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口腔黏膜皮肤病学:基本病变与临床成果

口腔黏膜皮肤病学:基本病变与临床成果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口腔黏膜与皮肤组织是整体的一部分,与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无论传染病,代谢障碍,营养缺乏、内分泌等疾病,都可以引起黏膜、皮肤的变化与损害。口腔脓疱破后,不留疤痕,这点与皮肤不同。但多数是很松散地附于皮肤病变的表面。这些现象对于确定诊断及分析黏膜病特别是早期发现恶性病变都很重要。黏膜皮肤炎性浸润而弹力降低,当过度伸展时,产生浅小线状裂口。

口腔黏膜皮肤病学:基本病变与临床成果

口腔黏膜与皮肤组织是整体的一部分,与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除局部损害因素外,全身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众所周知,无论传染病,代谢障碍,营养缺乏、内分泌等疾病,都可以引起黏膜、皮肤的变化与损害。再则,局部症状既是病理变化的结果,有时,还具有对某些疾病早期诊断价值,如:麻疹猩红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坏血病重金属中毒等。

基本临床损害是指肉眼可以直接看见或能摸到的黏膜皮肤损害的客观症状。由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疹称为原发疹(或称原发性损害),发生在原发疹上或是原发疹消退后所出现的另一种皮疹谓之继发疹(或称继发性损害)。但色素沉着(pigmentation)和色素脱色(depigmentation)既可以是原发疹,也可以是继发疹。应指出原发疹与继发疹不是孤立的,有着内在密切关系,二者可同时共存,一般由原发演变成继发性损害。

一、原发性损害

(一)斑疹(macule)

既不高起,也不陷凹,也无硬度变化而有颜色改变的黏膜疹或皮疹,小似针头,大至数厘米不等,形态有圆形,点线形不等。成片的斑,称为斑片。

1.炎症性斑疹

为黏膜固有层或真皮血管扩张呈红色或暗红色。指压时颜色变淡或完全消失,放开手指又恢复红斑。

2.非炎症性斑疹

组织不发炎,而血管中血液可增多或减少。如毛细血管扩张(症)或贫血痣等。色素改变的有白癜风,色素痣等。紫癜(purpura)是黏膜皮肤出血而淤积于组织内的表现。指压不褪色,损害只有针尖大小的斑点,称瘀点(pelechia):片状出血者,称瘀斑(ecchymosis);出血过多时,黏膜皮肤隆起而成血瘤(nematema)又称瘀瘤(ecchmyoma)。

(二)丘疹(papule)

突出黏膜或皮肤表面,界限清楚的无腔性皮疹,直径约1cm之内,数量不等,孤立,聚集或相互融合。丘疹扩大或互相融合而成坚实扁平隆起性片状损害,谓之斑块(plague)。丘疹出现在斑块上,称斑丘疹。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丘疹聚集在一起且不融合时,称为苔癣(liche)。另外,丘疹还可融合排列成线状,网状等,如扁平苔癣。丘疹有圆、尖、扁平、多角或半球形等形态。有的柔软,有的坚硬,有红、黄、白、褐等不同颜色。表面光滑或粗糙。顶部扁平或有角质栓或脐窝等。丘疹往往发生于粘液腺,汗腺和毛囊口部位。

(三)水疱(vesicule)

大小在0.5cm内的圆形或椭圆形,被以薄的表皮,内有疱液的损害。疱液可为浆液,混浊或有少量血液。

(四)大疱(bualla)

直径大于0.5c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单房或多房性。损害位于皮内者,壁薄易破,皮下者壁厚。疱液多时,胀满,紧张呈半球形,又称为“紧张性疱疹”如类天疱疮等,疱壁扩展迅速,疱液相对为少,疱壁薄而松驰,平软,易破,称之为“松驰性疱疹”。

(五)脓疱(pusfule)

含有混浊或黄色脓液的疱疹。脓疱往往很浅,易发生毛囊处。形成毛囊炎(falliculieis)。脓疱周围常有炎性红晕。口腔脓疱破后,不留疤痕,这点与皮肤不同。脓疱破后,干燥结痂。如缓慢干燥而结很厚的痂形成蛎壳疮(rupia)。

(六)风团(whent)

俗称风疹块。系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清渗出,组织水肿,形成一片片的略微隆起的淡红色斑块。组织水肿过度时,致扩张的血管内血液减少;则为白色扁平隆起的皮疹,周围有玫瑰色红晕。风团常迅速出现和消失不留任何痕迹。

