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四十二难:人体脏器重量和功能详解

第四十二难:人体脏器重量和功能详解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十二难四十二难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咽门重十二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心的重量十二两,其中有七孔三毛,贮藏营血三合,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是主藏神。《难经·四十二难》中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第四十二难:人体脏器重量和功能详解

第四十二难

【原文】

四十二难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

然:胃大[1]尺五寸,径[2]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3]受水谷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4],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5]。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6]八分合之一。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

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7],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8]半斤,主裹血[9],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10],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11],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二两,纡曲屈伸[12],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13]九升九合。

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二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肛门[14]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提要】

本难主要叙述人体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与五脏的解剖部位、大小、长度、容积、重量、形态及内容物,以及五脏与神、魂、魄、意、志的关系。

【注释】

[1]大:指周长

[2]径:直径。

[3]横屈:盘曲、纡曲的意思。《难经经释》:“胃在腹中,其形盘曲而生,故曰横屈”

[4]少半:二分之一为“少半”。

[5]大半:三分之二为大半。

[6]合(ge葛):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汉书·律历志》:“十合为升,十升为斗。”

[7]七孔三毛:将心脏表面的动静脉血管切除,可见有八孔,曰“七孔”,可能是所解剖的心脏血管局部有畸形,或解剖部位的差别。“三毛”难考。有人认为是三尖瓣的腱索。

[8]散膏:近脾的组织。《难经正义》指此为胰腺,可参。

[9]裹血:即有统摄血液的意思。(www.xing528.com)

[10]六叶两耳:叶,《难经译释》:“垂下者为叶,旁出者为耳。”耳,此指肺尖。

[11]铢(zhu朱):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黍的重量为一铢。

[12]纡曲屈伸:纪天锡“纡曲屈伸者,言其使物往而复有也。虽能屈留其物,而不得久停,复伸去之,故曰纡曲屈伸也。”

[13]溺(niao尿):指小便,为现尿的古字。

[14]肛门:此处指肛门和直肠。

【白话解】

四十二难问:人体肠胃的长短,受纳水谷的多少,各是怎样呢?

答:胃的周长一尺五寸,直径五寸,长二尺六寸,充满时横屈可受纳水谷三斗五升,其中通常可留存食物二斗,水液一斗五升。小肠的周长二寸半,直径八分又一分的三分之一,长三丈二尺,可受纳谷物二斗四升,水液六升三合又一合的三分之二。回肠的周长四寸,直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可受纳谷物一斗,水液七升半。广肠的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可受纳水谷的糟粕九升三合又一合的八分之一。所以肠胃共长五丈八尺四寸,合计可受纳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又一合的八分之一。这就是肠胃的长短,以及受纳水谷容量的总数。

肝的重量四斤四两,左侧有三叶,右侧有四叶,共为七叶,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是主藏魂。心的重量十二两,其中有七孔三毛,贮藏营血三合,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是主藏神。脾的重量二斤三两,扁阔三寸,长五寸,附有散膏半斤,主统裹血液,温养五脏,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是主藏意。肺的重量三斤三两,有六叶两耳,共为八叶,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是主藏魄。肾有两枚,重量一斤一两,在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是主藏志。

胆在肝的短叶之间,重量三两三铢,贮藏胆汁三合。胃的重量二斤二两,其屈曲处的长度二尺六寸,周长一尺五寸,直径五寸,贮纳谷物二斗,水液一斗五升。小肠的重量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周长二寸半,直径八分又一分的三分之一,向左旋转重叠相积有十六个弯曲,能贮盛谷物二斗四升,水液六升三合又一合的三分之二。大肠的重量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周长四寸,直径一寸,在脐下向右旋转十六个弯曲,贮盛谷物一斗,水液七升半。膀胱的重量九两二铢,纵阔九寸,贮盛小便九升九合。口辑二寸半,自口唇到齿的长度是九分,牙齿向后到会厌,深度是三寸半,大小可容纳五合。舌重量十两;长七寸,阔二寸半。咽门的重量十二两,阔二寸半,从它到胃的长度;是一尺六寸,喉咙的重量十二两,阔二寸,长一尺二寸,共有九节。肛门的重量十二两,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又一寸的三分之二,长二尺八寸,可受纳水谷的残渣九升三合又一合的八分之一。

【解析】

本难内容源于《灵枢》的《肠胃》篇和《平人绝谷》篇,部分文字有不同。主要论述脏腑的解剖位置,各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容量和重量,随之介绍了脏器内容物的情况,是中医学早期的解剖学内容。比如,文中所言:即“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两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三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主藏志。”这一段有关五脏解剖情况的内容,后世医家认为有错,如徐灵胎对此多有指出,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说明中医学在早期已经有医学基础解剖知识,因此本段内容可作参考。

