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难
【原文】
二十二难曰:经言脉[1]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
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2],血主濡之[3]。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4]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
【提要】
本段经文提出十二经脉病候——“是动”与“所生病”的基本概念,指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气分与血气,先病与后病。
【注释】
[1]脉:指手足阴阳十二经脉。
[2]气主昫(xu煦)之:指气有温煦人体的功能。《难经本义》:“昫,煦也。气主昫之,谓气煦嘘然来,熏蒸于皮肤分肉也。”《集韵·遇韵》:“昫,气以温之也。”
[3]血主濡之:血能滋养濡润人体。濡,滋润。《难经本义》:“血主濡之,谓血濡润筋骨,滑利关节,荣养脏腑也。”(www.xing528.com)
[4]壅:凝聚。此指血瘀不流。
【白话解】
二十二难问:医经上说,十二经脉有是动病,有所生病。每一条经脉的病变分为两种病候,是什么道理呢?
答:医经上所说的是动病,是气病;所生病,是血病。邪在气分,气的病为是动病,邪在血分,血的病变就是所生病。气的功能是温煦人体,血的功能是滋养全身。气机阻滞而不能通畅运行的,是气先发生病变,血脉壅塞而不能滋润营养的,是血后发生病变。所以首先发生的为是动病,以后发生的为所生病。
本难概述十二经脉的病候,有是动病和所生病之分。认为是动病的病变在气分,所生病的病变在血分。因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所以说气先病而血后病。但也有血先病而气后病的,不宜拘泥。
【解析】
关于“脉有是动,有所生病”:语出《灵枢·经脉篇》。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整段文字共分六部分,环环相扣。六部分分别是:经脉循行部位,本经发生疾病出现的反应,本经主治证候,虚实不同的变化,虚实的主治原则,虚实证候寸口与人迎的脉象变化的特点。
《难经》文为:“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后世医家有因循《难经》之说的。徐灵胎对此解释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经文极明晓,并无气血分属之说。”明代张介宾在《类经》中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按二十二难曰:‘……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若乎近理,然细察本篇之义(指《灵枢·经脉篇》),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血气二字统言十二经者也。《难经》之言,似非经旨。”《内经》原文“是主肺所生病者”、“是主心所生病者”等等。“是主”二字的“是”仍是指示代词“这”,指这条经脉。“主”是“主治”之意,这是古医书中的惯用词。如《甲乙经·序例》:“诸言主之者,可灸可刺。”其文“腹中积气结痛,梁门主之”。指梁门穴可主治腹中积气结痛。《伤寒论》中的“麻黄汤主之”、“桂枝汤主之”均为“主治”之意。“是主肺所生病者”,意为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经所发生的病证。由此可知,对《难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的解释,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