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者的等待-周易易读

强者的等待-周易易读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八章需卦第五·强者的等待需水天需坎上乾下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需卦的“需”字,是个有多重意义的概念复合体,既有需求、追求的意思,也有等待的含义。需卦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各种等待的条件下的应对之策。“需于沙”就是在沙滩上等待。“需于血”,流着血等待、或者是在血雨腥风中等待,颇有些刀光剑影的意思,这是比喻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与条件下等待。

强者的等待-周易易读

第十八章 需卦第五·强者的等待

【原文】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img48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卦象意解】

img49”是《易经》六十四卦第五卦需卦的卦象、卦画和符号,而“需”是这一卦的名称。需卦上卦为坎水卦☵,下卦为乾天卦☰,所以需卦也称为水天需卦。

水上升到天上而为云,还没有形成雨,但形成雨是早晚的事情,只要环境条件具备了,自然会形成雨降落大地滋润万物,所以需卦是个耐心等待之象。

【卦辞意解】

img50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卦的“需”字,是个有多重意义的概念复合体,既有需求、追求的意思,也有等待的含义。

《易经》处处闪烁着人生哲理与智慧。人生在世,都是有追求的,也都是有需求的,追求也是一种人生的需求。而需求和追求的实现,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满足需求,实现追求,实现理想,需要的不仅仅是奋斗,也需要条件、需要时机,有时时机不到、条件不具备,奋斗也难以成功。在奋斗的过程中,有时候就需要等待,有时甚至还需要忍耐。等待是强者的自信。需卦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各种等待的条件下的应对之策。

“孚”的意思是“信”,一方面说的是自己的自信、信心,一方面又说的是能够被别人所信任。“有孚,光亨”就是讲一定要有信心,要被信任,只要有信心,值得信赖,前途一定光明而亨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坚持走“贞”正之道,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向,就必然会“吉”了。

能够被信任,又有坚定的信念,这世上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什么大江大河过不去?所以自然也就“利涉大川”了。“涉大川”,就是比喻克服困难、克服艰难险阻,这正是需卦等待所要达到的目的。当然,在各种各样的等待环境与条件下,还需要有聪明智慧和良好的心态。要时刻以平常心、平和的心态对待各种各样的条件与困难,条件不具备切不可操之过急,那就像平常一样过好平常的日子,正如《象传》所说,“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至于等待的智慧,则要等到爻辞里去告诉大家。

【爻辞意解】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说文解字》上讲,“距国百里为郊”。古代国都一百里以内的地区称做“郊”,周代时距离国都五十里以内的地方叫近郊,五十到一百里以内的地方叫远郊。当时的国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的国,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的国那时候叫天下。周朝统治的“天下”,就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全国。天子王天下以后,就会裂土分封,封邦建国,所以《说文解字》上讲,“国,邦也”。《周礼·太宰》上有句话叫“以佐王治邦国”,所封的疆域比较大的叫邦、疆域比较小的就叫国,邦国邦国就是这么来的。天子分封以后,被分封的诸侯各王就可以在封地建城,这建的城就是所封邦国的都城,反过来这都城有时又被称为所建之国。城外是郭,有时我们会说城郭,其实城是城郭是郭,就是外城,南郭先生就肯定住在城的南门之外。郭是城建起来之后,城外的人为了与城里人做生意方便或者什么其他原因而聚居形成的区域。郭的外面,才是我们上面谈到的郊。所以可以认为,郊是离城比较远的地方。

“需于郊”,就是在郊外等待。如果用在郊外等待作为比喻,那么进到城里去做什么事情大概就应该是等待的目的。在百里的郊外期待着进城,还有一段距离要走,要知道这不是在今天,百把里地开上车一踩油门就到了,那时这么一段距离是要备足了干粮走上好半天的。总之是说明距离远,比喻实现目标的条件还很不具备。这个时候就要求你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所以后面跟着是“利用恒,无咎”,就是讲在郊外等待、在条件还很不具备的时候一定要有恒心,只要有恒心就不会做过头事,就不会有过失。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www.xing528.com)

