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哲学简史:13世纪经院哲学概览

西方哲学简史:13世纪经院哲学概览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13世纪经院哲学概况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希腊哲学灭亡之际,一批希腊哲学家流亡到中东。12世纪后期的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的组织。大学的艺学院和神学院成为继希腊学园之后的哲学摇篮。从这一角度评价拉丁阿维洛伊主义,应该承认这股思潮是对正统神学的猛烈冲击,对经院哲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哲学简史:13世纪经院哲学概览

第一节 13世纪经院哲学概况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

希腊哲学灭亡之际,一批希腊哲学家流亡到中东。后来,一些因“异端”罪名受迫害的希腊学者陆续流亡到东方,他们经过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入波斯,然后来到叙利亚。这些地区相继成为学习和研究希腊文化的中心。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一些科学著作被译成叙利亚文。七八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征服了东起印度、西至西班牙、北到中亚、南止北非的广袤地区。伊斯兰教的征服者对希腊文化的传播持宽容和鼓励态度。750—1258年间的阿拔斯王朝的文化政策尤其开明。830年巴格达建立了“智慧所”,把大量叙利亚译本转译成阿拉伯文。到11世纪中期,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著作和少数柏拉图的著作被译为阿拉伯文

阿拉伯学者在翻译中对亚里士多德著作进行研究与注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它有两大流派,一是于十一二世纪在阿拔斯王朝统辖区域流行的“东部亚里士多德主义”,另一流派是12世纪继起的在西班牙流行的“西部亚里士多德主义”。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阿维森那(Avicenna,阿拉伯文的姓名是伊本·西纳,980—1037年)和阿维洛伊(Averroe,阿拉伯名称为伊本·鲁西德[Ibn Rushd ] ,1126—1198年)。阿维洛伊对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都有评注,他以忠实原著的精神力图恢复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原貌,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他的著作中达到了纯粹的形式。他的名字在中世纪与“评注者”是同义词,阿维洛伊主义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代名词。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播是东西交通史上的一段佳话。在6—12世纪的阿拉伯世界,亚里士多德哲学沿着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叙利亚→巴格达→西班牙的路线广泛传播。基督教徒从摩尔人手中夺取了西班牙北部地区之后,一些僧侣跟着来传教,同时大规模地搜集、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最著名的翻译家是意大利僧侣冈萨里兹。他本人并不懂阿拉伯文,他与懂阿拉伯文的西班牙人合作,先由后者将阿拉伯文译为西班牙文,再由他将西班牙文转译为拉丁文。他们用这种方式翻译了亚里士多德、阿维森纳和阿维洛伊等人的著作。1203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后,一些希腊典籍流入西方。极少数懂希腊文的学者根据希腊文原本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意大利僧侣莫尔伯克的威廉(William of Moerbeke)依希腊原著订正了过去译本的错误,并且完成了剩余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如《政治学》、《诗学》等的翻译。这样,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后期一百余年的时间中,亚里士多德著作全被译为拉丁文。这些翻译对经院哲学的繁荣和发展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亚里士多德主义在西方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大学的诞生。12世纪后期的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的组织。“大学” (universitas)原意为“统一体”,它原来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公会。教师按授课专业分成不同学院,一般分艺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四部分。大学的艺学院和神学院成为继希腊学园之后的哲学摇篮。

艺学院与神学院的教学法都是固定化、程序化的经院方法。它包括授课和争辩两个教学环节。“授课” (letio)原意是“阅读”,即阅读指定教材,由教师解释教材。授课的内容被记录、整理为“注释集”。阿维洛伊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所做的评注是这类著作的样板。“争辩”有两种。一种是在课堂上开展的问题争辩,这是经常进行的正式练习,目的在于解惑、传道。问题争辩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由教师提出一个论点,并由他本人或由学生针对该论点提出反驳,然后由助教对这一论点进行正面论证,并答复反驳意见。学生或教师可以针对助教的论证提出新的反驳和问题。经过反复的问答、论证与反驳,最后由教师做出最初论点是否成立的结论。另一种是“自由争辩”,在公开场所进行。 自由争辩规模大,不局限于学术问题,后来甚至演变成大学里文化娱乐方式。“授课”与“争辩”方法的普及标志着辩证法的胜利。十三四世纪经院哲学的著作几乎全按“注释”和“争辩”体例写成“争辩集”,围绕每一个题目提出一系列论点,每一问题都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作者列举维护这些意见的理由,然后逐次反驳其中一种意见的理由,并论证另一意见的理由,最后得出“赞成”或“反对”意见成立或不成立的结论。多种题目的争辩集总汇称作“大全”(summa)。(www.xing528.com)

