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留不住一座四合院
北京目前已有两条横贯东西的平行大道,一是中轴线长安街,二是城北的平安大街。上星期,第三条东西向的通衢大道也已动工,名为广安大街,位于城南。
南城是历史悠久的老区,淳朴市井之风依然浓厚。所谓城南旧事,岂止是长亭古道和连天碧草。直到今天,那些破败的胡同和拥挤的狭道里仍然充溢着传统的人文气息,使得残存于皇城边缘的历史,在骄奢浮华的现代都会里得以延续下来。然而,由于现代化的浪潮不可阻挡,南城的一切似乎都要让路。
广安大街建设工程在本月26日正式动土。从西边的广安门到东边的广渠门,整个街道横跨宣武和崇文两个区,全长八点五公里,宽七十米。所经之处,大批胡同都要拆除,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也难逃厄运。在这些建筑中,有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故居,有老字号的德盛堂药店和京华印书局。而最令人瞩目并引起广泛争议的,却是曹雪芹的故居。
曹家老宅位于广渠门大街207号,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雍正初年,曹雪芹的父亲因“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被朝廷革职,下狱治罪,并抄没家产。少年曹雪芹随全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在此“归旗定居”,达十多年之久。一些红学家们认为,《红楼梦》的草稿很可能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只是目前还未找到历史资料予以印证。
在兴建中的广安大街上,曹雪芹故居正好位于道路中央,其最终命运一直受到中国各阶层的密切关注。从年初开始,北京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单位纷纷发出呼吁,要求北京市有关当局修改设计方案,建议用拐弯的方法使道路绕过故居遗址。但是,最近的报道说,北京有关部门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反而已决定拆掉四合院,在旧居附近重建一座曹雪芹纪念馆。
曹家四合院在1982年发现,但直到去年才被学术界正式确定为曹氏故居遗址。院内共有十八间房,后院有一口古井,院落四扇屏门上写着“端方正直”四个字。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这四个字都以灯谜形式出现于故事情节中。
北京市有关部门最后拆除四合院,当然有其本身的理由。由于院内一直挤住着多户人家,并且经过多次翻修,当初的原貌已不复存在。一些报道引述有关部门的话说,除了地基之外,“地面上的其他建筑都失去了保留价值和意义”。
但是,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指出,虽然曹家老宅的建筑原貌已不复存在,但原有格局依然清晰可见,当初能够找到并确认这就是曹雪芹故居,也就是这个原因。况且,207号大院是迄今为止唯一有史可查、有图可考的曹雪芹旧居遗址,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因此,故居遗址的消失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www.xing528.com)
曹家在北京据说有几处房子,至今除上述四合院之外,其他都尚无实据可查。传说曹雪芹后来移居北京西山附近,但确切地址仍有待查考。至于现存于香山脚下的“曹雪芹故居”,基本上认为是假的。因此,广渠门207号四合院被拆除,实在是令人惋惜。
与南京一样,北京也是六朝古都,历朝历代都留下了文物古迹,从而奠定了北京作为文化名城的地位。多年来,北京在文物保护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每到关键时刻似乎就身不由己,在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两者之间难作平衡。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响亮的口号和强烈的呼吁,但令人失望的消息仍然时有所闻。
每每有人从北京回来,都无一例外地称赞那里的巨大变化,更干净了,更现代了,更繁华了,也更气派了。从电视上看到改造和修复后的王府井,也不禁由衷地感到高兴。但是,在大手笔的城市建设工程中,文物和旧风貌的命运依然不能令人乐观起来。
毫无疑问,北京不能永远地生活在过去,其独特风格的生命不能依赖于一成不变,而在于创新和创造。当全球化浪潮袭来的时候,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不仅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而且还应该领先潮流,否则就会被淘汰。现在之所以要耗费巨资建设广安大街,目的不只是为了交通的顺畅,更重要的是借此改善旧城居民的生活环境,并带动那里的经济发展。对于这一点,任何人都不会反对。
但是,即便有多少个理由,拆除曹雪芹故居的决定还是叫人无法理解。也许有关部门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但目前所知道的理由显然缺乏说服力,不能自圆其说。在世世代代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读者心目中,曹雪芹及其《红楼梦》都有着神圣的地位。自从其故居被发现之后,院落门前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对很多人可谓是情之所依,魂之所归。在这一事实面前,所谓“失去保留价值”之说,实在讲不过去。
与曹雪芹相比,大文豪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都是晚辈,但他们的故居都被后人视为朝圣之地。建筑学家们认为城市应该是“文化的容器”,但北京这个“容器”为什么就装不下一座四合院呢?
2002年10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