欠发达城市而言,这点尤为重要。
(2)规模可大可小,适应城区布局。
(3)档次可高可低,适应多种主、客体的需要与可能。
(4)效益比较稳定。低的可谋生,高的可积累,更好的可升级。
(5)地税比重大。
(6)发展弹性大,成长性好。净有效资产损失很小,可持续、可升级、可转移、可扩张。服务业兴区是上策。服务业为主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
(7)服务业园区不像工业园那样搭线、让利、等税。短平快的项目多。
2.南关区发展服务业的优势
(1)城区定位为服务业为主,基本不发展大工业、新工业区。服务业区易富。
(2)南关区建成区、新建区都是城市中心区,位于城市中轴线附近,地价高。
(3)老区为改造升级区,地价较高,利润空间较大,为成熟投资区。
(4)新区为中心商务区、现代商业区、高端服务区,为投资热点区域。
(5)财政市里兜底,后顾无忧。
(6)周边环境皆有利。周边有净月生态型服务区、朝阳科文区、高技术产业区,北为城市核心区,南接山水生态区。中有生态文化名街——人民大街贯穿南北,东有伊通河,西有八一水库与永春河。
3.南关区发展服务业的有利时机
(1)城市扩张加速期。本届任期内,绕城高速以内扩张为主;下届,绕城高速以外发展。
(2)南部新城CBD启动建设。
(3)城市棚户区改造(用地严控有利旧城改造)。
(4)老工业基地改造期间投资高增长。
(5)南部新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6)周边开发区作为环境铺垫与土地价值积累。净月生态城、高新区、汽车区高标准快速度推进,政府南迁,雕塑园成名,重点校南移,CBD规划完成。
(7)新城开发区成立。
(8)区委区政府已经建立了适应服务兴区的物质、精神体系,准备充分,起步顺利。
六、南关区发展服务业的总体把握
1.思路与原则
(1)因地制宜,高低兼顾,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2)全面推进,新老结合,突出新区高端服务业。
(3)市场运作,引育互补,突出服务业品牌集群。
(4)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CBD核心区建设。
2.处理好几个要素
(1)处理好三次产业的关系。扩大与提升第三产业,有限制地保留环保型都市工业,有计划地缩减第一产业。
(2)处理好改旧与建新的关系。改旧与建新同步推进,责任上各有侧重。改旧以区为主,建新以开发区为主;新区基础设施以市为主,老区综合改造以区为主。
(3)处理好就业与富区的关系。既要注重建立财源项目,又要下功夫发展就业型的服务业。既要引入大品牌,也要催生众多民营小细胞。
(4)处理好产业与生态的关系。南关区发展空间,生态较好,污染不多。新区有水有丘有林,生态化建设潜力很大。生态与产业冲突时,要坚持生态优先。
(5)处理好当期与长远的关系。有些好项目、大项目、高技术项目、高带动性项目,可以从宽掌握政策,先落地建成,待长成了再收益。一般性竞争行业,正常对待。
(6)处理好本区与邻区的关系。防止定位重叠、内耗竞争,做到互相借力,错位发展。
3.南关区服务业的基本定位
高层次、环保型、集约化、集群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区。
高层次,即高端服务业为主要方向,争取早日成为主体。
环保型,即洁净无污染,节能减排的试验、示范区。绿化覆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集约化,即集约用地,集约产业布局,集约发展要素,实现高容积率、高产出。
现代服务业标志区,即以CBD为核心的长春城市标志区、核心区、高档区,长春的曼哈顿。
4.南关区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1)老区进行整合性改造,除社区服务业外,尽可能多打造专业化、品牌化、外向型服务区(街)。
(2)棚户区与城郊村屯改造,要塑造专业性的服务业新街区,老户入驻,新商引入,一步登天。
(3)较大的工业院落或停办的学校,或改为专业化服务业大院,或改为专业化轻工区,变为物业式管理,可以工贸结合。
(4)新区不动则留,自然升值,留作储蓄;一旦要动,就要科学规划,高点定位,做成高端服务业或专业品牌街区。
(5)专业街区、园区周边,可以布局商住、社区服务业与相关的配套企业,以均衡人气,衔接产业。
七、南关区应该着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从错位发展角度考虑)
2.以CBD为载体,建立总部商务区。
3.以人民大街为中心,建立广义的文化中心街,引入文博、传媒、创意、设计、表演、娱乐、咨询、中介服务等企业。
4.在CBD核心区附近,建立国际性、生态型的商品连锁店集群及网络式批发中心街。
5.在高速公路以外,建立外向型校区、民办教育区、重点分校区,形成市场化、国际化的培训中心。
6.在CBD区域内,建立进出口服务区,包括服务贸易企业集群。
7.依托伊通河、八一水库建立两处高标准外向型的休闲度假与健康产业区。
8.在水滨区域、丘陵与森林区,规划建设部分高档住宅区,主要为外国人、外地人、专家、高管、名人等提供优质优价的居住、工作、度假条件。
9.为省、市机关及以后的涉外机构预留空间。虽然无税收,但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土地价格。
八、南关区发展中的几个技巧性问题
1.充分利用、完善水系水面,规划打造“水域新都”。
2.做宽伊通河,扩大水面与湿地,两侧多留森林空间。尤其是河滨台地以下。河床滩地是伊舒断裂带,不能搞生命线工程与高大建筑,宜多作生态。
3.做美八一湖。八一湖可以搞堤北第二湖,扩大水面。周边巧做森林,局部搞精品园林。湖东、湖西土地不忙出让,待生态有了眉目后,再高价出让。
4.人民大街两侧山丘沟塘树林,宁扩毋灭。要依托这些地形地貌,打造“生态加文化第一街”。
5.暂时空置的工厂、学校等较大空间,能改做经营性用地的,改成工贸楼院,不做一次性住宅开发。
6.老区街路产业已经相对集中的,进一步置换、整合、集中,形成品牌街区。
7.普查零星平房、低层建筑与破旧建筑,掌握资源,在用地紧张时,挂牌出让,搞单体改造,尽可能起高层。
8.新的住宅小区,尽可能采取点式大高层、地下车库、大片绿地的模式,少建七层楼以下的普通住宅。
(此为给南关区准备的专题讲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