拉丁阿维洛伊主义

13世纪神学家对待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态度,与早期教父对待希腊哲学以及12世纪神学家对待辩证法的态度相似:有全盘接受的激进派,有完全反对的保守派,但最终胜利的正统派主张的是批判地吸收的立场。巴黎大学艺学院的一些教师是激进派。他们主张像阿维洛伊那样忠实于亚里士多德思想,尤其反对出于维护神学教义的需要而改造、割裂亚里士多德学说,他们因此而被称作“拉丁阿维洛伊主义者”或“世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他们不顾神学的权威,从阿维洛伊的一些注释中推导出一些违背正统教义的结论,因此有时他们也被称作“非正统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作为基督教徒,他们并没有公开地否定基督教信仰。在亚里士多德观点与正统教义相冲突的场合,他们总是声称,他们只是如实地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并非赞成他的意见;他们解释这些意见只是为了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并非为了论证信仰的错误。然而,当时与现在的人们都对这些声明的真诚性提出了疑问。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问题,个人的主观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在当时造成的实际后果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评价拉丁阿维洛伊主义,应该承认这股思潮是对正统神学的猛烈冲击,对经院哲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拉邦的西格尔(Siger of Brabant,1240—1284年)是拉丁阿维洛伊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巴黎大学艺学院教授。13世纪40—50年代,巴黎大学神学院著名教授大阿尔伯特、波那文都和托马斯相继离职。西格尔与他在艺学院的同事在大学讲坛上占据主要位置。他们不顾教会禁令与神学教条束缚,全面地公开宣讲亚里士多德著作,不久即遭到神学家与教会的一致谴责。他被谴责的观点包括:世界是永恒的,不朽的灵魂是人类的灵魂,而不是个人的灵魂,哲学和神学是双重真理。西格尔虽屡遭谴责,但在人们心目中仍有崇高地位。但丁在1320年左右写的《神曲》中把西格尔与托马斯、大阿尔伯特等人同列在“日轮天”这一哲人的天堂之中。

教会从一开始就对亚里士多德这位异教哲学家持抵制态度,教皇和巴黎教区主教曾多次要求在大学里压制亚里士多德哲学,但未奏效。1277年1月18日,教皇约翰二十一世写信指示巴黎主教唐比埃调查巴黎大学流行的错误,并向他报告。唐比埃指定了由16位神学家组成的调查团,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这位巴黎主教以个人名义于1277年3月7日颁布一封谴责219条命题的公开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七七禁令”。七七禁令涉及的哲学问题之广泛堪称中世纪之最,它主要是针对拉丁阿维洛伊主义的,西格尔等人的观点几乎全部遭到谴责。由于托马斯的神学也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理论基础,七七禁令不可避免地株连到托马斯。在219条命题中有20条是针对托马斯的,这些观点包括:肯定只有一个世界、质料是个体化原则、承认精神实体(天使)与物理世界有关系、关于可能理智与主动理智的区分和性质、肯定意志服从理性,等等。

4月28日教皇约翰二十一世再次命令唐比埃组织更大规模调查,不但调查艺学院,而且要调查神学院中流行的观点。只是三周后教皇死于非命,这场更大规模的迫害才未能付诸实施。在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册封托马斯为圣徒之后,新的巴黎主教于1324年5月14日以维护托马斯为由,撤销这一禁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