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前生学:特点与分类

中国传统前生学:特点与分类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形神兼顾、养神为先确实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传统前生学:特点与分类

第三节 传统养生学的特点和分类

一、传统养生学的特点

中国的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其内容丰富多彩、内涵深刻,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糅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自古以来,东方人、西方人对养生保健,都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实践和探讨。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养生的观点也有差异。传统养生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背景下发生发展起来的,故此有它自身特点,传统养生理论概括起来,有下述七个特点:

1.宏观自然,中和智慧

传统养生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以儒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以类比、演绎、外推等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以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归纳和总结。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含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养生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辩证整体思想、生命观、健康观、对疾病的预防等,无不是围绕着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来展开的。

2.形神兼顾,以神为先

传统养生学把人的生命全过程和与人的健康有关的所有的内容都纳入视野,全面进行把握。同时又对其中主要的部分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予以理清,对人的身心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分析和把握,养生也从这两方面着手,要求形神兼顾、俱养。其理论有着深刻的一面。然而,主张形神共养,决不意味着把形、神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事实上就总体而言,中国养生学从来都视养神为首务,正所谓“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艺文类聚·养生》)。鉴于祖国中医学关于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而为一身之主宰的生理观,古代养生家大多认为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即“得神”、“守神”,就能保持健康、祛病延年;反之,神伤则病,无神则死。在养生方法上也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为主要活动目标。由此可见,形神兼顾、养神为先确实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3.动静结合,以静为主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但传统养生学在提倡运动的同时却反对运动量过大,强调不能“使极”与“过劳”。另外传统养生学从减少人体能量损耗和机体磨损的角度,尤其是在传统哲学和儒学、宋明理学的指导下,更关注以静养生,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理论,并成为传统养生学的主线。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养生理论所强调的清静养神,并非叫人心如死灰,什么也不想,而是认为顺时而动才是养静的根本。《养生随笔》称:“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所谓“不妄动”,实际上是指行止有常、饮食有节。可见静养之法最要紧的乃是心神安定,举手投足皆应安详平和,这就表明古代养生家已经认识到,只有动中寓静,才是真正的“静”。

4.区别对待,审因施养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传统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治未病”;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提倡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传统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顺乎自然界气候变化,四时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又如传统健身术的运用原则,提倡根据各自的需要,可分别选用动功、静功或动静结合之功,又可配合导引、按摩等法。

5.修心养性,道德为先

重视道德修养被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养生家放在养生的首要位置,看做是“养生之根”。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所言“仁者”,即道德高尚之人。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欲上贪得无厌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黄帝内经》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汉代华佗的弟子吴普就说过:“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得保性命延驻百年。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6.理法相融,简便易行

“理”,乃养生之理,是养生的理论、道理、原理,是用来解释说明养生之道的,也是阐述养生方法、原则的理论。它通过详细的论述,能使人们理解养生之“道”,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人们真正认识养生的重要性、可行性、实用性,使人们在一定层次和水准上进行养生实践。“法”,是指养生的法则、方法,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方法,为具体养生方式、技术提供规范,是某类养生操作技术或具体实践方法的指导性原则。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适宜”等原则要求;“情志养生法”、“环境养生法”、“娱乐养生法”等养生方法。这些内容能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而有所选择地运用某些方法、原则,贯彻于养生过程。在养生实践中,不能为了“术”而追求“术”,而应晓其“理”,通其“道”,所谓“因术以明道,而至于道”。

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交互相融,知道了道理也就知道了方法,从方法中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养生学中的集中反映。同时由于受历史条件、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的制约,传统养生学对外在的物质条件要求不多,其方法都是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容易推广的。(www.xing528.com)

7.紧贴生活,终身受益

由于传统养生学关注生命的整个过程,因此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提倡养生生活化,就是要积极主动的把养生方法融化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事事处处都有讲究,紧贴生活,关注生活的每一细节。同时只要了解了养生之道,就能在一生之中受其指导,从而终身受益。古人说:养生诣不在玄秘,一言之语,亦可受用无穷。养生是人类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养生,只要把养生思想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掌握健身方法,就可以做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

