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最强大脑使用手册:一分钟了解大脑治疗

最强大脑使用手册:一分钟了解大脑治疗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一分钟了解大脑怎么治脑科学二十年的闲话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更加深入了解大脑运转、破译大脑密码,是很多科学家都感兴趣的课题。奥巴马政府还宣布将从政府预算中拿出1亿美元启动这一研究计划。欧美推出的人脑研究计划,加速了脑科学研究的进程,有助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500多种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最强大脑使用手册:一分钟了解大脑治疗

第三章 一分钟了解大脑怎么治

科学二十年的闲话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更加深入了解大脑运转、破译大脑密码,是很多科学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研究大脑的脑科学已经被公认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脑科学研究起源于美国。1989年,不知是不是里根总统的阿尔茨海默病刺激了老布什(如图3-1所示),他上台后立马出台了“脑的十年”计划。当时,一批美国科学家发动了一场旨在让人们重视脑研究的运动,他们与美国科学学会、政府机关、国会就脑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终形成一个联合提案——“从1990年1月1日开始的十年为脑的十年”,在国会参众两院中获得通过。

图3-1 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

美国政府提出“脑的十年”计划后,各国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1991年,欧洲出台了“欧洲脑十年”计划。确定的研究方向包括脑神经遗传学、神经功能恢复、记忆研究、行为神经学、神经免疫学等。

1995年,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提议把“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

1996年,日本制定了为期20年的“脑科学时代”计划。欧美相继开展了脑科学研究计划后,日本政府计划在20年内,每年拿出1000亿日元支持脑科学研究,日本的脑科学研究计划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研究、阐明脑功能;认识和解决脑疾病;开发模拟人脑的智能计算机。

1997年,人类脑计划在美国正式启动。美国政府邀请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探讨脑科学研究并制定人类脑计划,该计划目的是组织和协调各国神经科学家和信息学家共同进行脑研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脑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联系起来,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绘制出脑功能、结构和神经网络图谱。

人类脑计划在美国实施后,美国20多所大学和研究所参加了这个研究计划,后来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挪威、瑞士、澳大利亚、日本等19个国家陆续加入该计划。2001年,中国加入人类脑计划,成为参加此计划的第20个成员国。

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全球科学论坛上,与会的七个成员国启动大脑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对大脑的理解,有效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2012年,美国多位科学家又推出了“人类大脑活动图谱”的计划,奥巴马政府对该计划十分重视,该计划经过修订后,被上升为美国国家层面的科学计划。奥巴马政府还宣布将从政府预算中拿出1亿美元启动这一研究计划。

2013年1月,欧盟宣布推出人脑工程计划,并且将其列为欧盟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名录,并将在未来10年内给该工程计划提供10亿欧元的科研经费。

欧美推出的人脑研究计划,加速了脑科学研究的进程,有助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500多种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平和生活质量。脑科学研究也拉动了基因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信息学解剖学行为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许多新兴的、高清晰度的大脑成像技术,包括PET(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fMRI(功能核磁共振)及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开始流行,让“读心术”成为可能。

通过大脑成像科学家们看到:当人们动手指时,当人们在心里数数时,当人们音乐时,会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出现红黄相间的火焰状图像。根据这些图形,科学家可以猜测此人在动哪一根手指、数数的快慢以及听的是哪种音乐。从此,不需要再见面,就可以读懂最真的你。

脑图谱——打开大脑之门

“去照个CT吧。”医生说。CT是什么,有什么用?

脑图谱就是科学家使用脑成像新技术从而看到大脑的内部。这些脑成像技术让科学家能够理解脑特定区域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医生来说,利用脑成像技术可以确定脑部疾病的位置,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医治。

随着科学的发展,CT、MRI、fMRI、PET开始涌入人们的生活,它们是描绘精神的工具,能打开深入大脑的视窗,把思想拉成一串生理成分的清单。

但它们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用,你知道么?(如图3-2所示)

X线片(头颅平片):X线是检查颅骨病变的基本方法,包括正位和侧位,主要用于观察颅骨的厚度、密度及各部位结构、颅缝的状态、颅底的孔裂、蝶鞍及颅内钙化等,价格便宜,检查简便安全,但敏感性较差。

