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病毒(pox viruses),核酸为DNA,是最大的一种病毒,稍小于最小的细菌,直径大约为200~300nm,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鸡胎培养可以获得,有时也有不成功的,但可用补体结合试验,病毒中和、沉淀试验等方法验出其病毒抗体。本病引起的疾病较多,与口腔有关的是接触传染性软疣,挤乳员结节及羊痘。天花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已消灭,故对天花及接种牛痘疫苗引起的疾病不予赘述。
一、接触传染性软疣
接触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由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由接触传染及自体接种传播。损害为中央有一脐窝的含有软疣小体的半球形丘疹结节样损害,其主要发生在皮肤上,偶见于口腔黏膜上。
(一)病因
为椭圆形成砖形的大型的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直径为230~330nm。多为自身接种传播,也可在浴室及游泳池内接触感染。Prosenbeny等报告2例广泛的,急性的数百个众多的皮疹发生于接受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龙、氨苯蝶呤治疗后的病人,故他们认为与免疫抑制剂应用有明显的关系。
(二)临床表现
1.口腔损害
损害发生在口腔黏膜者罕见。如发生则同时有颜面,特别是唇部皮肤有大量损害播散或接种到唇红及唇黏膜以及舌和颊黏膜上,以唇红黏膜为多见,半球形,高出黏膜的坚实的丘疹,呈淡红色,直径为1~3mm,中央脐凹不甚明显,用牙科镊子挤压,可挤出半固体的坚韧的乳酪状白色小体。损害偶而成群,但界限清楚,相互不会融合,无明显自觉症状。
2.皮肤损害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可在幼儿园流行,潜伏期约为40~50d。一般无自觉症状。全身皮肤均可发生,但多发于躯干,四肢、肩胛,成人还可发生在阴囊、肛门等处。损害初起为粟粒大,半球型丘疹,逐渐增大到绿豆大,丘疹顶端微凹或呈脐窝状,表面有腊样光泽,呈淡红色、皮色、灰白色或珍珠色(图3-33)。早期质地坚韧,后逐渐变软,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软疣小体”。损害数目不等,由数个、数十个到数百个。其散在或簇集,互不融合。少数病人可发生1 ~1.5cm的巨大软疣。甚至,可角化而状似小的皮角。
(三)组织病理
其有特殊改变,基本是棘皮瘤有向下增生钉突,并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包囊状,被分为多个梨状小叶。在棘层细胞浆中有多数小的嗜伊红性,后来为嗜碱性的包函体形成,此即为软疣小体(电镜显示小体由病毒微粒所组成)。最后小体的大团块将细胞核压至细胞的边缘呈新月形细胞核,发育成熟小体有玻璃样变性等改变。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疣状损害中心有特殊的脐窝并可挤出软疣小体,临床即可诊断。与青年扁平疣易于鉴别,后者为没有脐窝的扁平丘疹,没有软疣小体,好发于颜、手背,可互相融合。常沿抓痕呈线形排列。
(五)治疗(www.xing528.com)
1.口腔损害
可用牙科镊子挤出半固体状的白色软疣小体后,涂2%的碘酒或碘伏。
2.皮肤损害
用牙科刮匙刮除,刮出软疣小体后,涂3%的碘酊,或用石碳酸小心滴入挤空的损害内,很快痊愈。
如损害为丘疹,挤不出软疣小体,可直接用3%碘酊或石碳酸点涂。
(六)预后
预后良好。
二、羊 痘
羊痘(orf)由羊痘病毒感染所致,特征是发生于接触患羊痘羊的人的手指(国内报道为剥羊头者),特征是为半球形坚实的中央有脐窝的有红色结节或是单个无痛性水疱。好发于手指、手及面部。
损害先为黄豆或蚕豆大之斑丘疹,或为出血性斑疹。其后形成一种中心为红色绕以白色环,再绕以红晕的靶状损害,最后显示为红色或青红色结节,顶部有脓胞样疱疹,穿刺脓疱无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有的破溃后略有糜烂,状似化脓性肉芽肿,随后又变成乳头瘤样,最后平复结痂痊愈,可遗有轻度疤痕。本病有自限性,有永久性免疫力,唇部出现类似损害者,称谓传染性唇部皮炎。
三、挤奶员结节
挤奶员结节(milker's nodules)也叫副牛痘,主要发生在挤奶和屠宰场的工人手上。开始为略痒的炎性小的斑丘疹,进行性地经过丘疹、水疱,数周后而形成为豆粒大棕红色、圆顶形、光滑的乳头瘤样,增殖的坚实结节,顶有脓疱,可结痂而类似化脓性肉芽肿,但无化脓趋势。本病为自限性痘疣病,大约6周内消退,不留疤痕,组织学上为一种特殊的假上皮病样增生,有真皮乳头层和真皮的多形核细胞及嗜伊红细胞,浆细胞浸润,表皮则深深地穿入真皮内。
唇红部也可有结节状损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