(七)结节(lubereule)

为坚实较硬高起的实体,发生于固有层,黏膜下或真皮与皮下,境界明显。

小结节(module)隐没于黏膜及皮肤内,皮肤黏膜表面正常,以后增大,才隆起。小结节浅在时,像丘疹。

结节和小结节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2种,炎性如狼疮结节等,吸收后遗留疤痕。

(八)肿物(tumor)(www.xing528.com)

较结节为大,常深入皮下组织内,黏膜皮肤表面正常或显著隆起。有的质地柔软,如神经纤维瘤病,有的坚硬(韧)如鳞癌。有腔的肿物叫囊肿(cyst),腔内往往有分泌物,如皮脂腺囊肿等。

二、继发性损害

(一)鳞屑(scale)

当黏膜皮肤发生角化不全的病理状态时,才有显著的鳞屑也可为小疱大疱消退干燥后形成鳞屑。鳞屑的厚薄及形状,因疾病不同而异,花斑癣、猩红热的鳞屑,细薄如糠;银屑病为银白色厚片,红皮病可为灰色或褐色大片的叶状。鳞屑有的干燥,有的油脂状。有的鳞屑紧贴于皮肤黏膜上,不易剥脱,称“粘着性鳞屑”并常伴有角质栓,如盘状红斑狼疮。但多数是很松散地附于皮肤病变的表面。黏膜过度角化,为一层稍凸起的浅白色到暗白色斑块或条纹覆盖。

(二)糜烂(erosion)

水疱、大疱及脓疱或丘疹结节的表面黏膜皮肤破损后,露出表皮细胞层或真皮乳头层,颜色鲜红,表面光滑,湿润,如天疱疮的剥脱面(裸露面)等。愈后不留痕迹。

(三)溃疡(ulcer)

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而脱落形成凹陷为溃疡(ulcer)。按其破坏组织的程度,可分为浅层溃疡和深层溃疡。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不留瘢痕,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而深层溃疡则病变波及黏膜下层,痊愈后遗留瘢痕,如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

溃疡是多种多样的,大小、数目、深浅均不一。检查溃疡时要注意边缘是否整齐,有无倒凹;溃疡面有无假膜形成;底部是平坦,还是有颗粒结节;基底部有无硬结;是否向四周浸润。这些现象对于确定诊断及分析黏膜病特别是早期发现恶性病变都很重要。

(四)痂(crusts)

通常发生于皮肤。口腔主要发生于唇红部,多为黄白色的痂皮,水疱、脓疱所含浆液、糜烂溃疡的浆液和脓液干燥后皆可结痂,如含红细胞则呈红褐色痂;浆液结的痂为蜜黄色;血液凝固为血痂;痂和鳞屑相互重叠为鳞屑痂;蛎壳疮为底宽顶窄的污褐色硬痂。其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性渗出以及炎性渗出的混合物,常与上皮或表皮的表层粘连在一起凝固而成。

(五)裂(fissure)

也称皲裂(rhagade):发生于干燥厚硬皮肤及黏膜上的裂口称“裂”。黏膜皮肤炎性浸润而弹力降低,当过度伸展时,产生浅小线状裂口。如口角炎。

(六)萎缩(afrophy)

发生于深部浸润吸收以后致黏膜皮肤变薄,且平滑而干燥,固有膜萎缩表面可见到细的折皱;涉及到黏膜下及皮下时,表面更软更薄而呈珠光白色。如盘状红斑狼疮等。

(七)疤痕(scar)

真皮及深层组织损伤后,新的结缔组织代替而形成疤痕。其表面光滑,组织内没有腺体与毛囊等。新的疤痕呈玫瑰色或红色。旧的疤痕色淡。疤痕较正常黏膜皮肤表面略低。称为萎缩性疤痕;显著高起者,称肥厚性疤痕。

(八)硬化(systemic)

系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或真皮层与皮下层凝缩和增生而形成。皮肤黏膜硬化区,按之坚硬,不易折皱、推之不移动称硬化,如硬皮病

(九)其他

苔癣样变(lichenifieation)是局部皮肤肥厚的一种表现。皮丘增高,皮沟变深,很像粗糙不平的皮革,往往是长期磨擦,搔抓的结果。如淀粉样变等。

增殖(vegetation)为丘疹的特殊表现,继发于溃疡或糜烂。损害是表面不平呈颗粒疣状突起或乳头状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