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也就是少下载网络上的文化新闻,多创作一些本地的文化新闻。强化文化新闻的原创性,既避免了与其他媒体的文化新闻的趋同性,又能改善文化新闻的“产品结构”,增强媒体的文化新闻的独特性。
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有的媒体认为,受众对地方文化新闻缺少阅读的兴趣。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地方文化新闻对受众来说,有着地域的接近性、感情的亲和性,在自己身边发生和自己有密切联系的文化新闻是受众的主要关注点。
其次要解决新闻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这就要尽可能地挖掘本地文化新闻,如郎朗是沈阳走出去的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充分挖掘,不但能产生一大批具有地域联系的文化新闻,还取得了先于其他媒体报道的时机。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沈阳晚报几经周折,成功地策划了“红牛·郎朗2010沈阳音乐会”。特别是推出了16块的特刊《沈阳郎朗》,从郎朗家人、同学、老师、亲人各个方面做了链接报道,让一个世界的郎朗、中国的郎朗、沈阳的郎朗跃然纸上,特刊一推出,就在读者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www.xing528.com)
二、文化新闻的原创性要与文化新闻的艺术性和链接性相融合。艺术性指的是要准确地选题,在表现手法上,要进行艺术地处理。如沈阳晚报于2007年7月推出了一个打造本土文化、推介本土文化名人的栏目——《辽沈名家进行时》,此栏目着重于报道他们的工作生活,追踪他们的近况,由于他们是辽沈地区的文化名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让读者备感亲切,同时形成了打造本土文化新闻的规模效应,增强了《沈阳晚报》在读者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2008年初,我们专门请晏少翔大师为此栏目写了栏标,在每次的主片选取上,既注重新闻性,又注重切题、视觉冲击力,为栏目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组报道的成功,就在于其选题的艺术性,虽说其题材是地方性的,但具有内容的广泛性。这能使本地受众有自然的亲近感,即使不是本地的受众也能产生共鸣并联想,思考。这就扩大了这一组报道的内涵和外延。准确的选题是解决文化新闻质量不高的对策之一。
文化新闻的链接性,就是把一般的文化新闻尽可能地与本地联系起来,从而拉近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努力寻找虽然发生在外地,但新闻中有与本地相联系的文化新闻要素。如有些外地的文化新闻,其新闻的发生与本地有联系,或者新闻的主角是本地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就不要采用人家的通稿,而应设法自己采写。
千呼万唤之后,李安凭之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根据张爱玲原著改编的大片《色·戒》终于在2007年10月上映了。无论是李安迷、梁朝伟迷、汤唯迷,还是张爱玲迷,每个人都想看一看这部有口皆碑的好电影。有张爱玲原著的魂,又有李安执导的神,两位大师的“合作”,让《色·戒》有了超出一般影片的文化神韵。因此,关注《色·戒》的不只是普通影迷,很多文化名人也一直期待着《色·戒》的上映。为此,沈阳晚报开展了“相约沈阳晚报,与文化名人一起看《色·戒》”活动,邀请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吕晓禾、著名画家郑伯劲、著名军旅诗人胡世宗及黄净伟、韩忠良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共同观影,解析作品,再配以《色·戒》戏里戏外的故事,《张爱玲的色与李安的戒》等言论,使得对这部电影的宣传报道立体化、层次化,实现了这一国内重要文化新闻的原创,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