CT(电子计算机射线断层扫描):CT于1972年首先应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使人们不用取脑组织出来,就能发现脑内相关部位的细小病变,其扫描检查方便、迅速、安全,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传统X线图像,大大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是最实用的急诊大脑影像学检查方法。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占位性病变一般首选CT。但它的分辨率容易受颅骨伪影的干扰,对后颅窝的病变显示较差,且不能反映脑的功能代谢情况。

图3-2 各种检查的机器图及其对应影像结果

MRI(磁共振成像):20世纪80年代初,MRI开始应用于临床,是一种用磁场透视人体的摄影机,能让身体“透明”,它可以提供详细的不同维度的脑图像,患者无需做特殊准备,安全无痛,适用于脑血管疾病、脱髓鞘疾病、脑白质病变、脑肿瘤、脑萎缩、颅脑先天发育畸形、颅脑外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感染及脑变性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磁共振成像价格昂贵,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使用,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也不适宜使用。

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以脱氧血红蛋白的敏感效应为基础,对皮层功能进行定位成像的技术,是目前观测“活动中的大脑”的最佳选择,通过测量人脑在视觉活动、听觉活动、局部肢体活动以及思维活动时,相应脑功能区脑组织的血流量、血流速度、血氧含量和局部灌注状态等的变化,来观测你所想,是“读心术机”。它的优点就是通过检验血流进入脑细胞的磁场变化实现脑功能成像,并且可以给出精确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缺点则是只有条件特别好的医院才有这一仪器。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是一种无创性的探索人脑进化过程的技术,医生给受试者注射一种可释放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氟、碳或氮,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被输送到脑区,在大脑中最忙碌的地方集中。这些物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伽马射线,用体外探测仪可记录下发出伽马射线的脑区。它能提供脑的功能视图,往往被用于观测大脑的代谢活动。该技术可客观描绘出人脑生理和病理代谢活动,尤其对肿瘤、癫痫、帕金森病、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流成像及分子代谢水平的认识有重要意义。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的价格昂贵,而且要使用放射性物质。

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是将放射性显像剂,如锝、碘、铊标记的药物,注入血液循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由于显像剂在脑内分布与局部脑血流量成正比,故聚集在血流丰富的脑组织中发射单光子,应用设备采集信息和重建图像,可获得脑各部位局部血流量的断层图像。该技术对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诊断阳性率一般可达到80%左右,尤其是脑膜瘤及血管丰富或恶性度高的肿瘤,阳性率可达到90%。在了解脑血流和脑代谢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对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判断脑肿瘤的血运、鉴别术后或放疗后复发和瘢痕的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缺点是组织解剖结构像欠清晰。

人工耳蜗,带你去无声世界的另一边

听,让这个世界更有活力。

地球人都知道通过耳朵这个小喇叭,能听见各种声音。其实耳朵只是听力存在的一小部分,声音的传入是从空气的振动开始,并层层推进的。

简单描述一下听力产生的过程:物体的移动或声波等会带动周围空气振动,耳朵的鼓膜捕捉了这种振动后,经听小骨放大,并将其传导入蜗牛状的耳蜗里,振动在这里变成电信号传入听觉中枢。

其路径如图3-3所示。

图3-3 听力产生的示意图

耳蜗是听觉系统的感受器,声音的振动在这里转换成神经脉冲,通过听觉神经传入中枢。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内尽头处,听觉信息在此处理,被人辨识。

听力对于人至关重要,语言、智力发育都和听力有密切的关系。人学习语言是靠模仿的,听力越敏感,语言发育就越好。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就丧失了听力,将对其语言系统和智力的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对于成人来说,丧失听力或者听力不好,会导致大脑萎缩加快。这是因为丧失听力或者听力受损后,不能或者很少听到声音,说话也会逐渐减少,大脑缺乏刺激,处理语言和听力的部分就会快速退化,而且还会导致认知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出现。

有很多种原因会导致听力的缺失。

最简单的一种是鼓膜或者附着在它上面的听小骨出了问题,大多是掏耳朵或中耳炎闯的祸,这种状况比较容易医治,佩戴助听器把声音扩大就能解决问题。

进一步,若耳蜗的听觉细胞受到损害,比如不当使用抗生素,那么助听器把声音放大也没有用,即便调到最高分贝,患者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先天性原因导致耳聋,比如先天的内耳畸形、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这时,人工耳蜗被派上用场。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把声音转换为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刺激听力神经,以此来恢复或重建人的听力功能。现在人工耳蜗已经成为治疗重度聋、全聋的常见方法。

