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前生学:居住环境与养生效果

中国传统前生学:居住环境与养生效果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宅经》上说,窗户朝南、东南和西南,室内采光见好。这样的环境叫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故有益养生。

中国传统前生学:居住环境与养生效果

第二节 居住环境养生

人生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住宅环境中度过的、如何从实际出发创造一个舒适清静的生活环境,对于养生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房座向和位置

历代养生家,对住宅条件都有所论述。《宅经》上说,窗户朝南、东南和西南,室内采光见好。《遵生八笺》认为,舒适安暖的居处应该阳光充足、空气流畅,避免潮湿、避开污染,环境优美,四周宁静

就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住宅宜坐北朝南。这样冬季可避风寒之侵袭,夏天可纳南风的凉爽,这是与我国地处北半球位置相适应的。坐北朝南,可以避开夏季烈日的直射而冬季则又可以充分采光受热,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良好的住宅应有充分的日照,每天有3~4小时以上的日照为宜。

良好的住宅应建在依山傍水之处。依山,在冬季,山林可以减风速、挡风沙、避寒冷;在夏季,树木可以减少阳光辐射,调节炎热气候,还可以吸收噪音,保持环境幽静。傍水,不仅用水方便,而且水的流动和蒸发有利于调节空气,清除浊物。古之寺院和今之疗养院之所以多建于这样的环境,道理就在这里。这样的环境叫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故有益养生。

在居住环境的建筑方面,既要选择良好的地理和理想的座向,又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人民的习俗、物质和人口条件等。多少世纪以来,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建筑。从帝王宫殿到山村庙宇,石屋;不管是华北四合院,东北的暖屋,陕北的窑洞吐鲁番的土拱,还是草原上的毡房,江南绿水绕人家,华南的行人廊,西南边陲的竹楼等,大都符合养生道理。

二、周围环境的清洁安静

建房座向和位置选择得再好,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清洁而安静的环境,也是无益于养生的。而清洁安静的环境的缔造和维持,是与人的主观努力分不开的。就是说,自然环境与人为(社会)环境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在杂乱无章、空气污浊、肮脏臊臭、喧嚣吵闹的环境下,会感到心情不快、精神压抑、心烦意乱,学习和工作效率会下降,而当人们处于井然有序、空气清新、洁净优雅、安定幽静的环境中时,则会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环境中弥漫的气味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据科学实验证明,不同的气味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新鲜苹果芦苇海盐的气味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茉莉花丁香花的气味能使人产生沉静、轻松和无忧无虑的感觉紫罗兰桂花玫瑰的气味会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樟树薄荷的气味能兴奋中枢神经使大脑清醒;而百合兰花的气味则会使人头脑过于兴奋而产生眩晕的感觉,甚至会变得迟钝;潮湿、发霉的气味,死水老鼠的气味能使人感觉不安。总之,气味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香味还可以用来治病。三国时期的华佗就曾用花绸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里面装上麝香、丁香、檀香等,悬于室内,用以治疗肺痨、吐泻等病。

前苏联建立了一所“香味治疗防治所”,用闻味的方法治病,在有的工厂里喷洒一种特殊的香水,以减轻工人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在美国有的监牢用释放香味的办法,使狱中的暴力行为与闹事大为减少。在我们生活中,香味是人人都喜欢闻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除了利用天然的香味外,正越来越多地用人为的芳香来美化生活,保障身心健康。

环境的卫生状况也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清洁的环境有益于健康、养生。早在几千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大扫除的记载。在敦煌壁画中,还有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礼记》载有:“凡内外,鸡初鸣,成盥涑,洒扫室堂及房。”说明我们的祖先很重视环境卫生。清晨打扫卫生已成为每个家庭的习惯。在公共卫生方面,汉代就有打扫街道的措施。《后汉书》载:“……又作翻车渴鸟,施于桥面,用洒南北郊路。”即用人造洒水车,打扫街道。《梦粱录》记载:“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顾陶渠人,沿门道渠;街道污泥,差顾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意思是,对街道垃圾、污水定期处理,进行大扫除活动。

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人就已认识到疏通环境污水与防止传染病有一定的关系。《周书·秘奥造宅经》载:“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可见古人已充分认识到,水道不通、污水停留,是孳生蚊蝇的条件,疏通水道,保持下水道畅通,就可以预防传染病流行。在粪便管理方面,古代很早就建有“厕所”,《周礼》说:“宫人为其井匽(路厕),除其不蠾,去其恶臭。”到汉代,在城市里设有“都厕”;到了后来,城市里便有了专门管理粪便和清洁厕所的行业,这说明人对保护环境卫生非常重视而且有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在工业高度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三废”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环境的清洁卫生更显得重要。城市有城市的难处,农村有农村的难处,不论城市或农村,只要人们充分认识清洁、卫生的环境对健康、养生的重要性,并发动群众齐心协力,都是不难搞好的。这里关键的是思想上重视,其次要舍得投入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就是发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坚持不懈,这样,就可以缔造并维持住一个清洁的环境。

环境的安静与否也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打破环境之安静的是各种声音;没有声音的人类居住环境是不存在的。有的声音,如优美的歌声,如鸟鸣对人体有益,使人精神愉快,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但有些声音,却对人体有害。人们称之为噪声。按物理学观点讲,所谓噪音,就是含有多种音调成分的无规律的复合音。生物学界则认为凡是使人不适和厌恶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危害虽然不像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和死亡,但其危害的普遍性却遥遥领先,它是“无形的敌人”,是被称为“后来居上”的社会公害,这在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的城市、港口正日趋严重。(www.xing528.com)

