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慎恐惧”,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就是要求在工作中始终要谨慎、稳妥、周全,力求每一项决策都不出纰漏,有利于长远。而在这方面,周恩来是大家公认的楷模。周恩来的“戒慎恐惧”,在其工作和领导实践中的体现,一是尊重客观规律,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的;一是有强烈的责任心。他说:“任何经济建设总会有些未被认识的规律和未被认识的领域,这就是恩格斯说的,有很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黄河的许多规律还没有被完全认识。这一点要承认。”周恩来还说过:“现在我们应该更冷静地看问题。我们对新的发展,总的规模,还没有完全摸清楚,要承认自己不行。”三门峡工程上马时计划不周,产生了泥沙淤积等隐患。周恩来十分痛心,不断自责。他说:“三门峡工程研究得不透,没有准备好就上马了,这个工程我过问过,我有责任,搞不好,见马克思不好交代。”葛洲坝工程当年也是仓促上马,后来暴露出很多问题。周恩来果断地作出了停工整顿的决策。他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说明对葛洲坝工程这样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掌握自然规律还不够,作决策要极端谨慎,唯恐一个失误酿成无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何以常常对重大决策问题“战战兢兢”、“忧虑不安”呢?对此周恩来说过:“我们国家穷,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力求有利于长远。稍有失误,就会加重人民的负担。”
时下,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造成不少短期行为,留下诸多人为隐患。他们热衷于“短、平、快”,喜欢“显山露水”、追风逐浪,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蛮干,超越实际需要贪大求洋,对事业发展缺少长远规划,对群众切身利益漠然视之。这种忽视抓基层,懒得打基础,不为子孙计的短视行为已成为一种“流感”,传染了一些领导干部,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违背实际,脱离群众,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劳民伤财,遗患无穷。
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全党,“要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此话语重心长,令人深思。所谓“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是指那些可能在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显性效果,但确实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长远的效应就会逐步显示,老百姓会得到实惠。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需要我们着眼长远,埋头苦干,不懈奋斗,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不仅达不到既定目标,反而会挫伤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危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尽管我们渴望成功、渴望证明我们的价值,但“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往往会致使事与愿违。我们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制定长远计划,循序渐进,尽心尽力,最终的成功都必须经过经验的积累、挫折的磨练和时间的见证。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不愿干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一任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任留财富,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要使决策能够“利长远”,首先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摆正“官”与“民”的关系,自觉地当好人民的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www.xing528.com)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急功近利、作风漂浮,一心想着出政绩,就必然会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喜欢干那些可以快速见效、能够吸引眼球的事情,而不愿做那些一时难以见效、却能造福后人的工作。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人民的勤务员,领导干部自然应当正确看待“官位”、正确行使权力,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努力干出成绩、造福于民。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摆正个人政绩与党的事业、个人升迁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想的是如何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多做贡献,决不能满脑子“官本位”意识,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乌纱帽”,从而陷入个人名利、地位、权欲的泥潭之中。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建设过程一般都较长,从投入到产出大都要经历三年五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往往是上届班子忘我工作的成果由下届班子来收获,必须一届接着一届干才能见成效。这就需要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和宽广博大的心胸,只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管是不是能充分显露个人政绩,都应该心系全局、扎实苦干、打好基础、默默奉献,决不能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回避矛盾、贪功诱过。
(二)要使决策能够“利长远”,关键还要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法纪制约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领导干部树立和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政绩观
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不能只凭听一、两次汇报就判定一个干部水平的高低,只看一、两个“亮点”就评定一个干部政绩的大小,必须把党组织的考核与群众的评价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将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通过分析干部政绩的形成过程、实际效果、长远影响,看干部德才素质的优劣,让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整日忙于投机钻营、拉拉扯扯、上窜下跳的“心浮气躁者”则遭到组织和群众的唾弃,对那些被认为有政绩,但实际上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决不能任其一走了之、心安理得地易地为官,必须加以认真追究。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把个人进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力戒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大兴务实为民之风,立足长远,心系群众,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一届接着一届干,每届都有新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