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医的分类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指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预示脑梗死的警报。
TIA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历时数分钟至24小时不等,症状呈局灶性,常反复发作,症状消失后不留神经系统体征,可分2大类。
(1)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常为单肢或偏侧肢体无力或轻偏瘫,可伴有一过性失明、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记忆障碍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作:常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可有一过性脑干、小脑受损症状,如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交叉瘫等;亦可表现为四肢乏力而猝倒。
(二)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血液供应障碍,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
1.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质支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致使相应区域脑梗死性坏死,产生相应神经症状和体征。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部分病人曾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或有头晕、头痛等前驱症状。起病一般不如其他脑血管病急骤,多数病例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生,也有少数在活动过程中发病。神经体征因阻塞血管部位不同而不同。通常在10余小时或者1~2天内症状达到高峰,病情不再进展,由于侧支循环建立,而逐渐转入恢复期。
(1)完全性卒中:起病在6小时内达到高峰者,称为完全性卒中,常有完全性瘫痪及昏迷。
(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48小时内脑缺血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时,称为进展性卒中。
(3)大面积脑梗死:少数病人病势凶猛,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突出,常有意识障碍,类似脑出血表现,提示广泛性脑梗死,称为大面积脑梗死。
(4)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RIND):少数病人发病后神经缺失症状较轻,神经症状体征超过24小时,但在3周之内完全恢复,称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2.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约占脑梗死的20%以上。腔隙性梗死临床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易患人群为患有动脉硬化者;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无明显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神经症状和体征可以用某一血管综合征解释;脑脊液正常,CT检查有助诊断。1965年以来Fisher通过大量的病理研究,对本病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常见有6型:
(1)纯运动性轻偏瘫。
(2)纯感觉性卒中。
(3)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4)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5)感觉运动性卒中。
(6)腔隙状态。
3.脑栓塞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www.xing528.com)
临床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症状:一是栓子形成的脑梗死症状;二是原发病的症状。
脑栓塞的发病年龄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年轻病人多数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而老年人多继发于冠心病、心肌梗死。一般无明显诱因,多在活动中急骤起病。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到高峰,在脑血管病中发病最急。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供血区的功能相对应。通常表现为偏瘫、单瘫、偏身麻木、失语等,亦可出现抽搐发作。意识障碍一般较轻,持续时间短。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也可发生昏迷。
大多数病人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疾病,栓子来自心脏者,可有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脂肪性栓塞发生在长骨骨折或手术后等。
(三)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居多,冬春季发病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常在活动状态或精神激动时起病,起病较急,常有头痛、呕吐、失语、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发病时血压常明显增高,可有脑膜刺激征。出血症状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可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临床特点各异。其中基底节区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基底节出血又分为内侧型和外侧型。
(1)基底节出血外侧型:出血位于壳核、尾状核和外囊附近,症状较轻,意识障碍轻或无,主要表现出血灶对侧“三偏”(偏瘫、偏麻、偏盲)症状。
(2)基底节出血内侧型:出血位于内囊内侧和丘脑附近,症状较重,意识障碍程度多较重,鼾声呼吸、呕吐频繁,颅内压增高明显,有的双眼凝视出血侧,上下肢均瘫痪等或基本相同。
(3)基底节出血混合型:为内侧型及外侧型扩展的结果,症状大致同内侧型,但病情较重。
(4)脑叶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出血在各叶白质,除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外,可有各叶局限体征,如偏盲、失语、单瘫等。
(5)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出血常在脑桥基底部与被盖部交界处。轻症可有展神经、面神经及对侧肢体交叉瘫,双眼凝视瘫痪侧;重症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高热、四肢瘫痪、瞳孔缩小、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呼吸紊乱、病情危重,多在48小时内死亡。
(6)小脑出血:多为小脑半球出血,突起头痛、频繁呕吐,可有眩晕、眼震、一侧肢体共济失调,因小脑出血无肢体瘫痪,轻症小脑出血易误诊。出血量大可昏迷,常因枕骨大孔疝死亡。
(7)脑室出血:原发脑室出血较少,多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以内侧型破入脑室多见。小量脑室出血时一般无意识障碍及局灶神经缺损症状,预后良好。大量脑室出血迅速出现昏迷,出现阵发性痉挛或去皮质强直状态,病情危重,多迅速死亡。
(四)蛛网膜下隙出血
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表面或者脑底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腔),不包括外伤性或脑内出血破入蛛网膜下隙。SAH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少年以血管畸形破裂出血为多,而老年人则以脑动脉硬化破裂为主,青壮年多为脑动脉瘤破裂。大多数均无前驱症状,少数发病前可有偏侧头痛、复视等症状。用力、情绪激动为其诱因。
本病发病急骤,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出现短暂意识障碍或癫发作。个别极严重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出现去皮质强直,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检查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即颈强直和凯尔尼格佂阳性,约25%的病人出现视网膜和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积血),少数出现视盘水肿(视乳头水肿)。一般情况下,头痛和脑膜刺激征在2~3周后逐渐减轻或消失。60岁以上老年人SAH表现常不典型,起病较缓慢,头痛、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而以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
(五)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是由于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原因,导致静脉系统形成血栓,引起阻塞,造成静脉回流障碍,产生脑组织淤血、水肿及颅压增高,从而表现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静脉窦血栓形成和脑静脉血栓形成。
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及特殊类型,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的3%~5%,年发病率为3~4/100万人。发病高峰年龄分别为新生儿及30岁左右,故发病以青中年居多,多数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发作。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升高。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局限性梗死灶及伴有滲血或血肿。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所以误诊率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