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理环境与养生在中国传统前生学中的重要性

地理环境与养生在中国传统前生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养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有的人可长寿,有的则短寿,有的还会因此患病,这些现象或许会令你不可思议,但谈到“风水”,或许人们都有所闻。事实上,中国的传统风水学说,不完全是封建迷信,也有合理的东西,如其揭示地理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就具有当今社会所崇尚的科学因素。

地理环境与养生在中国传统前生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地理环境养生

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有的人可长寿,有的则短寿,有的还会因此患病,这些现象或许会令你不可思议,但谈到“风水”,或许人们都有所闻。风水这种民间习俗的存在恰恰说明,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认识到地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关,尤其是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于是有的人或许是由于心理上对大自然威力的恐惧,而请求风水先生看风水,择处而居,这便是流传中国民间的所谓风水现象。

国外一些科学报道表明,地辐射可影响人类健康,地辐射来源于地层下面,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且与“地下水脉”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地下水在流动时会形成地辐射,尤其是在地下水道的交叉处,其辐射强度因叠加而猛增。这种能量比宇宙线所产生的辐射要大得多,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人们如果长期在地辐射中心区的上方生活、工作,就会受到伤害而患各种各样的奇怪病,如精神忧郁、头痛失眠、烦躁不安、惊恐万状等。

地辐射最突出的地方是在波兰华沙附近的一段公路上。那里经常发生车祸,此地被人们称为“陆地百慕大三角”。后来经有关部门探测,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原来该地域下面铺有无数重叠交叉、密如蛛网、曲折盘旋的地下水管道,处于强烈的地辐射中心。

生物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60多种元素的含量与地壳及海水中这些元素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地球上不同地域的演变史不同,各地的海拔高度、地形、土壤成分、空气湿度和放射剂量等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统称为地球化学因素。如中国百岁老人新疆、广西、广东、云南、宁夏等省较多,因为那里环境中硒的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青海、河南、四川的长寿者较少,因为那里环境中硒的含量较低。

在美国,有研究发现水质的硬度(主要是钙、镁含量)越高,中年人和老年人心血管病死亡率越低,如用实验的方法人为地提高某一地区的水质硬度,使钙、镁含量增高,当地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即下降。而中美洲印第安人很少患高血压病,可能与当地玉米中含钙丰富,居民有吃未经发酵的玉米饼的习惯有关。这是因为钙离子有利于维持心肌的离子平衡,保证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某些地方病肿瘤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这些都与地理有关。事实上,中国的传统风水学说,不完全是封建迷信(不排除有骗局),也有合理的东西,如其揭示地理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就具有当今社会所崇尚的科学因素。

一、地形与健康

养生学历来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的寿命有直接影响。《素问·五常政大规论》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则先天,阴胜则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其意思是说,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居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多短寿。可见,居住地方的水土、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海拔1 500~2 000米之间的山区,阴离子密集,确是利于长寿的地理环境。

所以,古人很重视居处的选择。早在2 000多年前,《吕氏春秋·尽数》就指出;“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怄人。”意思是说,久居雨露之地,人多易脱发及长瘿瘤;久居井水之地,人多易患脚肿及瘸腿;久居山溪清泉之地,人多容貌美好;久居温泉辛食之地,人易患疮疖之疾;久居盐碱清贫之地,人多易患鸡胸驼背、病瘠羸弱。这些论述是有根据的。地理环境确实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成长发育和健康。

仅就我国来说,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因而体质和流行病、好发病也不会一样,治疗和保健措施也就自然不同。《素问》中的“异法方立论”对此做了专门论述。历代医家和养生家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又大大充实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中医对山区多瘿瘤,岭南多瘴气等地方病的发生早有认识。中医这种医学地理学的思想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因为随着地形的变化,地球的化学环境也发生变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命元素,在不同的地形类型和部位,分布也不同。

一般而论,高山区和山体顶部易发生活泼元素的过少缺乏症,如碘、氟、碳缺乏症等;而河谷、平原、洼地、盆地等地区,则易发生活泼元素的中毒症,如氟中毒、钠过多等,我国分布最广的三种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和氟中毒的病区分布,都与地域、地形有密切关系。

有些地区蕴藏的矿物,对人体也有害,如铀、磷矿等。如有强烈的放射线,可造成当地人贫血白血病癌症发病率增高。还有些地方病,如血吸虫病、森林脑炎、恶性疟疾等,都具有地域性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形是因为地形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土壤、水源、阳光、温度、植被和各种元素的分布和变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健康。所以在选择居住地时,应避开不利于健康的水源、矿藏、高压线、强电场、强磁场和有超声波、放射线的地方,而应选择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