“需于沙”就是在沙滩上等待。

在沙滩上等待什么呢?自然是等待过河。沙滩其实就在河的水边,马上就可以过河了,这是说这时已经具备了过河的一些条件。已经具备了过河的条件,可你还在沙滩上等待而不马上过河,于是或许就会有周围的人有所议论,正所谓“小有言”也,也就是略有微词、小有议论。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有句俗话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用在这里我们可以改动一下,“过自己的河,让别人去说吧”,或者更准确地说,“不过自己的河,让别人去说吧”。别人“小有言”,不要当回事,一定不要受其影响。你最了解你自己心中在等待什么,你有你的目标你的目的,你等待着你所期待的条件出现,而别人是不知道的。你或许期待河上来只大船,或许在观察着水流与风向,或许希望等来一位同行之人,总之反正你在等待着什么,那就等吧,别管别人说什么。你最终会等到条件的成熟、机会的来临,那时你的目的目标就会顺利实现了,最终的结局必定是不错的,“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泥就是泥泞、泥巴、泥潭的泥,“需于泥”就是在泥泞的路上、一堆烂泥巴里或者身陷泥潭中等待。

在这“泥”中等待,那等待的环境和条件自然是复杂的,处处掣肘,难以行动。在这种情形下等待,自然是非常困难的,也必然处于危险之中,灾害时时有到来的可能,这就是“需于泥,致寇至”。

爻辞只是告诉你在泥泞的复杂的环境中等待容易招致灾害,并没有如其他爻的爻辞那样告诉你该怎么办,这主要是为了体现“三多凶”。告诉了你的危险所在,其实也就等于告诉你要注意防范风险,至于怎么办,那就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了,反正自己要多长个心眼,保护好自己。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需于血”,流着血等待、或者是在血雨腥风中等待,颇有些刀光剑影的意思,这是比喻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与条件下等待。这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想尽千方百计从这危险的漩涡之穴中出来,“出自穴”,脱离危险、保全自己才是最终实现自己所等待目标的根本保证。事业与人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安全都应该是第一位的,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需仍然是等待的意思,在喝酒吃饭中等待,坚持正确的原则走正道就会吉祥。

为什么在喝酒吃饭中等待就吉祥呢?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喝酒吃饭饮食宴乐自然是第一层次的需求,“食、色,性也”,生存是人的第一层次的需要,在酒食宴乐中等待,就是在最正常的环境与条件下等待。

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等待是吉祥的,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体会这一爻给我们的启示:

一方面它告诉人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事情发生就自然有发生的道理,没发生就自然有没有发生的理由,很多事情想多了也没用,刻意而为也不一定会取得预期的结果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你看那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王道士,为了维修与扩建莫高窟,他卖了三万多件文物珍品,自己没贪一分一厘,却给后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假如王道士没起修缮莫高窟的弘愿,敦煌文物流失何以至此?以一颗平常心等待,或许就在不经意间就具备了成功的条件甚至成功已悄然而至。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饮食宴乐可以成为等待的最好的伪装。如果你不能够做到如上所言以平常心对待你所期盼的所等待的希望的到来,那至少可以装着平常心的样子来保护自己。需卦是个“利涉大川”的卦,所等待的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成大事必有大不易,有时等待的环境和条件会是极其恶劣的,不仅仅是“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会遇到“小有言”、“致寇至”的危险,甚至还会有更加恶劣与危险的情况,这时看来大概仅仅是“利用恒”、“出自穴”是远远不够的,这可能就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忍耐,将自己完美地包装起来。

最为完美的包装大概应该是示之以常。所需要包装的东西,必然是不寻常的东西,示之以常就是把不寻常的东西包装成寻常的东西。隐蔽战线有句名言,叫做“在敌人办公室里办我们的公事才是最安全的”,我为敌人之敌,在敌人的窝里自然是包装成敌人的常态最安全了。成吉思汗死后遗体被送回故乡,陵墓深埋,然后万马踏平,不封不树,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痕迹,从而保证了自己不会被后世盗墓者所盗、不会被考古者所挖,示之以常之法,看来远比大多数帝王大造陵山安全与聪明得多。兵法有言“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也是一样的道理。