对于先天耳聋患者来说,最好是在5岁之前植入人工耳蜗。因为人的听觉语言中枢在5岁左右就发育完成,先天性耳聋患者在语言发育前就耳聋了,听觉语言中枢没有进行发育,所以失去了可塑性。所以在5岁后植入人工耳蜗,他们可以听到声音,却听不懂语言,无法获得正常的语言。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发现孩子的听力存在问题,要尽早及时治疗。

因为疾病导致耳聋的成人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力后能够在较短时间恢复语言能力。这些成人患者在耳聋之前,曾经有正常的听力,能够正常讲话,听觉语言中枢发育正常。植入人工耳蜗后,听力能够快速唤起他们的语言记忆。对于这类成人耳聋患者,若助听器无效或效果很差,也要尽早植入人工耳蜗,否则耳聋时间太长,语言的记忆逐渐淡忘,也会影响到语言功能。

人工耳蜗的技术逐渐普及,目前全世界至少有数十万听觉细胞受损的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听觉神经受损是最严重的情况,现在确实有不少科学家在研究这一问题,他们试图绕过听神经来刺激更高的神经组织,让患者听见这个世界的声响。

视觉魔法——斜视、白内障青光眼

人对外在世界的认知,70%来自视觉。

奥利弗·萨克斯的《把太太当帽子的人》(如图3-4所示)一书中,存在一个迷人的老妇人,她聪明、口齿伶俐、幽默、风度优雅。

图3-4 《把太太当帽子的人》书影

上天似乎嫉妒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恶作剧般地让她大脑后部区域遭受了一次严重中风,从此她失去了注意身体左侧事物的能力,只能拿起处于视野右侧的物体,只能梳顺右侧的发髻,只能在脸的右侧涂口红,只能把身体右侧的衣服穿戴整齐,只能吃餐盘右侧的食物,还总向医院护理员抱怨食物太少了,原来位于餐盘左侧的食物无法进入她的视野。

当你“看见某事物”时,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再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聚焦,投射到视网膜上,被其上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知,引起视神经电冲动,并上传到视觉中枢。这时,你就看见了(如图3-5所示)。

图3-5 视网膜结构式

人要看到物体并且明白它们的含义,还必须实时分析这些信息,否则这些信息过时后,就不清楚物体是什么了。因此,眼和大脑必须尽快地分析进入眼睛的光信息,这样才能获得所有的重要信息。

人很容易被自己的视觉所欺骗,当眼睛在短时间内不动时,越是接近注视中心的地方,越是容易被看到;越是偏离视觉中心的地方,眼睛对细节的分辨力就越差。以至到了一定的程度,外围的物体会变得十分模糊。日常生活之所以不会这样,是因为眼睛在不断移动,使人产生了能清晰看到不同物体的错觉。

而斜视、白内障和青光眼又是在视觉通路的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

斜视俗称“斗鸡眼”,是眼睛的一种不正常状况,眼睛的视线会固定向上、下、内、外等方位聚集,在婴幼儿和小孩身上多见,有先天遗传和后天疾病两种因素。斜视会使人运动受限,产生复视,有些人甚至出现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当孩子出现斜视情况,一定尽早矫正!如果治疗不及时,到成年往往就治疗无效了。一般先天性斜视(内斜视多)在出生后或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目前,“棱镜矫正”和“眼外肌手术”是斜视的主要治疗方式。

白内障是一种相对容易医治的眼疾——由于晶状体发生混浊而导致视物不明。老化、遗传、眼睛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会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引发白内障。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挡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人眼就像透过一层面纱看东西,物体的清晰度变得很差。白内障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高。据统计,许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通过手术植入一个人工晶体就可以解决问题。

青光眼就没那么好处理了,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内压增高,持续的高眼压给视神经和眼球各部分组织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后眼球明显突出,看起很像牛的眼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还会出现易哭闹、呕吐、多汗等症状。在青光眼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比例逐渐增多,而且多以中青年人为主,工作中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等均可诱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有:常感到眼睛疲劳、酸胀、干涩,视物模糊,休息后症状缓解。所以,当眼睛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就医。若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甚至导致失明。青光眼是失明的头号杀手,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降低青光眼带来的危害。

红、绿色盲

一般视觉色盲检查就是让人分辨红色和绿色,你或许会觉得,“红色”、“绿色”区别这么明显,还用分辨么?

