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节:以艺术节之外,展现文化之美

中国文化节:以艺术节之外,展现文化之美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之美在艺术节之外在华盛顿肯尼迪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化节”还在持续,赞叹与喝彩之声依然不绝于耳。因此,从更高的层次看,“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之处,实际上是在艺术之外。中国的文化艺术能够进入享誉全球的美国艺术殿堂,使美国人领略到中国文化之美,这是值得自豪的。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当所有同胞的身上都能展现出中国文化之美的时候,外人对我们的误解和偏见自然就会减少。

中国文化节:以艺术节之外,展现文化之美

文化之美在艺术节之外

华盛顿肯尼迪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化节”还在持续,赞叹与喝彩之声依然不绝于耳。从华盛顿一些报章的报道与评论来看,“中国文化节”至少在两个方面取得了人们所预期的效果。其一,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和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艺术,使更多美国人大开眼界;其二,中国艺术迸发出了政治魅力,那些原本对中国社会怀有偏见的人,现在开始不自觉地调整视角,以便重新认识正在急剧变化的中国。

根据笔者对审美学的粗浅理解,一场文化展示或者一场艺术表演,其终极功能应该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众的审美官感到愉悦和满足;二是表演者本身被理解和欣赏,甚至被赞美。换言之,当表演者和欣赏者都有满足感的时候,这场表演就已经取得了成功。除此之外的任何积极效应,都是副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肯尼迪文化中心的“中国文化节”,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还附带产生了重要的边际效应,那就是,作为“表演者”的中国和作为“欣赏者”的美国不只在纯粹的文化交流中得到了满足,而且还通过用文化与艺术开辟的隧道,使原本被重山阻隔的心灵之间得以连接与贯通。

也许有人会认为,文化艺术不应该与政治混为一谈。在通常情况下,笔者是赞成的。但是,就中美两国而言,当人民之间的交往被种种障碍所阻隔的时候,文化和艺术就必须承担起其他方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假如还有人质疑这一点,那么,只要看看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怀有政治偏见的《华盛顿时报》(注意:不是《华盛顿邮报》)最近的有关报道,就能理解到,文化与艺术的功能绝不是像某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主张的那样,只是停留在狭小的圈子里洁身自好和孤芳自赏。

因此,从更高的层次看,“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之处,实际上是在艺术之外。简单地说,中国人从中得到的自豪感,美国人对中国的刮目相看,统统都属于这个层次。这就再次证明,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政治、贸易、外交和军事等等领域的互动固然都十分重要,但文化上的交流却丝毫不能缺少。

正因为文化交流是如此重要,所以笔者认为更有必要探讨一下,这次“中国文化节”何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www.xing528.com)

很多人都并不知道,这次“中国文化节”的最初创意者和发起者,并非是中国自己,而是肯尼迪文化中心。四年前,该中心总裁凯瑟上任之后不久,便提出要举办一个以亚洲文化为主题的重大活动。其时,有人建议与韩国合作,但凯瑟予以否决。他认为,若要展现出亚洲文化的悠久、恢宏和博大,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舞台交给中国。

凯瑟的眼光不仅是艺术的,而且是政治的。作为一个文化机构的管理者,他站在艺术的阵地上,却用超越艺术的眼光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势头和潜力。毫无疑问,在凯瑟看来,一个国力正在上升的国家,必将越来越受到美国以及全球的关注,而其文化本身也将越来越有吸引力。基于这种政治家般的远见,凯瑟毅然决定与中方接洽并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因此,若要回答这次文化节为何如此成功,我们完全可以说,一半要归功于艺术本身,而另外一半更要归功于当代中国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强大魅力。

当然,凯瑟的眼光也是市场的。表面听起来,这种说法似乎显得功利而市侩,但这正是“中国文化节”得以造成轰动效应的另一个原因。与中国此前在巴黎澳大利亚举办的文化活动所不同的是,主办这次文化节的肯尼迪文化中心并非是政府机构。因此,从策划到最终开幕,整个过程都注入了市场因素。也就是说,在推广中国文化的同时,凯瑟更前所未有地为肯尼迪文化中心这个硬体,赋予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并使之扬名于中国的千家万户,从而达到了双赢的结局。

而这一点,恐怕正是中国文化管理和推广机构所欠缺的。凯瑟最近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他在接洽过程中发现,中方有关部门在推销文化产品的创意、市场推销和筹集资金方面显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过于依赖政府出面支持,尤其不太熟悉美国观众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那就是,所谓文化交流并非只是在舞台或展台之上,中美双方为此而进行的全部沟通与合作,这个过程本身是更具实质意义的交流。对中方而言,有关部门不应该只是满足于舞台上的成功,而应该从这种经历中总结经验,并把它作为未来开展更多国际交流的知识财富

中国的文化艺术能够进入享誉全球的美国艺术殿堂,使美国人领略到中国文化之美,这是值得自豪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一场成功的演出毕竟都是一时的,其影响也是有限的。如果要让更多美国人对中国产生好感,消除对中国的偏见,那么,每个中国人都必须要承担起这个责任。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当所有同胞的身上都能展现出中国文化之美的时候,外人对我们的误解和偏见自然就会减少。

2006年2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