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式思考:打造连载品牌,吸引读者并拓展广告效益

新闻式思考:打造连载品牌,吸引读者并拓展广告效益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打造连载品牌作为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连载版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以鲜活的内容、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情趣吸引和稳固着相当多的读者,也带来了稳定的广告效益,拓展了报纸的发展空间,成为打造报纸品牌的优良“版面”。近几年,国内都市报越来越重视打造连载版面的“凝聚力”。《沈阳晚报》每年大约可以连载近二十部作品,而国内每年出版二十多万种新书。

打造连载品牌

作为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连载版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以鲜活的内容、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情趣吸引和稳固着相当多的读者,也带来了稳定的广告效益,拓展了报纸的发展空间,成为打造报纸品牌的优良“版面”。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经营好连载版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国内都市报越来越重视打造连载版面的“凝聚力”。《北京青年报》的“大开张”为连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天四篇作品连载,网罗了各种题材的畅销书佳作。北京晚报、今晚报、齐鲁晚报也在各自的连载版面上安排两至三篇作品,题材五花八门,有名家新作,有历史揭秘,有婚恋情感,也有名人传记。晚报纷纷开办连载版,同城媒体间相互较量。这种形势下,只有跳出连载版的趋同局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办出特色来。

《沈阳晚报》从开始的一部作品连载半年甚至一年,到目前两、三个月甚至三十几天就连载完。连载版上设置三部作品,一部较短,两部稍长,每天,三部不同风格、题材、体裁的作品同时连载,读者各取所需或兼收并蓄。有不少读者是因为连载版而订阅或购买报纸,有读者说,每天看晚报连载是自己一天中的幸福时光”。

《沈阳晚报》每年大约可以连载近二十部作品,而国内每年出版二十多万种新书。面对如此规模的图书市场,连载版编辑就要沙里淘金,精心选择畅销书,精心删减稿件,精心制作版面,从而办出富有特色的连载版。大连晚报在经营连载版时,注意不断适应和满足变化中的社会需求以及新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尝试。

要有明确的定位。连载版就是晚报的一张脸。一个好的连载版,应该富有鲜明的个性:通俗、贴近、好看、实用。晚报不是机关报,面对的是普通读者,供他们茶余饭后消遣之用,这就注定连载版的内容既不可以是阳春白雪,也不应该是下里巴人,它要面向大众,想其所想,同时要有所提升。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才能办出富有晚报特色的连载版。(www.xing528.com)

要有时代感。要办好连载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保持敏锐的时代意识,不断开拓眼界,学习创新。既要在微观上研究具体的连载书稿,又要在宏观上把握时代的脉博,关注社会,关注百姓,切中时弊、扬善抑恶。

要有时效性。连载作品多以长篇小说和纪实文学为主。选择作品,不在于作者名气多大,关键是作品要有“新闻性”。所谓新闻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是说连载作品要具备新闻内核,反映时代和社会当下的某种现象和趋势,反映热点话题和突出问题。此外,要更多地采用具有新闻表现力的文艺体裁。

要有贴近性。如今,人们对畅销书的实用性需求已远远超过书籍自身的文学张力。因而,以贴近和实用为卖点的书更受读者拥戴。连载版的风格、内容和社会发展、社会文明、社会问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编辑自身的视野、趣味、立场有着密切的关系。媒体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对社会和谐、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猎奇、求财、窥私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审美”情结。对这种现象,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听之任之,而要在迎合大众审美心理的前提下避免媚俗,在把握尺度的前提下把好看的作品推荐给读者。

要多元化选材。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带来了读者需求的多元化。读者不同的欣赏口味和阅读需求,是连载版不断创新的强大推动力。自2001年恢复连载版以来,沈阳晚报连载了近百部作品,题材包罗万象:有反腐题材《我主沉浮》、《市长秘书》,有历史揭秘题材《红墙大事》、《百年匪王》,有婚恋题材《山楂树之恋》、《蜗居》,有纪实题材《地狱下徘徊的灵魂》、《一个罪恶灵魂的人性挣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