事实上,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一种色觉障碍,男性患者会比女性多。可能有人会嘀咕,为啥红、绿色这么明显、却最难分辨呢?还得从进化说起。人类的哺乳类祖先们就看不见“红色”,至今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还是红绿色盲,一直到了古猿时代,才开始进化出了感知红色的基因。(www.xing528.com)

从此,人类开始感知到了玫瑰与爱的颜色。

想治病?电你!

“电休克疗法”字如其名,是一种很粗暴的治疗方式。

传统“电休克疗法”的过程是这样的,患者仰卧于床上,医生设定治疗电流量(或电压值)和时间,在电极头部的导电橡胶上蘸适量导电胶并置于患者两颞,按动电极手柄上的微动开关开启电极进入治疗。

这时候发生的事会让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电击!

开启电极后,一定量电流轰击患者头部,电流会诱发大脑中的神经元发出电信号并释放多种神经递质。患者即刻意识丧失,出现一系列抽搐反应,类似癫痫大发作。接着出现意识模糊,再逐渐清醒,时间10~30分钟不等。

患者苏醒后,往往会处于一片茫然的状态,仿佛大脑被重组过,困惑不知所措,也可能会丧失短期记忆。

估计庄子在落笔写下“方死方生”这几个字的时候,也没有预想到后世会有一种“电休克疗法”野蛮实践着他的创意。大多数接受“电休克疗法”的患者都有“生死阴阳一线间”的体验,仿佛“自我”已经在电流的碰撞中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等待新生的躯壳。

此疗法创立于1930年,创造者的本意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在临床试行后的结果却是,改善最明显的不是精神分裂症,而是严重的抑郁症。据统计,约2/3接受过这种疗法的患者抑郁症状得到消除。

传统的电休克疗法实施时,患者会出现四肢抽搐,抽搐时肌肉收缩强烈容易发生骨折和脱臼,以至于听说要做电休克治疗时,患者往往带有恐惧心理,误以为是给自己上“电刑”。目前使用的电休克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无抽搐电休克,即在通电治疗前,先静脉注射适量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避免了治疗中的肢体抽搐或仅有很轻微的抽动,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诊治质量,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它、接受它。

当然,电休克治疗也有一定的禁忌,患有恶性高血压病、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脑动脉瘤、颅内肿瘤和颅内压升高的人不能使用,有严重系统性疾病、身体状况差、麻醉风险高的患者也不能使用。

电休克治疗后可以引起一定程度的记忆缺损,使得电休克疗法在治疗精神疾病领域饱受争议。如科学家利用此副作用来“删除”大脑中的痛苦记忆。每个人大脑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痛苦的记忆,可能是一段屈辱的经历,或是一段失恋经历,电休克疗法有可能将这些回忆清除掉。来自荷兰奈梅亨大学的克洛斯博士和他的团队最先报道了采用电击疗法删除人类大脑里的指定记忆,这一突破有望在未来帮助抑郁症患者及受过心灵创伤的人忘记痛苦的过去。科学家在进行电休克疗法前,让患者观看一个故事片,经过电休克治疗后,患者无法回忆起之前的故事片。科学家据此认为,电休克疗法能清除人大脑中的特定记忆。尽管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很多奥秘,有待于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揭开谜底,但把令人“痛不欲生”的记忆从人生经历中删除,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电休克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非常粗暴,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前没用肌肉松弛剂的年代,电休克疗法曾经使患者抽搐到肩膀脱臼甚至骨折),科学家们至今也不完全确定其治疗原理。所以,目前此疗法主要用于严重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

毕竟真正能让人快乐起来的,不是电,是智慧。

低温治疗来袭

也许你对“低温治疗”这个词毫无印象。但你对一些致命性脑损害一定不陌生,比如脑外伤、缺血性脑病以及脑卒中等。而“低温治疗”就是针对这些疾病的新疗法。

1996年,科学家对一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冰毯机体表降温,结果10个患者中有7人恢复到伤前的正常状态;同年,另一些科学家观察390例脑卒中患者,发现脑卒中后及时降低体温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从此,低温治疗开始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并逐步应用开来。

什么是低温治疗呢?