有关脾裹血的实质。大凡中医均知“脾统血”的功能,一般将其解释为: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内流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中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对于“脾裹血”有解释为:“脾具有包裹血液,勿使外溢,实际上也就是指脾具有统血的功能。”也有研究认为《难经》所云“脾裹血”实指脾的生理解剖特征,并非指脾的功能而言。而后世医家所言“脾统血”其实是将气对血液的统摄功能归属于脾。

“裹”字在《说文解字》解释为:“裹,缠也。缠者,绕也。从衣果声。”可直译为用衣物缠绕,即包裹之意。所以“脾裹血”即指脾具有包裹血液的作用,这是从脾的形态结构特征方面来表述的。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来说,脾内血管丰富,血液充盈,如同包裹着血液一样。如联系上下文,从《难经·四十二难》前后论述的脏腑来看,作者主要从脏腑的形态结构、位置分布等生理解剖特征及脏腑在五志所主等方面加以论述,如心“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及脾“有散膏半斤,主裹血”等等。另一方面,《说文解字》对“统”字解释为:“统,纪也。纪,别丝也。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即“统”为统摄、统治、控制之意。所以两字从字义来讲有区别,是不能将之等同的。

有研究认为《内经》里没有“脾统血”的记载。李东垣《脾胃论》中也未直言“脾统血”之功能,也没有设因脾不统血引起的出血证的治疗方。脾统血的说法可能是后世医家的发挥。它与“脾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分不开的。气的虚衰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说明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灵枢·决气》篇又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就说明血液成分均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另一方面气对血液的正常运行具有推动和固摄等作用,即所谓“气为血之帅”。血在脉中循行而不溢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若气虚固摄血液作用就会减弱,血溢脉外,可导致各种出血证。临床上针对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也往往是通过健脾益气,达到摄血止血的目的。《景岳全书·经脉类》中关于崩淋经漏不止诊治的记载有相同的看法:“故凡见血脱等证,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以益发生之气。盖甘能生血,甘能养营,但使脾胃气强,则阳生阴长,而血自归经矣,故曰脾统血。”所谓“以益发生之气”是指通过健脾养胃,使气血强盛,而达到固摄血液的功能。换言之“脾统血”的机制实际上也主要指气的固摄作用。清代唐容川《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之“可知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至于治气,亦宜以脾为主。”的说法,也是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补脾即能补气,气实则能生血、摄血的角度来立论的。所以,归根结底对五脏六腑血液的统摄功能还是源于气。可见后世医家有关脾统血的说法,大概还是立足于脾与气血的相关关系。因此,清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说:“特是脾为统血之脏,《内经》谓‘血生脾’,盖谓脾系血液结成,故中多函血。西人亦谓脾中多回血管,为血汇萃之所。”现代医学亦认为脾能贮存血液,当身体急需时(例如大出血)可将所贮存的血液输入血液循环以保证各器官的供血,这正与“脾中多回血管,为血汇萃之所”的论述不谋而合。因而《难经》本意实际上是说脾具有包裹血液的作用,而所言脾统摄、控制血液等实指气的固摄功能,并非脾的直接作用。

人体之气根据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所以气虚统摄无权之失血证亦不单责之于脾虚。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虚劳诸病候》中论述了各种虚劳出血证的原由,指出:“劳伤于脏腑,内崩之病也。血与气相随而行,外养肌肉,内荣脏腑。脏腑伤损,血则妄行。若胸鬲气逆,则吐血也。流于肠胃,肠虚则下血也。若肠虚而气复逆者,则吐血下血。表虚者则汗血。皆由伤损极虚所致也。”由此说明五脏六腑皆有虚证,任何脏腑气虚皆可导致出血。临床上,虚证出血也并非只从脾论治,朱丹溪在《脉因证治·吐衄下血》篇及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卷四十》中都记载了用“救肺饮”或“加味救肺饮”治疗久虚咳吐血证。有的认为脾脏对血液有直接的统摄作用,对虚证出血施治时一味从脾论治,值得商榷。

综上所述,《难经》所云“脾裹血”似以讨论脾的解剖生理结构为主,后世医家将其发挥为“脾统血”;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及“气为血之帅”是指脾和气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而言。“脾化生气血”和“气能摄血”这两个说法虽有关联,但并不相等,因此“脾统血”与“脾裹血”两者似有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