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应用饮食养生保健的历史源远流长,这种活动是伴随着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礼记·含文嘉》记载上古时代:“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而熟,令人无腹疾。”《山海经·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二毒……。”这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如何寻找食物的壮丽史实。经过多少年代和千百万人的大量尝试,终于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选择了那些最为安全、有用的“百草”,作为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而另一些,则被当成药物,按其性能,用以治病。
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就有精于烹饪的伊尹,有《汤液经》问世。在周代的宫廷里已配有专门从事皇家饮食的“食医”,即专门进行饮食调养的医生。战国前成书的《山海经》中记载了126种有保健医疗作用的食物与药物。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重视应用饮食来防治疾病。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庄子说:“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人只有除“五害”才能胸中平正,内心明澈。当时的名医扁鹊就说:“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孔子亦很注意饮食养生,有十不吃之训。在《尔雅翼》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芍酱”食品,有保健和防止食物中毒的功效,孔子最爱吃,并明确说:“不得其酱不食”。“芍酱”所以有如此魅力,《尔雅翼》在“白芍”条下作了说明:“其根可以合五脏、制食毒。”白芍能否“解毒”?近年来国内做了大量研究,证明其确有抗黄曲霉素的作用。于是以白芍为主体的保健饮料,如“健康乐”、“少林可乐”、“天府可乐”等应运而生。
汉代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共载85种药物,分上中下三品,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枣、藕、山药、芡实、蜂蜜、薏苡仁等,被列为可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上品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食方食补方就占了1/3。《汉书·郦食其传》说:“民以食为天”,“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黄帝内经》则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强调了饮食要有节制、五味应该调和等观点,指出了违背饮食宜忌的原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此外,还提出了一些饮食调理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方法,从而为后世的饮食养生理论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专辟《食治篇》,是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论,其中详细介绍了食治理论和谷、肉、果、菜等154种食物对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作用。他认为疾病的治疗,首先要注重饮食。因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而药性烈,犹若御兵,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所以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最易收养生之效益。(www.xing528.com)
至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的问世,饮食养生已初步形成一门专一的学科。
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中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宋元朱子曰:“精字、气(氣)字从米,是精气皆资于米。”元代饮膳大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一书,是自唐以来的一部较完整的营养学专著,其中介绍了200多种特别是少数民族所常用的食物,对食补理论与应用以及普通膳食中添加治疗性药物的方法也有所发展。明代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收载了千余种药物,其中就有200余种保健医疗性质的食物,养生食疗方剂也有数百种之多。
明代的李梃在《医学入门》中对朱丹溪的《茹淡论》推崇备至,认为饮食清淡则“元气流行者寿”,否则“肉气胜,滞谷气,谷气胜,滞元气,……元气滞者夭”。
综上所述,我国历朝历代的养生学家都非常重视饮食养生,均认为,饮食方法是否得当,与人的脏腑气血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