二、空气与健康

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成人每天必须吸入15立方米左右的新鲜空气,相当于13千克重,是每日饮食重量的10倍,饮水重量的3倍。空气质量的好坏,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新鲜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其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1%,氮占78%,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氢、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等。氧气是人体的生命元素,通过营养作用,释放出人体活动的能量。氮是人体的一种元素,它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进入土壤,又被植物吸收并通过饮食形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供人体生理需要。

除此之外,空气中还含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阴离子。人们之所以每到风景秀丽的山林中或匹练高悬的瀑布下,或流水温湿的小溪旁,会感到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感到空气特别新鲜,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丰富的阴离子。

阴离子是通过紫外线、宇宙线的作用,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阴离子的多少,还受地理条件、气象(风、雪、雨、湿度、云彩等)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据测定,空气中阴离子的含量,室外比室内高;农村比城市高;山上比山下高;海滨比内地高;晴天比阴天高;早上比下午高;夏季比冬季高。阴离子在洁净空气中的寿命只有几分钟,在灰尘多的地方只有几秒钟,它不断消失,又不断产生。

现代研究证明,带电阴离子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故有“空气维生素”之美誉。阴离子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能镇静、催眠和降低血压;阴离子在进入呼吸道时使支气管平滑松弛,解除其痉挛,故有镇咳平喘的功效;阴离子能使肾、肝、脑、肾上腺等组织的氧化过程加强,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上皮增生,增加机体自身修复能力,加速创面愈合;阴离子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促进体内合成和储存维生素,促进蛋白质代谢,减低血中5-羟色胺的水平;阴离子还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高浓度的空气阴离子能降低病毒性疾病的死亡率。(www.xing528.com)

通过大量研究,目前认为每1立方厘米含10万~100万个阴离子时,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用阴离子治疗的疾病很多,国内不少医院理疗科用阴离子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烧伤、肿瘤等都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萎缩性鼻炎、萎缩性胃炎神经性皮炎、神经官能症、枯草热和某些关节炎等,亦都可以采用阴离子疗法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阴离子发生器问世后,经工厂、医院、家庭广泛应用,对净化空气确有好处。另外,通过植树绿化、清洁卫生,辟建人工喷泉等,也可以促进阴离子的产生。

新鲜的空气有益于健康,而污染后的空气则有害于健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使许多有害物质和气体飘浮在大气之中造成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生产性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和生活污染造成的,空气污染不仅给森林、河流、海洋、动植物造成危害和灾难,而且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导致急性中毒、慢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在英国伦敦发生一起空气污染事件,1个月内死亡人数达4 703人,均是因呼吸道受二氧化硫等严重刺激而致。空气污染不仅使人心神不快,而且会引起诸如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鼻炎、支气管哮喘、尘肺、肺癌、心肌梗塞、胃癌等病。近年来,世界各大城市居民中呼吸道发病率上升,病情亦日趋严重,就与世界范围内空气污染日趋严重有直接关系。

2 000年初,北京上空扬起由大漠卷来的罕见的沙尘暴,街上行人掩面而行,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空气污染还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其降低产量,还会使农作物含有残毒,又可污染饮水和食品从而从多渠道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抑制、消除空气污染已成为净化空气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也是人类养生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三、饮水与健康

饮水与健康祛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本草纲目》中专列药食用水40多种,并告诫选用水要谨慎:“人赖水以养生,可不慎所择乎。”《保生要录》说:“土厚水深则不易病,土坚润水甘美。”人类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水。一个人每天大约需要饮水2~3升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一个人的体液占体重的2/3,所以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人所饮用的水,必须洁净,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洁净的水除了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外,还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钾、钠、钙、镁、铁等矿物质,但这些元素的含量也不宜过高,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和生命。

水的珍贵不仅表现在它是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而且表现在它在地球上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上的总水量约为14亿立方米,但可供饮用的淡水只占2.7%,除去两极的冰山,高峰上的雪冠和地下水,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0.64%左右。我国的水资源也并不丰富。所以节水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尤其一些大、中城市更是如此。

