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耳为宗脉之所聚,按摩它很重要
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才说“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与脏腑、经络、腺体的关系密切,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郭相应点上。早在《黄帝内经》前,就有古代医家累积了大量有关耳穴与整体相互关系的经验; 约2500年前,《黄帝内经》上有30余处应用耳穴诊治疾病的记载。经常局部按摩、拉引刺激双耳,可促进血液、淋巴和组织间的代谢,调理人体脏腑机能,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体各部位在耳郭的分布好似一个倒置的胎儿,正对耳孔开口处的凹陷叫耳甲腔,此处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心脑肺和血液系统有补益作用。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按摩此处有助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内火上炎而致齿耳肿痛,或面部生疖时,可用双手拇指揉捏耳垂,直至双耳发红发热。每日2次,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作用。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郭的上缘为上尖端处,按摩此处有退热、镇痛、消炎、降压作用。耳郭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耳轮顶端凹陷处叫足趾,颈肩腰腿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观察耳朵发现疾病
察颜色
人体发生病理改变反应在耳郭上的颜色变化有点状或片状发白,点状或片状充血红晕,或暗红色,也有圆圈发红中间发白,或呈暗灰色,且压之能退色。耳郭的色泽变化常见于消化系统疾患(胃炎、十二指肠或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炎、肠炎、痢疾)、呼吸系统疾患(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统疾患(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肌肉关节病(关节炎等),以及高血压、妇科疾病等。耳郭发红充血、有光泽者,多见于急性炎症;出现白色点状或片状变化、缺少光泽者,多见于慢性疾患。
察形变
人体病变反应在耳郭上的形状变化有针尖样凹陷,也有结节样,条索状隆起样或棱形样改变。耳郭的局部形变常见心血管疾患(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患(肝病、胃病、胆结石等)以及一些疑难病症(肿瘤等)。
察丘疹
人体的其他部位发生病变后反应在耳郭表面的变化,可见红色或白色样丘疹,亦有呈鸡皮疙瘩样的疱疹。耳郭的丘疹样改变常见于呼吸系统疾患(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统疾患(慢性肾炎、尿道炎、膀胱炎)、消化系统疾患(肠炎、痢疾、胃炎、阑尾炎)以及有关的妇科病症。丘疹充血、发红者,多属急性炎症;丘疹色白、无光者,多见于慢性疾患。
察皮屑
耳郭发生脱屑且不易擦去就是全身疾患在耳郭上的反应。脱屑的出现,多见于皮肤病、大肠、直肠疾患(痔疮、便秘)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耳穴中还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是一致的。如交感穴,是现代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命名的;又如肾上腺穴,是现代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肾上腺的功能而命名的。如胃肠疾患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可取“交感”穴;又如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可取“肾上腺”穴来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如腰腿痛,取“外生殖器”穴;胃痛,取“腕”穴;甲状腺疾患,取“肘”穴;肝昏迷,取“耳尖”、“结节”放血;老花眼,取“枕”穴等。
耳部按摩八法
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拇、食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www.xing528.com)
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松。每天2~3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疗慢性咽炎。
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郭,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双手扫耳法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按摩耳朵也有一些禁忌:严重的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暂不宜针刺。妇女怀孕期间,迫切需耳针治疗者应慎用,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则应忌用。妇女月经期内,文献记载不宜行针,但在多年的实践中观察,大多数均无不利影响,个别有经期缩短或月经骤停,停针后在下月来潮即自行恢复,后继续治疗,由于对耳针刺激有了适应性,月经不再受影响。子宫功能性出血、痛经患者行经期内治疗,同样有治疗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