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蛊卦第十八·且看儿子治弊乱
【原文】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卦象意解】
“”是《易经》六十四卦第十八卦蛊卦的卦象、卦画和符号,而“蛊”是这一卦的名称。蛊卦上卦即外卦为艮山卦☶,下卦即内卦为巽风卦☴,所以蛊卦也称山风蛊卦。
山风蛊卦,是山下有风、风在山下吹。大山静静地矗立在那儿,日久而生弊、久弊而成乱,经山下大风一吹,便呈现出一幅风吹积弊、乱而复治之象。
【卦辞意解】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是一个象形字,从虫从皿,就是器皿上的虫子。为什么这样造字,是因为传说蛊是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就像现代社会在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一种病毒,下边的皿就是当时的实验室设备了,所以这象形字也真形象得很。人工培育的方法是把上百种毒虫放在同一个器皿里,比如放进盘子、碗或者缸、瓮里面,让它们相互残杀、相互蚕食,最后剩下的虫子就会被培养成蛊。这就有点像在现代实验室里培养超级病毒的味道。
最有意思的是这种蛊虫可以被培育它的人所控制和利用,并进而通过施蛊来控制别人。把蛊虫放到饭菜里让人吃下,蛊虫到了人的肚子里就会寄生下来,如果及时饮用一种特制的东西它就不会发作,如果得不到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解药一样的那种东西,蛊虫就会发作,在人的肚子里滋生、膨胀,最后要人命。这种解药只有施蛊的人有,所以施蛊者就可以据此控制他人。我国上古传说中就有南方人施蛊控制北方人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施蛊者”没有施蛊,但是告诉你他已经让你把蛊吃下去了,这样你就会非常担心和害怕,从而乖乖地受治于人,这就是“蛊惑”。(www.xing528.com)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盘、碗、缸、瓮等长期放置不用,时间久了也会滋生孳虫蛊虫,因此蛊又意味着日久生弊。
蛊卦的“蛊”就是诱惑迷乱、日久生弊之意,但蛊卦的主题思想则是治蛊,通过坚定信心、理顺思路、积极治理积弊,努力地开创新局。事情总是治而复乱、乱而复治,所以出现弊生迷乱的情况并不可怕,就像我们常讲的“危机”两字,危机危机既有危也有机,危险、危难之中就孕育着机遇。乱局的出现,恰恰给人们带来了整治乱局、除弊兴利、开创新局的机遇,因而也就能够开创新的事业,所以卦辞讲“利涉大川”。
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一一配属,就构成六十年一个甲子,所以也常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就是又开始了一个甲子。六十年一个甲子,也可以看作六十年一个轮回,因此也就有新旧更替之意。
干支除了用于纪年,也用来纪月、纪日和纪时。治蛊的目的在于除旧迎新,但治蛊之事也并非那么简单,所以在治蛊之前要做充分的谋划与准备,这就是“先甲三日”之意,三是泛指多日。在治蛊成功之后,还要及时地总结,以便把治蛊大业完成好,同时也有利于防范新蛊之事的发生,这就是“后甲三日”之意。
【爻辞意解】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干”,除掉、纠正,有点“干掉”的“干”的意思。“干父之蛊”就是纠正由父亲所造成的“蛊”的局面。
“考”,指父亲。古文中我们知道有“先考”、“先妣”两词分别代表逝去的父母。先秦及以前父母在世称考、妣,“如丧考妣”这个成语就是那时形成的。
“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就是纠正父亲所造成的弊乱局面,有这样的孩子,父亲可以免除自己的过失。“厉”,危险。麻烦归麻烦,危险归危险,但最终结果是吉祥的,是好的,毕竟治蛊是对事不对人,“父”与“子”在治蛊问题上虽然有矛盾,甚至矛盾可能还不小,所以处理不好就很麻烦,但这矛盾毕竟不至于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所以最终是虽“厉”而“终吉”。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爻辞的意思是,纠正母亲带来的或者造成的弊乱局面,不可以用正常的、看起来非常正确的、直接的方式手段。言外之意是应该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迂回一下可能会更好。
上面初六爻“干父之蛊”没有讲怎么办,到了九二“干母之蛊”却要注意方法手段,这是为什么?其中定有深意。
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初六爻的“父”和九二爻的“母”其实都是《易经》常用的借指手法,并不是特指父母,而是泛指如父母角色的人物。“父”应该是指在一个国家、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团队、一个组织里的主角,起主导作用的角色,比如君王、家长、将军等;“母”则应该是相对于“父”那个主角的配色甚或主角背后的人物,比如皇后、幕僚、军师等。当然“子”也并不特指儿子,而是泛指如家庭中儿子那么重要的角色,他是这个团体中的核心骨干,也是这个团体中的利益最攸关方。
《易经》用这样三个角色来描述治蛊的事,是恰如其分而且很有意思的。所谓的“儿子”,是事业的骨干、组织的中坚,当前和未来利益的核心;“父亲”是组织的主导者、是主宰,“母亲”不是主导与主宰,但却深得主宰的信任。所以纠正“母亲”所造成的混乱、积弊等“蛊”的局面,所要面对的形势可能更复杂,因为这种局面是“母亲”所引起、但却是通过“父亲”所实施、所造成的。“干父之蛊”母亲或许可能是帮手,“干母之蛊”的时候,母亲可能不仅仅不是帮手,甚至是最大的阻力。你如果直接对“母亲”出招,自然要忌讳“父亲”的存在,所以你要通过主宰者父亲才能达到目的。而之所以能够形成“母之蛊”,就是因为“父”被“母”所蛊,“子”再去“父”的面前谈治蛊的事那怎么能行呢?所以这时一定要想法迂回、绕道而行,多想想办法。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纠正父亲所造成的“蛊”的局面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异常地艰辛与困难,结果有时甚至会造成父子之间的矛盾与误解,所以有时甚至会“小有悔”、怀疑后悔,但不会有什么大的错误与过失。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裕”,宽容的意思。“裕父之蛊”、宽容父亲所造成的积弊与乱局,就会“往见吝”、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情况就会越来越坏。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初六、九三两爻告诉了我们“干父之蛊”会出现的结果,六四爻告诉了我们“裕父之蛊”的后果,但一直到本爻才告诉我们“干父之蛊”的原则与方法,那就是要“用誉”。就是要注意保护父亲的声誉、名誉。
父亲所造成的“蛊”的局面一定要治理,但前提是必须给父亲留有面子,这是治蛊的原则,也是治蛊的方法。父子一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切忌只为逞一时之快而忽视了父亲的感觉,否则最后可能落得个全盘崩溃。给父亲留有情面也有助于治蛊的顺利实施,慢慢地让父亲理解自己、进而主动地和你一起治蛊这是再好不过的,自己的思想能够让父亲接受进而在他的主导下实施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所以“干父之蛊”当“用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事”、侍候、服侍。爻辞的意思是,以高尚的气节为从事之本,而不以服事王侯而改变。
这一爻和整个卦的其他爻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主人公的改变。这里没有了“子”,也没有了“父”和“母”,而成了王侯,和“不事王侯”的臣子。而且给人的感觉好像与本卦的主题治蛊没有什么联系似的。其实不然,其实这是给有可能卷入蛊惑乱局的人们的忠告。它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高尚,即使是你是王侯的大臣,也应该以高尚的气节处事,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远离是非中心,不可随波逐流,也不可为了讨主子的欢心而和糊涂的制造蛊惑迷乱的王侯一起制造混乱,更不可借机推波助澜、惹事生非,而应该以高尚的气节带领人们治理人心之蛊以助治蛊大业早日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