当一场意外的严重交通事故发生后,人若不可避免地受到重伤,继而可能出现脑血肿、脑内压升高,严重时还有濒临死亡的危险。此时,医护人员让事故受害者睡在通有冷水的垫子上,在他身上盖同样结构的垫子,使其处于冷水垫子中间,慢慢进入“冬眠”的状态。这时,流过患者体内的血液会变冷,脑的温度随之降了下来,从而防止了脑死亡。

用这样一种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以治疗疾病的疗法就是“低温疗法”。

为什么简简单单的“降低温度”,威力会如此强大?

人的大脑组织耗氧量大,但是脑内储备氧的能力有限,大脑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如果心脏骤停,就会产生缺氧性脑病,如脑水肿、脑疝。当大脑供血停止,大脑组织内的氧会在10秒左右消耗完,脑组织中的ATP、肌酸、磷酸等能量物质会在2分钟消耗完,大脑皮层在缺氧5分钟后,神经细胞开始大量死亡。心脏骤停后导致脑缺血4分钟以上,即使进行了成功的心肺复苏,人也会出现严重的脑功能障碍。

在大脑出现缺血缺氧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脑的耗氧量,这样可以延缓脑组织的坏死。良好的心肺复苏能给大脑供氧,而低温疗法可以减少脑组织的耗氧。脑缺血时进行34℃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坏死,改善和促进脑功能恢复。选择头部降温至30℃能减轻心脏骤停5分钟以上的人的脑组织损伤,而且低温还可减轻缺血导致的脑梗死和脑水肿。低温疗法的温度不能太低,30℃以下的温度对脑神经有害,而且脑缺血后的低温治疗越早越好。

低温疗法之所以能保护缺血的大脑,是因为它不仅能降低脑代谢和脑组织耗氧量,还能延缓ATP的消耗速率,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摄取,减少其兴奋性神经毒性;能降低血管渗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可以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减少由于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的脑细胞损伤;能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连锁反应,减少缺血神经元损害;能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白细胞聚集,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要预防大脑神经元集体灭亡,降低温度,就是王牌。

低温水平的分级目前国际上尚未完全统一,目前公认的是将温度分为浅低温34.1℃~37℃,中低温(亚低温)32.1℃~34℃,深低温28℃~32℃。研究表明这三种温度对脑保护作用以亚低温最好,其次是浅低温,最差是深低温。

在实施低温疗法时,特别需要关注患者的体温。因为不少脑缺血患者,都会因为局部感染或毒血症造成高热,高热会更加恶化脑缺血缺氧的状况,恶化神经系统的功能,加重脑损伤。因此,对脑缺血缺氧患者实施低温治疗时,一定要考虑到降低脑温的同时将体温也降至合理的范围。

低温疗法有两种方式:全身降温和脑部降温。全身降温可以采用冰毯,使人体整个降温,达到一个理想的低温后,不但能保护人体的脏器,同时也能降低脑组织的温度,从而保护脑组织。脑部降温主要是利用冰槽或冰帽降低脑部温度,这样能使头部降温更快。在降温过程中,要防止寒颤、抽搐,可适量使用肌松药或镇静药。体温以维持在32℃为宜,脑部温度以30℃为宜,这样脑代谢、氧耗及脑压等都处在理想状态,能更好地保护大脑。

大脑损伤自我修复

大脑受损时可进行“自我调整”。

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大脑受损时可进行“自我调整”。当大脑某侧脑功能因脑梗死丧失时,另一侧大脑的神经回路会发生重组,承担起受损一侧大脑的功能。

研究人员通过大鼠右半球脑梗死模型发现,在大鼠大脑右半球受损后1~2周,左半球脑神经回路开始重新连接组合,慢慢承担起受损的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这个过程需要4周左右。如果加以适当引导刺激,这个过程会更加顺利,大脑左半球也可以更好地承担右半球的功能。

