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朝鲜半岛与台湾海峡:中国的调解与应对

朝鲜半岛与台湾海峡:中国的调解与应对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朝鲜半岛看台湾海峡针对朝鲜核危机,中国政府最近在各方之间明显加大了调停的力度。然而,在调解朝核危机之时,中国不能不放眼于攸关整个国家前途的心腹大患,那就是台湾海峡的潜在危机。台海局势与朝核危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其破坏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朝鲜半岛局势一样,台海局势的危险不在于两岸的暂时分治,而在于局势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突如其来的爆炸性事端。因此,预防和控制台海危机是首要任务。

朝鲜半岛与台湾海峡:中国的调解与应对

从朝鲜半岛看台湾海峡

针对朝鲜核危机,中国政府最近在各方之间明显加大了调停的力度。其目的有二:一是要控制住事态,避免美朝争端日益加剧;二是在各方之间寻求妥协,以便打破僵局,尽早开启多边谈判的进程。

4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朝美中三方首轮会谈,是中国在美朝之间成功斡旋的结果。此后,中国一直就朝核问题的多边会谈事宜,在平壤华盛顿之间进行调解,并与莫斯科和汉城保持密切磋商。本月初,中国外交部主管亚洲事务的副外长王毅前往美国,在平壤和华盛顿之间传递信息。与此同时,第一副外长戴秉国也前往莫斯科,商谈同样的问题。而在中韩之间,卢武铉总统近日在北京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使双方就此问题的协调上升到最高层次。

中国对朝鲜核危机的高调介入,与以往的态度和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爆发的第一次朝核危机中,由于考虑到中朝之间以及东北亚地区的诸多敏感因素,北京一直采取不主动介入、适度超脱的姿态以及悄悄外交的手法。在当时看来,朝鲜核争执似乎只是美朝之间的事情,北京不便于直接卷入。

中国对朝核危机的态度另一大转变,就是在继续照顾平壤自尊心的同时,适度软硬兼施,甚至在必要时拉下脸面,对朝鲜当局有可能加剧危机的言行予以警告。

承担起调解危机的任务,是个正确的选择,也是中国外交新思维的体现。中国对朝鲜当局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影响力,在朝核危机的解决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是理所当然的。一般看来,促使中国介入朝核危机的因素,是美国和国际社会对北京所寄予的期盼,也可以说是一种国际压力。与此同时,对这一危机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想必也进行了重新审视。

朝核危机若持续恶化或者失控,东北亚所有国家都将是受害者,当然包括中国在内。实际上,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周边安全环境和经济发展进程,都有可能受到牵累。然而,在调解朝核危机之时,中国不能不放眼于攸关整个国家前途的心腹大患,那就是台湾海峡的潜在危机。台海局势与朝核危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其破坏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中国能够抛弃旧观念和政治包袱全力推动朝核危机的解决,那就更应该以与时俱进的新思维和新手段,在两岸争端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与朝鲜半岛局势一样,台海局势的危险不在于两岸的暂时分治,而在于局势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突如其来的爆炸性事端。因此,预防和控制台海危机是首要任务。若朝核危机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其成功经验和模式应该可以作为遏制未来台海危机的参照。

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正在努力促成谈判框架的建立,也就是在美朝中三方会谈的基础上,让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也参与其中,使现有的三方会谈扩大为“五方会谈”或者“六方会谈”。如果这种机制最终得以确立并有效运行,那么,朝核危机就有希望得到控制和解决,对各方利益、包括平壤最担心的安全保障也都能作出妥善安排。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这是不容置疑的;北京历来反对外国干预,也是正当的。但至今为止,其他国家并没有因为北京的反对而停止插手,相反,台湾问题从来就没有摆脱掉国际因素的影响。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情况还会如此。

不仅如此,就像美国只靠自身力量难以单独解决朝核危机一样,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也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使海峡两岸分裂状态得以和平结束。因此,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国还需要审时度势,要对外部力量加以有效的转化和利用。(www.xing528.com)

国际干预并非全然坏事,关键是为谁服务。在台湾当局最近抛出“公投”议题之后,北京借助华盛顿的影响力对台北施压,就是一种积极的干预,而且比北京亲自出面干预更为有效和妥当。

但是,美国的这种有益干预有其偶然性,只是基于对中美之间当前利益的短期考虑。就长期而言,中国可以探讨与其他大国在安全问题上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用多边框架的形式把防范、遏制和调停台海危险事态的行动予以制度化。

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较,特别是与欧洲集体安全的有关做法相比,东北亚确实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多边安全机制。由于相互间的历史恩怨至今没有得到缓解,加上冷战时期的军事对峙局面依然残存,东北亚国家之间始终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在集体安全方面更是未能迈出任何积极的步伐。而朝核危机再次提醒人们,没有一个维护集体安全的机制,该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就缺乏保障。

因此,在朝核危机有朝一日得到缓和与化解之后,由中、美、日、韩、俄五国组成的会谈框架可以保留下来,使之成为未来东北亚安全磋商机制的雏形。这一常设机构的宗旨,是要在各国之间建立政治和军事互信,避免武力冲突和突发事件,并迅速制止任何铤而走险的行动。

在集体安全的框架内看待台海局势,绝不意味着允许台湾问题走向国际化和复杂化。相反,多边机制对外可以处理紧急事态,对内可以规范和约束各成员国的行为。

中国已经就台湾问题与所有建交国家确立了双边行为准则,但这还不够,还有必要以保障本区域共同安全利益的承诺和手段,来消除因突发事件而导致外国实力突然插手的危险性。

归根到底,影响台海局势的最大外部因素就是美国。中国可以通过多边机制内部的牵制力量来防止和减少美国的消极干预,同时也还要寻求美国等其他大国的协助,允许它们发挥有利于台海和平的积极作用。这样,台海局势失控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依据当前的世界格局和东北亚地区各种现状,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并非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中国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大幅度增强国力,其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精力,同时要使外部环境尽可能对自己有利。

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若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中国是难以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环境的。在台湾问题上,假若多边安全磋商机制能使中国节省为此而投入的大量资源,特别是减少政治、军事和外交风险,那就不妨予以探讨。

2003年7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