养生的确可以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人生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养生措施。它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养生保健的自觉性,把养生保健活动看做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养生学的分类

传统养生学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分类。由于其内容博大精深,很难用一种方法进行区分。从养生学的学科组成来分,有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养生学,道家养生学,佛家养生学,武术养生学,儒家养生学,心理养生学,民俗养生学等;从采取养生的方法又可分为: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四时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饮茶养生、饮酒养生、气功养生、房室养生、药膳养生等;从养生的人群对象来分,有婴幼儿养生、儿童养生、青少年养生、成年养生、老年养生、妇女养生等。

中国传统养生学与祖国医学和古代哲学一脉相承,在历代医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出现了许多卓有建树的养生学者,发表了许多有关养生的宏篇巨著,形成了门户繁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养生理论学派。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静神养生学派、动形养生学派、调气养生学派、固精养生学派、食养养生学派、药饵养生学派等。下面主要介绍从人的生理、心理、思想等养生实体来对传统养生学进行简单的分类:

第一类:生理养生

古人在生理养生层次,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运动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二是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闲与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怡神健体;三是食养之道,就是均衡营养,可使饮食有节,两便通畅;四是居养之道,就是在起居方面要有规律,保持精神愉快、情绪安定。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劳”、慎房事、节情欲、避外邪、重内调,辅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则可以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生理养生,与我们今天的体育健身相当接近,在传统养生中只能算是浅层次的保健养生。

第二类:心理养生

心理养生包括调摄情志和修养德行两方面。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和道德修养,对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所谓“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七情既是生理反应,也是心理反应。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所以要重视调摄情志。而调摄情志,最重要的是“情贵中和”,“莫大忧愁,莫大哀思”,保持心境平和。内则七情无扰,真气内存,五脏六腑气血调和流通;外则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无机可乘,邪不可干,使身体内外调和,从而达到百病不生。这是保健养生的内在因素。

所谓“德行”,就是道德行为。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所以说,调摄情志,修养德行是保健养生统摄全局的第一大法。这类心理养生可以说是深层次的保健养生。

第三类:哲理养生

所谓“哲理”养生,即中国传统养生学上“智者寿”的层次,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其强调的是养生需要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道”、“悟道”。通过思想精神,滋润人的灵魂,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进行自我心灵安慰,指导人的生活方式。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的思想家、哲学家、医学家、艺术家、文学家都同时是养生学家或享有高寿的人。因为拥有智慧的人应该知道顺应自然的规律和生命的规律,知道“养生之道”,不会去做蠢事和残害自身健康的事。人生病归根溯源是人的行为违背自然和生命之“道”的结果,原因还是来自自身。明代太医刘纯认为:“病家乃自误之人”,近来世界卫生组织告诫世界:生命就在你心中,“不要死于无知!”现代医学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具有药理的作用的。

在中国古代的《易经》和《礼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至诚不息,不息则久”。孔子认为,只要诚心诚意,积极进取,不懈努力,不断奋斗,不仅事业上会有所成就,而且寿命也会长久。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智者寿”,第一,必须是有阅读习惯的人才能做到这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中记载的至理名言,都是一种间接的教育。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会修身养性的。第二,是那些关注生活的人,同时也关注他人命运的人,才能把自己与他人在比照过程中,得出自己既不是最了不起,也不是最无能,既不是最悲惨,也不是最幸福的人的结论。第三,适合那种能够懂得限制自己各种欲望的人。欲望十分强烈、不善于限制的人,做不到修身养性。反过来,它又在提醒人们限制自我的重要性。比如对金钱、高消费、享乐。人的任何一种欲望、野心过分强烈膨胀对人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上述“三理”养生,其重点和方法会有生理、心理、哲理和浅、深、高三个层次的不同,但其基本方法并不矛盾,而其效应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健康,延年益寿,故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