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始终把为民放在第一位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邢台突发地震时,周恩来还在办公。面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特大地震灾难,从弄清灾情,到果断、迅速地采取应急措施,进一步周密细致地部署与安排,再到将灾情与救灾部署一并报党中央,周恩来在20小时之内完成了一系列被证明是正确而及时的决策。救灾部署停当,3月9日下午,周恩来不顾余震危险,赶赴灾区。当天晚上,在隆尧县委办公室,正当他详细询问受灾人口、抢救工作的进展情况时,突然间发生强烈余震,房屋晃动,门窗骤响。大家立即站起来,请总理出去避一下。周恩来环视了一下房屋的结构,镇静地说:“不要紧,大家要沉住气。这座楼是新盖的,它要是倒了,群众的小屋不都得平了?还是继续谈吧。”第二天,周恩来又乘直升机前往伤亡最重、损失最大的白家寨视察。他穿行在残垣断壁中,沿街挨户看望受灾群众。这天中午,为了赶时间,他连午饭都没有吃。休息的间隙,有人拿来一个大黑碗,在水桶里舀了一碗凉水递给周恩来,他接过来,一饮而尽。这个细节,后来被当时在场的群众反复提及,可见留给人们的印象有多么深刻。视察白家寨时,风势很猛,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周恩来就站在一个临时找来的木箱上向群众讲话。讲完后,人们才发现,他选择了一个让自己面朝风沙,让2000多群众背着冷风的方向!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名言,鲜明地指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这就是团结和带领绝大多数人在不懈奋斗中不断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直至建立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幸福的崇高使命,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为民放在第一位。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缺了补给,人民群众送上吃穿,减了员,人民群众送来自己的儿郎,有了危险,藏身于人民群众的“青纱帐”中便可化险为夷。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人民军队才能勇往直前,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我们党才能披荆斩棘,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群众可靠,群众可敬,群众可爱,群众可亲。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不管客观环境和条件怎样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竭诚尽力、坚持不懈地为群众谋利益。如果不是出于真心,而是迫于压力,不是全心全意,而是三心二意,就会陷入应付差事,甚至导致与民争利、劳民伤财的后果。(www.xing528.com)
胡锦涛指出:“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这说明,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常怀爱民之心,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孔繁森是一位视人民如父母、视责任如泰山的领导干部的楷模。他家有高龄老母、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却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赴藏工作;他囊中羞涩,在藏工作10年间几乎没给家里寄过钱,却对藏胞十分慷慨大方,用自己的工资为藏胞买药,为扶养藏族孤儿竟多次卖血换钱。他的妻子王庆芝说:“繁森仁慈,见不得人穷、人饿,见人吃不好穿不暖就恨不得剜下自己的肉来给人家。”他任阿里地区地委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寻求阿里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振兴之路,直到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颗“爱民、为民、亲民”的责任心。
《管子·形势篇》中有这样一句话:“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其意思是:为政者对待百姓,只要纯厚治理,多办实事,虽不说自己亲民,而百姓却会亲近他。2000多年前即有此“亲民”思想,确实很不容易,但历史上能够真正做到亲民的官员并不很多。只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具有真正的亲民作风。在近90年来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真正做到了爱民亲民。事实说明,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倡导和自觉培养亲民作风,使广大干部亲近百姓,对百姓态度纯厚,为百姓多办实事,这是立党为公的必然要求,是执政为民的具体反映。开国元帅罗荣恒把自己看做群众中的一员,一生保持亲民作风。他不赞成领导干部警卫森严,同人民群众隔绝的做法。到外地视察时,他一个人经常步行到街上去。有一次,他从汉口乘船去南京。上船后发现船上只有他和几个随行人员。一问,原来警卫部门向售票处打了招呼,其他的票都没有卖,他把警卫人员找来批评说:“我看你们警卫工作恨不得把我们锁进保险柜里,我们接近群众有什么不可以?”他出外视察都是轻车简从,厌恶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等繁文缛节。有一次,他乘飞机去昆明,刚走出舱门,只见机场上黑压压站着一群人,原来云南省党、政、军负责人大部分都到了,还带来许多工作人员。他很不高兴,倚着飞机门对站在舷梯旁边的几位负责人说:“以后你们再来这么多的人,我就不下飞机,原机飞回去。”罗荣桓无论是对高级干部还是对普通干部,无论是对职工或战士,都是一视同仁,赤诚率真,没有丝毫架子,使大家感到如家人般的亲切。政治学院的花工老张,每年都要到罗荣恒院里帮助整理花木,他没有想到一个普通的工人到了元帅家里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第一次去时,罗荣恒不在家,他爱人请老张到客厅里坐,又拿烟又倒茶还端来糖果请他吃,走时又送到大门外。第二次时,老张正和另两个工人在院内补栽树木,罗荣恒从外面回来看了立刻问秘书:“饭准备好没有,同志们都饿了吧,快请到屋里吃饭。”老张客气地回答“我们不饿”。可是罗荣恒一定要他们去吃,只好一起吃了一顿。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比较紧张,老张他们去整理花木时就自己带上饭盒。但工作完了,罗荣恒夫妇总是要留他们一起吃饭,怎么也推辞不掉。他的爱人说:“我们吃什么,就给他们吃什么,又不是什么特殊招待。”罗荣桓也说:“再困难也不在于你们吃一顿饭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