在白天,人在低于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下,主观感觉还是安静的;在噪声提到50~80分贝时,就觉得吵闹了;到80~100分贝时,就觉得很吵闹了;一超过100分贝,则难以忍受了。按国际标准规定,在繁华市区,室外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5分贝;一般居民区白天不宜超过45分贝,夜间不宜超过35分贝。实际上,许多大城市都已远远超过规定的标准。

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越过一定的分贝,会干扰睡眠,影响人的正常生活,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噪声还易使人烦躁、疲劳、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容易出差错、事故。

强噪声会损伤听力,甚至使鼓膜破裂,造成耳聋。人体在强噪声作用下,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产生头痛、脑涨、头昏、眩晕、耳鸣、多梦、失眠、神经过敏等。噪声还会引起胃肠的功能障碍,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溃疡病的发病率提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血压增高以及使冠心病发病率增高。持续性的噪声,可导致内脏出血,引起死亡。因此,必须想法治理、消除噪声以维护人们生活环境的安静。对噪声污染的治理可采取多种办法。如控制噪声源改进工艺、封闭声源和配备预警装置等。

三、环境的绿化、美化

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既有有益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人类要生存、发展,要健康、长寿,毫无疑问地要顺应自然,利用有益的环境,改造无益的环境,还要美化环境。历代养生家对于绿化、美化住宅环境都有不少论述。清代养生家曹慈山在其晚年生活中“辟园林于城市,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若壑……至九十余乃终”。他在《老老恒言》中提倡在院中植花木数十种,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并要求“事事不妨身亲之”,这样,既绿化、美化了环境又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造园绿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好传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多益处。在由于种种污染而使自然环境受到损害的现代社会中,绿化、美化环境对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绿化是改造环境的重要内容。事实表明,绿化的环境给人以清洁、舒畅,富有生气的感觉。绿色的世界可调节人的心理,解除人的烦恼,夏季能防暑降温,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绿化能净化空气。在绿化地带,空气中氧气浓度高,空气新鲜。一个人每天大约需要吸进0.75千克氧气,呼出0.9千克二氧化碳。花草、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在生长季节,一公顷阔叶林,通常每天吸进1吨二氧化碳,放出750千克氧气,所以绿化地带是氧气的天然制造厂。在被污染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多、分布广、危害大,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硫,对大气起着净化的作用。据测定,1公顷杉木林1年大约吸收720千克二氧化硫。

绿化能调节气候,绿林能遮挡烈日,缓和温度的变化,又能大量蒸发水分,降低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大树底下好乘凉”,即使炎炎的夏日,在树荫下也是一派凉意。绿化还能防风、除尘,阻挡风沙。据测定,绿化地带空气中的飘尘浓度要比邻近街道减少50%~60%,故绿化带被称为天然的除尘机、过滤器。

绿化能防疫灭菌,绿化的林木减少了尘土飞扬,从而也就遏制了细菌、病毒到处飘游、传播疾病。而且绿化的很多树木和高等植物还能分泌出多种杀菌素,如桉树、臭椿、检柏、松、樟树都能分泌大量的芳香杀菌素杀死结核、痢疾伤寒霍乱、白喉等病菌,植物分泌的挥发性丁香酚、天竺葵油、海桂油、柠檬油也能杀菌。从某种意义上说,草坪、树木、绿地是天然的防疫员。

绿化能消除噪声。成片的树林约可降低噪声8~10分贝,若以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消除噪声的效果更好。事实证明,在住宅周围适当植树、种花,会造成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

绿化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据研究,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25%时,人的心理情绪最佳。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工作疲劳时观赏一下绿树花草会顿时感到赏心悦目忘记疲倦。绿化地带中空气阴离子含量高,空气新鲜,对高血压病、心脏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都有间接治疗作用。

总之,绿化是与人类健康长寿息息相关的。绿化可以说是一种美化;美化离不开绿化,但又不仅仅是绿化,美化要比绿化更进一步。美化的环境意味着安静、舒适、优美、洁净,这样的环境是有益于健康和养生的,是人人所期望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必每人都能如愿。然而,人人又都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除了在老院内外种树、种花草之外,还可以造假山搭棚架,种植果树蔬菜等,可以收到绿化和美化的双重效果,这在住宅宽敞的农村均可实现。

在住宅相对窄小的城市,虽然不可能像在农村那样美化环境,但只要精心布置,巧妙安排,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每个空间,种植花草、饲养鱼鸟等,同样可以达到美化的目的。城市居民住塔楼的人越来越多,楼房住宅的环境美化,当然受到许多限制,但也并非无能为力。只要多想办法还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阳台和窗台,装点“袖珍花园”,在阳台上自制花坛,花坛大小可以因地制宜,放入适宜花卉生长的沃土,然后种上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如天竺葵、牡丹月季、玫瑰、海棠、水竹、兰花、万年青等,在窗台上可用盆花和攀援植物,如海棠、茉莉、文竹牵牛花、蔷薇等,待到花开时节,垂花朵朵,招蜂引蝶,可为生活增添诗意,使自己的心神受到熏陶,庭院和阳台的美化可把春色常留身边,会给生活增加无限的欣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