把自己的心迹包装起来的最好方法也同样应该是示之以常,这个常就是日常生活之常。而日常生活之常当然就是最为常见的普通的人人如此的吃喝拉撒睡了。表现的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表现的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做到了,就是最好的伪装、最好的包装,就是对成功等待的保护。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穴”,古人穴居,所以“入于穴”有人解为进入洞穴等待,结果有不请自到的三个人进来,准备好了酒肉恭敬地招待他们,最终会是吉祥的。但这里实在看不出继续等待的意思,也没有闻到酒肉的味道。下面我们试着找出更为妥当而正确的解读。

六四爻“出自穴”,到了这里要“入于穴”了。这“穴”,我们其实可以理解为事情的中心,舞台的中央。前面五爻都一直是在等待,总不会永远等待下去吧?本爻就是整个需卦强者等待的大结局。

“入于穴”而非“需于穴”,所以不是在穴里等待,而应该是从等待的幕后走到了前台,从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经过耐心的艰苦的等待,看来该出手了,于是“入于穴”。

从“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到“需于酒食”,沟沟坎坎、艰难险阻,剑拔弩张、血雨腥风,一路走来,等待者隐忍着、坚持着。这是强者的等待,更是智者的等待。他等待着时运、等待着机缘、等待着自身力量的强大、等待着条件的成熟。在这等待中,积蓄了力量、积累了经验、构筑了同盟、树立了威望、夯实了坚固的基础,终于等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甚至有可能出现你意想不到的更为有利的条件,“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帮助你的事业。“不速之客”是说你所等到的条件甚至超过了你的预期,“三”泛指多也。对于这意想不到的有利条件的出现,你必须敬慎地对待,切不可以因为自己的踌躇满志、信心满满而傲慢,依然要有耐心与谦恭,才能够“入于穴”而一举成功。

历史上著名的周克殷商、武王伐纣的故事是对需卦最好的诠释。

周人是农神后稷的后代,历经公刘和古公亶父等多代人的经营,到了商末已经慢慢地强大起来,成为殷商西部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即位西伯以后,“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聚集了包括伯夷、叔齐、闳夭、散宜生等在内的大批人才,从而引起了殷纣王的关注,把姬昌拘囚于羑里。文王被拘羑里期间,闳夭等人搜集了不少美女、文马以及大量奇珍异宝献给殷纣王以讨欢心。纣王得了宝物,但是还不放心,于是杀了文王的儿子伯邑考做成肉酱让文王吃,文王明知是自己儿子的肉而平静地吃下,这才解除了纣王的担心,释放了西伯,并赐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文王被放出来后,献出了洛西的土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表面上对商朝毕恭毕敬,私下里暗行善事、阴结诸侯,为将来的伐商大业积蓄力量。但是还没等到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武王继位后,虽然商朝内外的矛盾日益尖锐,但似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倒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武王一直积极地准备并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武王继位后的第九年,才率兵东进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多个,但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完全成熟,所以命令退兵,这就是历史上的“观兵盟津”。

到了第二年纣王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少师抱乐器投奔了周国,纣王陷入了彻底孤立的时候,武王才认为灭商时机已经到来。于是武王于十一年元月,率周师出发东征,除了主力军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外,“诸侯咸会”,天下诸侯全部都来了。二月,周军从孟津渡过黄河,直奔商朝首都朝歌。二月甲子日早晨,武王誓师后在朝歌郊外的牧野和纣军展开了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牧野之战。战斗只打了一天,纣王败逃鹿台自焚而死。第二天,武王就在商王宫殿里举行隆重仪式,再拜稽首而受命,从而完成了克商使命,成就了周家八百年宏基伟业。

周乃西部边陲小国,文王立下倒商大志,远远地等待着,不就是“需于郊”么?纣王荒淫无道,挖比干之心,立炮烙之刑,朝内朝外人人自危,文王武王卧薪尝胆天天如伴虎般等待着,不就是“需于泥”么?观兵盟津,会八百诸侯,众人劝进,而武王决然而退,不就是“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么?文王拘就是“需于血”,幸得闳夭等相救文王才得以“出自穴”。武王继位,“需于酒食”,等待了十年,终于于武王十一年牧野之战时“入于穴”,并且“诸侯咸集”即“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武王“敬之”,恭敬地在战前向全军发表誓词,历数商纣的罪恶,说明伐纣的正义性,动员将士们英勇杀敌,最终一战而屈殷商之兵,夺得天子之位,“终吉”,终于实现灭商大计。需卦“利涉大川”,还有什么比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秩序更大的事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