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养生学的起源与萌芽
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我国各个民族的祖先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历程。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居、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几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逐步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界。在维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过程中,开始自觉地、有目的地改进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条件,进行着原始的自我保健养护。
广义地说,自从有人类时候起,在旧石器时期诸如火的应用、居住与服装的改善等都与益寿延年有关。就有文字记载的确切历史而言,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可以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时卜问,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清除不祥。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
到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周代已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这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民间医术具备了形成专业的条件,出现了医门。从《周礼》的“食医”中,我们已经看到营养学的内容。
《周易》的内容很多涉及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问题,它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为“六经之首”。古代所谓的“经”,就是阐述天地、人生大道理的书。相传,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先天八卦始成。后来,文王被拘,将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可以说是尽性命之理,寓养生之道,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颐”卦就是专门论述颐养生的卦:“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在“上象传”和“井卦”中,已经看到精神振作养生和饮水卫生的内容。无妄卦有:“刚自外来而为立于内,动而健,大亨以正,天之命也。”乾卦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就应当效法天,强健立志,自强不息。同时又认为,君子应当效法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既济卦还有:“君子思患而预防之。”这种预防为主的思想对传统养生学的萌生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传统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关养生的论述丰富多彩,十分具体,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自古以来儒、释、道名为三家,实则互有授受。据说,孔子问道于老聃,互相传授的例子更多。在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古代,对于修身、养性,三家各有不同看法。儒家的教义是入世的,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养生方面以振作精神为宗旨,这种思想具有积极的作用;释家的教义是出世的,主张一尘不染,四大皆空,自度度人,普渡众生;道家则重在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正因为这一“长生久视”之道异于儒、释两家的着眼点,决定了道家在我国传统的养生长生术中的地位。医家则是博取诸家之长,通过防治疾病的实践,把养生学纳入了中医学的轨道,从而使养生学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国传统养生学。
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孔子的养生,注重道德修养和心理、起居、饮食等的调摄。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寿”的观点。在《论语·雍也》中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饮食起居方面,孔子有:“食不语,寝不言”,“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年龄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的鼻祖。(www.xing528.com)
道家养生思想: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提出的“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更是涉及到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老子所倡导的上述锻炼原则,在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气功养生史上,曾经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而且阐明导引、吐纳等具体养生方法。庄子以“庖丁解牛”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解、顺应自然而养生的道理。《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在先秦诸子中堪称是最早对导引方法的一种具体而形象的描绘。在庄子开创的诸多养生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大概莫过于“心斋”和“坐忘”二法,可以说它们已经涉及到了我国养生静功的核心问题。《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吕氏春秋》的养生思想: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概而言之,《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节欲:《吕氏春秋》中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且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贵生》)。人们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本性》),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骄奢淫逸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为此,在《本生》中还提出了一条涵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适度:提出在精神、饮食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均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尽数》)等不良情绪的骚扰;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复次,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防止“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的侵袭。
运动:《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运动养生观。《尽数》中就明确提到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拘为聋,……”。故要想祛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的养生目的。
此外,在诸子的养生论述中,还有管子主张存精以养生,认为精是气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源泉;要重视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管子·五行》中有:“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荀子提出更为积极的主张,要“制天命而用之”,提出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思想。
总之,先秦时期属中国养生文化的滥觞,特别是诸子百家在养生领域中所做的各种大胆探索,更是为中国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