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表情肌的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质管理面部表情肌的高级中枢至面部表情肌的神经联系。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胞体是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份的锥体细胞;下运动神经元胞体是位于脑桥的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图1-7)。
图1-7 面部表情肌运动传导通路
(一)上运动神经元
1.运动中枢 管理面部表情肌的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在中央前回下份(图1-8)。
2.细胞构筑 面部表情肌运动中枢细胞构筑特点如下(图1-9)。
(1)作为管理全身运动高级中枢的中央前回,其身体各部的功能投影是个倒立的人形,即头在下,脚在上,但头是正位的。
(2)一侧中央前回下份管理双侧面上部表情肌和对侧面下部表情肌。
(3)中央前回下份面部表情肌投影区的大小与各表情肌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表情肌的重要性和运动精巧复杂程度。
3.路径 中央前回下份管理面部表情肌的锥体细胞发出轴突纤维,集中下行,参与了皮质核束的构成,首先通过内囊膝部(图1-10),经中脑大脑脚脚底中3/5的内侧部(图1-11),到脑桥,终止于双侧面神经背侧核和对侧面神经腹侧核。
(二)下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面神经核和面神经。
图1-8 面部表情肌运动中枢
图1-9 人体各部在中央前回的功能定位
1.面神经核 位于脑桥下部,被盖的腹外侧区。在种系发生上为鳃弓衍化而来,属于特殊内脏运动核。在脑桥内部,面神经核发出轴突纤维,向背内侧走向第四脑室室底,绕过展神经核内侧、背侧、颅侧,形成面神经膝,再走向腹外侧下降,经面神经核外侧,在延髓脑桥沟出脑,构成面神经运动根(图1-12)。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和镫骨肌。
面神经核分为背侧核和腹侧核二部,背侧核接受双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份发出的皮质核束的管理,支配面上部表情肌的运动;腹侧核只接受对侧皮质的管理,支配面下部表情肌的运动。
图1-10 内囊水平切面
图1-11 中脑水平切面
主要有上泌涎核、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3对(图1-13)。上泌涎核属于副交感核,面神经中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和鼻腭部黏膜腺分泌的节前纤维就是上泌涎核发出的;孤束核属于特殊内脏感觉核,面神经中管理舌前2/3味觉和腭、咽部味觉的传入纤维就终止于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属于一般躯体感觉核,面神经中管理外耳道、鼓膜、耳甲、耳后皮肤的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附] 与面神经相关的周围性神经节
包括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和膝神经节。
1.翼腭神经节 也称蝶腭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发出分支分布于泪腺及鼻、腭部黏膜腺和腭、咽部味蕾,司腺体分泌、一般感觉和味觉(图1-14)。翼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上端,有3个根。
图1-12 面神经核及其面神经在脑桥内的行程
图1-13 面神经相关的脑神经核
(1)副交感根,面神经内的副交感节前纤维,经岩大神经、翼管神经至此交换神经元。
(2)交感根,来自交感干颈上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在颈内动脉周围形成的交感丛,随岩深神经、翼管神经而来。
(3)感觉根,来自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分支的翼腭神经。
2.下颌下神经节 为副交感神经节,发出分支分布于下颌下腺、舌下腺,司分泌;分布于舌前2/3味蕾,司味觉(图1-15)。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和舌神经之间,也有3个根。(www.xing528.com)
图1-14 翼腭神经节
(1)副交感根,面神经鼓索内的副交感节前纤维,经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至此交换神经元。
(2)交感根,来自由交感干颈上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在面动脉周围形成的交感丛。
(3)感觉根,来自舌神经、鼓索。
图1-15 下颌下神经节
3.膝神经节 位于面神经膝的前缘,前庭窗的前上方,为感觉性神经节(图1-16)。
(1)膝神经节内的细胞与脊神经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内的细胞相似,都是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沿面神经根入脑桥形成孤束,后下行止于孤束核,周围突经鼓索、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味蕾,司味觉;另一部分经岩大神经分布于腭、咽部味蕾,司味觉。
(2)膝神经节内还有少量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其周围突经面神经交通支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同类纤维共同分布到外耳道、鼓膜、耳甲、耳后的皮肤(称亨特区),司躯体感觉。
(3)属于中间神经的管理泪腺、鼻腭部黏膜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经过此节并不换元,仅仅通过而已。
图1-16 膝神经节
2.面神经 面神经为第Ⅶ对脑神经,属混合性神经。
(1)纤维成分:主要包含三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构成面神经的固有部分,起于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属副交感纤维,其节前纤维起于上泌涎核,分别在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鼻腭部黏膜腺、下颌下腺、舌下腺,支配这些腺体的分泌;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膝神经节内,其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和腭、咽部味蕾,司味觉(图1-17)。
(2)面神经根:有两个根,一为较大的运动根,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另一为较小的中间神经,含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二根于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进入脑桥小脑三角。脑桥、延髓和小脑交界处称脑桥小脑三角,在该三角内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自内侧向外侧密切毗邻(图1-18)。中间神经位于面神经运动根的外侧,即在运动根与前庭蜗神经之间。三者相伴,经内耳门进入内耳道。在内耳道内两根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在起始部面神经随面神经管形成的急转弯处称面神经膝(面神经在脑桥内绕展神经核时形成的面神经膝,称面神经内膝;面神经在面神经管转弯处形成的面神经膝,称面神经外膝),其前缘有膝神经节。面神经依面神经管呈纡曲走行,先水平,后垂直,经茎乳孔离开面神经管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
(3)面神经管内的分支:自上而下分别为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和鼓索(图1-17)。
①岩大神经:也称岩浅大神经,含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自膝神经节处分出,出岩大神经管裂孔前行,穿破裂孔,至颅底,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丛的岩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穿经翼管至翼腭窝,进入翼腭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分支分布至泪腺、鼻腭部黏膜腺,支配腺体分泌。岩大神经内还含有传导腭部、咽部味觉的特殊内脏感觉纤维,为胞体位于膝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图1-19)。
图1-17 面神经分布
图1-18 脑桥小脑三角
图1-19 岩大神经
②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图1-20)。镫骨肌收缩时牵拉镫骨底离开前庭窗,可减低迷路内压,缓解鼓膜紧张状态,因此可以调节适度的听觉。镫骨肌神经损害后则出现听觉过敏。
图1-20 镫骨肌神经
③鼓索:在茎乳孔上方6mm处,自面神经干发出。进入鼓室,继而经岩鼓裂出鼓室至颅底,行向前下,并入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分支舌神经中,并随其走行分布。鼓索含两种纤维:一种是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味蕾,司味觉;另一种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至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分布于下颌下腺、舌下腺,司腺体分泌。
(4)面神经管外的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先发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组成腮腺内丛,由丛发分支经腮腺前缘呈辐射状分布于面部表情肌(图1-21,图1-22)。①颞支:3支,支配额肌、眼轮匝肌等;②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颧肌;③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周围肌;④下颌缘支:沿下颌缘前行,支配下唇诸肌;⑤颈支:支配颈阔肌。
图1-21 面神经管外的分支
图1-22 左手背手指表示右面神经分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