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起源于先秦道家的宋尹学派,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宋尹学派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元,世间万事万物均在于一气之变化,物的产生是气之聚,物的灭亡则是气之散,全宇宙只是一气而已。
如《汉学堂丛书》中《易纬八种·周易乾凿度》云:“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也,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其而未离,故曰浑沌。指出气化从无而有,是未成形物之质,是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材料。”
“气”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明显的质量,凡是视之不见的物质形态均称为“气”。无沦是认识自然还是认识人类生命运动,都必须从“气”入手。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源之于“气”。
《庄子》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指出人的生存和死亡在于气之集散。《管子》也云:“气者,身之充也”,“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同时,古人还认为,人的精神现象也与气的变化有关。如《管子·内业》云:“气道(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指出有气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有人的思维和智慧。
我国最早的医学集大成之作《黄帝内经》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气”的学说,并将气一元论广泛用于医学理论之中。《黄帝内经》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元,宇宙间悬朗的九星,纬虚的七曜,昼夜的幽明,寒暑的交替。形态万千的物类,均为太虚元气一气所化,故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黄帝内经》从气一元论观点出发,提出气是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称“原气”、“元气”、“真气”。气遍布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所不到。
气的运动形式是“气化”,“升降出入”则是气这种物质运动变化的主要形式。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如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送,津液的化生和相互间的转化,浊气(代谢产物)的产生和排泄,津液之化汗、化溺、化涕、化唾、化泪等,无一不是升降出入、气化的结果。
正因为人体与自然界皆本源于“气”,所以《黄帝内经》又提出了“人与天地同纪”、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www.xing528.com)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长壮老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无不与“气”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也无不从“气”入手。百病皆生于气。元气充沛,脏腑经络气机平衡协调则不病;元气亏损,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则是疾病的机理。《类经》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所致。”而疾病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调整失调之气机、气化,使之复归平衡。预防疾病及养生康复的目的,也在于保养精气,使体内之气平衡协调,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近代人们从控制论的角度来探讨气的实质,认为气和气化作用对人体有着调控作用,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大气论》也曾言:“其所以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主持。”
气对于人体生命如此重要,因而聚气、养气、练气、平衡气,通过气来调控人体,成为古人认识和把握自身生命运动的重要环节。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养生实践中摸索出多种形式的自我调控和调节体内气化过程的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科——养生气功,气一元论也成为养生学的理论之一。
“气”作为一个活跃的因素,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在传统养生理论中对气赋予了多种含义,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
1.为天地间的起始物质
如后汉学者何休言:“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因此也是人体生命的起始物质。《内经》就有:“人以天地之气生”的论断。
2.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
“天地之间只有气”,有形和无形之物只是气的不同存在方式,“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正蒙·太和篇》)。如果以气的出发点来看,它们都是统一的,都具有共性规律,这就是气的运动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