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全球战略重大变化

中国全球战略重大变化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全球战略崭露头角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的全球战略态势似乎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全球战略态势所出现的上述变化,可以从以下几种事态中看得一目了然。从本质上来说,上海的这种战略定位,其实就是中国全球战略定位的一部分。中国媒体在报道这一决定时,不忘再次指责美国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继而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中国全球战略重大变化

中国全球战略崭露头角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的全球战略态势似乎已发生重大变化。其显著特点是,中国开始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战略诉求和战略目标,不再刻意去掩饰或回避,也不再过于顾忌外部世界的杂音。与过去二十年韬光养晦的姿态相比,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转折。它不仅表明中国政府对内外局势了然于胸,对困难、机遇和趋势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更预示着,在已经启动的国际秩序重组的过程中,中国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深藏内敛,而是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与本身实力相对称的角色。

中国全球战略态势所出现的上述变化,可以从以下几种事态中看得一目了然。

其一是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建造航空母舰的话题已经持续多年,但中国始终没有理直气壮地表态,要么是被“中国威胁论”所吓住,要么是被自己“和平崛起”的紧箍咒所束缚。总之,中国在态度上犹疑不定,在表述上吞吞吐吐,经常是有理说不清,甚至被外界视为心里有鬼、心中有愧。

但是,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在北京“两会”前后,中国开始“下毛毛雨”,一点一点放出“建造航母”的风声,目的是要让其他大国慢慢适应和接受。终于,国防部长梁光烈本周一在北京会晤日本防卫大臣时,当面告诉他中国将建造航母,理由之一是“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这个“理由”说得实在太牛,要比任何长篇大论的解释都更有说服力。可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过去不说?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中国当时的战略定位处于守势,顾虑重重,导致心态不够坦然。

其二是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建议。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多次呼吁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决策权,但一直没有提出任何足以反映自身分量的具体建议,反而在人民币币值的争议中,继续被西方国家指摘和批评。

但是,到了3月份,中国政府的态度逐渐清晰,回击西方的方式更是直截了当。最具代表性的事态是,在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总理温家宝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问题,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忧虑,对中国所持巨额美元国债深表担忧。这一转守为攻的态势立即见效,逼得奥巴马总统迅速作出回应,宣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地。

而更具震撼效果的事件,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取代美元”的建议。在全球瞩目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即将举行之际,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页上发表文章,不点名地指责美国未能确保美元的稳定,结果导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他并提出,应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创立一种新货币作为未来的国际储备货币,以便取代美元的作用。

这篇看似不经意抛出来的文章,立即在美国政界和财界引发震荡。先是奥巴马以总统之尊亲自表态反对周小川的倡议,接着是国会议员郑重其事地对财长盖特纳和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提出质询,两人同样表示反对这一倡议。

有趣的是,在此后另一个场合,盖特纳却表示,美国对周小川的倡议“持开放态度”。此语一出,美元市场再受震撼。盖特纳上任之前在国会接受质询时,因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而招致中方的强烈不满。这一次,他也是在国会断然拒绝周小川的倡议,但此后却自相矛盾地说“持开放态度”。给人的感觉是,盖特纳心有余悸,担心再次开罪北京。(www.xing528.com)

就眼前来看,周小川关于创立新货币来结束“美元时代”的倡议,目的似乎是要在伦敦峰会之前,为胡锦涛主席行使话语权创造语境优势和地位优势,从而为中国的其他主张鸣锣开道。

但是,这一非同小可的倡议,不会只是出于战术目的,其背后应该会有更长远的战略思考。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超强地位和影响力,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元有“普世价值”。可以说,美元的强势地位就是美国的“命根子”,在中国的政治词汇中就是“核心利益”。因此,美元的衰落乃至被取代,自然就意味着美国的衰落和被取代。

中国过去从来没有公开挑战过美元的地位,一是因为没有能力,不敢;二是因为需要美元,不必。那么,周小川此次对美元作出威胁状,是否就说明现在有了这样的能力和必要性?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能力远不足够,必要性也不迫切。问题在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债主有话要说,负债方不能不听。

美国非常清楚的是,中国在短期内不可能抛弃美元,它毕竟持有全球百分之三十的美元储备,因此出自中国之口的“取代美元”,就显得十分敏感。就如台湾问题华盛顿与台北之间的一举一动都会使北京十分在意;同样,在攸关美国“核心利益”的美元问题上,中国的一言一行也会牵动白宫的敏感神经。对北京而言,既然美国可以经常把玩一下台湾问题,中国为何就不可以时常拿捏一下美元问题?

其三是建立“世界金融中心”的雄心。就在美元话题延烧之时,中国国务院前天通过一项政策“建议”,决定在2020年之前把上海打造成世界金融中心和海运中心。从本质上来说,上海的这种战略定位,其实就是中国全球战略定位的一部分。

中国媒体在报道这一决定时,不忘再次指责美国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继而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很显然,中国短期的战略意图,在于减少和规避美国金融体系的破坏性影响;其长远战略目标,是要建立独立可控的世界金融中心,为中国参与主导世界金融事务提供杠杆。从英美两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要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具备几大重要条件,一是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二是在国际金融事务中占据中心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从最大的债务国变成最大的债权国,美元取代了英镑纽约取代了伦敦,华尔街取代了伦巴街(Lombard Street),使全球金融体系开始环绕新的重心运转。美国的强国地位,就是在此基础上确立。

相比之下,中国现在的弱势一览而尽:其海军力量与美国不可相提并论,而上海要取代纽约的地位又谈何容易。但是,美国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产物,不是未来的结局。而世界历史已多次证明,强弱易位的最关键因素,不在于现在拥有的财富有多少,而在于创造财富的能力有多大。中国现在不再回避建造航母问题,敢于对美元的地位说不,并且决心把上海建成世界金融中心,这些大动作无疑都能反映出其创造财富的潜力。

从目前来看,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环境,对中国而言变得较为有利。在整顿国际金融秩序问题上,欧洲和美国已经发生了重大争执和分歧,而主要新兴经济体与中国保持基本一致,可见美国的单极世界已陷入空前危机。“美元时代”不可能很快结束,但美国已经变得力不从心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009年3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