这表明,脑损伤后,在特定的时间内刺激锻炼没有受损一侧的大脑,可以帮助整体大脑功能有效的恢复。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脑外伤提供了新思路。

【专栏】试试音乐这剂良药

音乐,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一曲美妙的音乐,能调整人的身心节奏,平和喜乐忧愁,带走劳累和悲伤,激起人们最心底的爱和渴望。

音乐有助于大脑功能的全面开发和完善。音乐可以刺激大脑,促进听觉皮层的发育,还能促进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的发育。特殊的音乐还能刺激颞叶的功能,让人更有效的学习,记忆所接受的信息,提高人的智力。听音乐能让人心情愉快,它在临床上还能用于治疗一些病症,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几十年来,音乐治疗已经成为精神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音乐疗法,是针对患者(精神、情绪、智力障碍等)的情况选择特殊的音乐治疗的方式。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来治疗疾病。音乐的声波频率是一种物理能量,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共振现象,进而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改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音乐还能兴奋大脑皮层,改善人的情绪,有助于消除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很多人认为音乐疗法是一种新兴时髦的治疗方式,其实它很古典,渊远流长。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根据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特性与五脏的关系来选择相应曲目,进行治疗。

直到现代,研究者们才发现音乐治疗的物质基础——音乐通过刺激大脑释放某些带来快感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使人情绪高涨)、内啡肽(快乐物质)和多巴胺(爱情“毒药”),来达到治疗的作用。

音乐疗法对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音乐疗法可以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作用,帮助自闭症患者减少抵触心理,重获与人交流的渴望,增强社交能力,并且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虽然音乐疗法不能保证短时间使自闭症痊愈,但是能很好调整他们的状态,使其不再孤僻。音乐疗法能改善抑郁症者的睡眠质量,逐步恢复他们的自尊、自信,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勃格尔把正常的脑电波分为四种波形:δ波(1~3赫兹)、θ波(4~7赫兹)、α波(8~13赫兹)、β波(14~30赫兹),就像电视台或电台在几个不同的波段播出几套不同的节目一样,大脑也在这四种波段上做不同的工作。(如图3-6所示)

图3-6 人脑电波的四种波形

“α音乐”在音乐治疗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α波(阿尔法波)是一种奇妙的脑波——以8~13次/秒的频率,20~100微伏的振幅活动,在这种脑波下,人可以自由进入潜意识的更深层面,游刃于灵感、想象和创作的海洋。

它是长期记忆的最好状态,大多数信息存储在潜意识(α波)之中;是创造力的温床,高创造能力的人会有α波迸发。

近年来,运动领域医学专家发现,运动员在做出顶级表现之前,左脑中会产生大量的α波。

而每分钟60~70拍音乐节奏的“α音乐”与α脑波正好相一致,它可以诱发并增强α脑波,从而使人很快处于“放松活跃”的状态,并能更快、更有效地吸收信息,是促发潜意识记忆和灵感创作的高效推手。

当你困倦疲惫或需要全力以赴(比如考试、演讲等)时,抛开咖啡和茶叶,抛开巧克力和红牛,试试来一段“α音乐”!著名演员孙俪每次入戏前,都会听15分钟左右的音乐,来调动与演戏相关的情绪和状态。

在音乐里,全然放松,放弃一切逻辑与理性的念头,安安静静地融入跳动的旋律里,让自己的情感和直觉神游于连串的音符之中——你就是音乐,音乐就是你。

沉浸在音乐里,你能享受它带给你的一切。

音乐带来的学习技巧

音乐,是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

目前已有众多研究发现,音乐能提高智力。1993年认知神经科学家肖教授在顶级科学杂志《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音乐与空间任务能力”的科学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肖教授指出,大学生经常聆听莫扎特D大调k.448号作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时空推理能力。此文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打破了人们对艺术和空间认知的认识。

不可思议的是,研究证实音乐还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同时,音乐还拥有一个神奇的功效——提高记忆力!“巴洛克”音乐就是其中一种。研究表明巴洛克的低振幅可诱发并增强大脑中的α波,促进脑内吗啡分泌,使大脑进入最活跃的状态,让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施展,从而提高大脑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