水的污染正严重威胁人的健康。水的污染主要有三种类型: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性污染。水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举世闻名的日本水洖病事件就是一例:1953-1959年日本水洖镇居民因饮用被当地化工厂排出的含汞的废水污染的水,大批人出现了口齿不清、面部痴呆、步态不稳、全身麻木、身弯体曲、耳聋眼瞎、精神失常等症状,最后大喊大叫悲惨地死去,同时还发现一些疯猫疯狗,纷纷跳海自尽,人们称这种病为“水洖病”。

如果饮用被镉污染的水,会发生关节疼痛或自然骨折,人们称这种病为“疼痛病”。砷、铬污染水源会使人体患多种疾病。大骨节病、氟中毒等症,也与饮水有直接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长期以来全世界有4亿人患胃肠炎,2亿人患血吸虫病,3 000万人患盘尼丝虫病,都是饮水不洁造成的,所以防止、消除水污染,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重视饮水卫生,消除水污染,重点应是治理“三废”,应从合理规划、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于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病原菌污染,可采取沉淀处理和过滤净化的方法,沉淀处理即建造铺有沙子的沉淀地,让水缓缓流过,可加入适量明矾,可使浊水变清,过滤净化是利用一定厚度的滤料阻留、沉淀吸除水中悬附物和细菌,家庭用的饮水缸可用饮水消毒剂(高铁盐酸)进行消毒,或在缸中直接放入适量漂白粉,将水煮沸也是杀菌的简便方法。

古人很重视饮水卫生。《周易》中“井泥不食”是说含有泥土的井水不能饮用,“井冽,寒泉食”是说清洁而又凉爽可口的水,犹如甘泉,可以饮用。

四、最佳地理环境

作为养生的地理环境,最理想的居处是一个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水源清洁,土质肥沃,山川秀丽之地。《千金翼方》中指出:“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他在年老时,选择了一个山清水秀的优美地方造房植树,种花修地,在那里生活并学习、研究,享年102岁。人类的健康长寿虽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纵观世界长寿之乡,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有一个秀美的自然环境。

(1)宁静秀丽的乡村。通过调查发现,山区、农村的长寿老人多。我国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该地山不高而常绿,水不深而澄清,环境幽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全县23万人,目前9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人,其中,90~99岁的有173个,据统计1996年该县100岁以上的有81名。前苏联的高加索、阿塞拜疆,每10万人口中就有百岁老人63位。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厄瓜多尔的维尔卡姆省的高山村,每10万人口中就有1 100位长寿老人。保加利亚的斯莫利安村,有65位百岁老人。这些地方都是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的好地方。

(2)适宜的田园风光。高山地带也多高寿区,如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四省,百岁老人比例最高。平原地区也有不少寿星,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上海有百岁以上老人20名,其中居住农村的11名,占55%;居住城市的9名,占45%。江苏省有百岁以上老人101名,其中居住农村的91名,占91%。安徽省有百岁以上老人121名,其中居住农村的105名,占87%。湖北省有百岁以上老人90名,居住农村的82名,占90%。四川省有332名百岁老人,就有289名居住农村,占87%。从其居处的地理环境看,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近海部分,地势低平,江苏省长寿老人主要分布在南通、淮阴、扬州、徐州四个地区;安徽则主要分布在颖河两岸的阜阳地区;湖北省多分布在平原和丘陵。这些地方大部环境优美,一派田园风光,物产丰盛,使长寿老人有合理的饮食结构。

(3)宜人的海滨气候。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海滨地区多寿星。海南岛自古以来就以寿星云集著称于世,苏东坡当年流徙该岛时,就在《书海南风土》中写道;“百余岁往往而是,八九十者不论也”。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岛人均寿命72.86岁(1981年),高于同时的广东省(70.30岁)和全国(68.20岁)的平均水平。有61个百岁以上老人,占1/10万人,其比例高于广东省(0.75/10万人)和全国(0.37/10万人)。这里四面环海,气候温和,长夏无冬,春秋相连,日照充足,空气新鲜,年平均气温为23~25℃。居民热爱劳动,生活俭朴,多素少荤,兼食丰富的海产品。

当今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有瑞典、冰岛、荷兰、挪威和日本,男性平均寿命73岁,女性平均寿命78岁。这些都是岛国、半岛国,为海洋所包围。位于太平洋之中的岛国斐济,几十年来几乎未发现癌症病例,分析其原因是海滨地区空气新鲜湿润,较内陆污染少,气温较温和,不似内陆暴冷暴热,有利于新陈代谢和细胞的保护,既食陆产品又食海产品,生命必需的元素来源丰富。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海滨地区也并不具备利于健康和长寿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