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面子和实力
凡是有自尊的人都会爱面子,这在任何地方都不例外。而在中国,“面子”问题恐怕尤其重要。整整一个世纪之前,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居住了五十年之后,撰写了《中国人的特性》这本书,并把“面子”问题列入开卷之首篇。在他看来,中国人最大的特性,莫过于爱面子。明恩溥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帮助西方人学会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他说:“中国人保全‘面子’的基本原则及其有关学问,绝不是西洋人所能理解和明白的。”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有一种不容否认的巨大力量,而且变幻莫测,因此,外人“不能简单地应付了事”。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对照这本书再来观察中国人的特性时,就会发现明恩溥的某些论断其实相当精辟。只是有一个结论,大概已经过时,那就是,西方人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不仅对中国的“面子”问题很了解,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在“面子”上动脑筋。
最近的一个典型事例,应该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拍卖北京圆明园的文物。从各种情况来看,这个拍卖会安排得非常聪明,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抓准了中国人的“面子”心理。
首先,这次拍卖的四件圆明园文物,全是英法联军从北京掠走的国宝。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事件,在任何时候都极容易触动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从而也最能激发中国人要一雪历史耻辱的豪情。第二,拍卖会的时间选择在5月4日和5月8日之前,这是两个非常微妙的日子。“五四”运动自然不必多言,而5月8日正是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轰炸一周年纪念日。在敏感的时候拍卖敏感的历史文物,这无异于故意挑衅,让中国人脸上难堪。第三,这次拍卖的地点是香港,它属于中国的领土。对任何人来说,别人故意在你的院子里出卖本来就属于你的家产,可你又动他不得,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加丢面子的事情吗?
若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这次拍卖会地点的选择,应该是佳士得和苏富比最为得意的构思。很多人都很清楚,由于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拒绝归还这些文物,中国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买也得买。于是,在某些人的“恶意托价”之后,身为国有企业的保利集团和北京文物公司,被迫用数千万港元为中国人争回了面子。
中国人常说: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句话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保利集团为何以志在必得的心态,来对待这次拍卖。香港有人认为,保利集团不惜代价收回这批文物,虽然赢得了面子,但却失去了理智。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妥。(www.xing528.com)
所谓“面子”,是对个人而言,而在国家的层面上,那就是尊严。况且,“面子”这个词,并非指脸上那薄薄的一层。在中国的文化里,它是一个内涵极其复杂而又丰富的综合名词。其含义之奥妙,远非一般商人的头脑所能领悟。
其实,作为一个盈利丰厚的国有企业,保利集团拿出一点钱来收回历史文物,也是应尽之务。至于花多少钱才算“理智”,当然是分文不付才是。在最近几年里,中国文物局曾数次从美国索回了被窃走的文物,没有多付一文钱。
在这次香港拍卖活动中,有人指责佳士得和苏富比“见利忘义”,这种评价似乎有商榷的必要。拍卖行的目的就是赚取佣金,遵从道义并不是它的责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君子固穷,那只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在历朝历代,真正安贫的人到底有多少呢?人们知道的多数真实情况却是:君子口不言钱,然心向往之。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口袋里钱多,面子才大。对国家而言,亦可作如是观。“发展才是硬道理”,钱能通神,况乎人哉,况乎文物乎。
2000年5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