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小选区制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日本全国上下炒得沸沸扬扬的改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从这几年的例子来看,实行小选区制是一大改革。这是政治改革的指标性改革内容,凡是反对这一改革的均被戴上“保守派”的帽子。我也很荣幸因此成为“保守派”。
当时被视为改革派的羽田孜和小泽一郎等人主张,采用小选区制有利于形成两大政党,从而展开政策争论,但看看实际效果吧。出现两大政党了吗?相反倒是促进了政党的聚散离合。2003年11月的众议院选举有了点两大政党的味道,这并非得益于小选区制,而是因为民主党和自由党的合并。而且由于采用了小选区制,那些弱小的政党更难以获得议席,从而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其结果当然是自民党的席位有所增加。细川政权诞生之际,日本还是中选区制。事实证明中选区制将导致自民党的垮台,所以自民党推出了小选区制,这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
此外,也没听说实行了小选区制后推动了政策之争。在上次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和民主党分别公布了其选举公约,其中并未能看到多少政策主张。也就是说应该对小选区制做一番总结了:鼓吹小选区制是错误的。但环顾四周,哪里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总而言之,以小选区制为政治改革的招牌,完全是似是而非。因为所谓的政治改革就是要改变政治现状,而不是仅改变选举制度。而在日本却形成了这样的误区:政治改革就是实行小选区制。政治改革到底包含哪些内容?为使政治体现民意应进行怎样的改革?由于对这些重要问题根本没有认真议论过,所以虽然改变了选举制度,但政治现状却依然如故。直到如今,自民党内的那些“保守派”仍很擅长选举,而且那些人仍然处于政权的要津,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那么,实行小选区制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如果先说结论的话,那就是政策之争更加困难了。众议院选举就像选举行政领导人那样(小选区制就是选举行政领导人),选民投票的标准是候选人是否具有知名度。
这样的投票好不好呢?从我竞选1995年东京都知事的例子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可能有自我吹嘘之嫌,当时我的口号就是在保留铃木俊一原知事的长处的同时,重建几乎面临破产的东京都财政。但这一口号却无法得到选民的支持,仅获得42万票,名列第四,铩羽而归。而青岛幸男全盘否定铃木俊一,仅表示将使其行政具有高透明度,居然获得了170万票,成功当选。(www.xing528.com)
最后结果又怎样呢?青岛幸男上任后,什么政绩也没有就下台了,这一结局是我早就料到的。而其后任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石原慎太郎,他以高票当选。这段时期东京都的行政没有任何变化,因为根本没有出现过相应的政策之争。石原上任后,也没有任何新政。他所提出的将美军横田空军基地转为民用,推动羽田机场成为国际机场,这不过是本人在1995年竞选时提出的25项承诺中的两项而已。如果与其竞争的候选人挑起政策之争的话,那无疑是不会沉默以对的,但对手根本没必要挑起这样的争论。
从最近的行政领导人选举来看,似乎有执政党通吃的趋势。如欲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推出具有极高知名度的候选人,就必须打出振聋发聩的竞选口号。
总而言之,如今的选举就像推销化妆品,只要模特儿靓丽,消费者就会争相购买(即把票投给他)。政策争论根本没必要,因为这是小选区制的特点。在众议院选举中采用这一制度,日本就越来越不容易变化了。
实行小选区制还带来一个变化,这也许与同时实行比例代表制有关,一些国会议员当选后便不断改换门庭,显得根本没有节操。今天是在野党,明天就可能摇身一变跻身执政党。从自民党中跳出来另起炉灶的人,居然可以大言不惭地抨击自民党。这10年来这样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在选举时在各政党之间跳来跳去。就民主党而言,除了刚刚加入的新人以外,其他的几乎都是因为在自民党无法成为候选人才跳槽的。在这样的政党之间当然不会产生政策之争。
这就是说,在政治改革的名义下改变了选举制度,其结果是政客所属的政党不断变化,政党已失去了其意义。就像小学里一年级一班、二班、三班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政党全然成为利益集团,当然也就谈不上政策。也正因为没有政策,所以只要能在选举中当选,其后加入哪个政党都可以。但这么一来选民就不知以什么为标准来投票了。虽然如今的选举各党都会公布“选举公约”,但选民在投票时仍感到十分困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