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难经译注》:第二十难-脉搏测诊的影响

《难经译注》:第二十难-脉搏测诊的影响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十难二十难曰:经言脉有伏匿[1]。《难经》中自一难至二十难是对脉诊方法的论述,文中多有发挥,值得研究,其中对于脉的“轻重”“浮沉”的论述对后世脉诊原理的形成和研究影响很大。而“浮沉”指的是脉搏呈现部位深浅的不同,是对脉位的概括,如十八难说:“浮者,脉在肉上行。”浮沉之脉可分阴阳:《难经》认为“浮者阳也,沉者阴也”。及十五难“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等。

《难经译注》:第二十难-脉搏测诊的影响

第二十难

【原文】

二十难曰:经言脉有伏匿[1]。伏匿于何脏而言伏匿邪?

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2]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脉虽[3]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4]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重阳[5]者狂,重阴者癫。脱阳[6]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提要】

本难主要从诊脉部位及脉象的阴阳所属两方面,讨论脉象阴阳的互相伏藏和相乘的特征,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注释】

[1]伏匿:指脉象出现了隐伏藏匿的情况。《难经经释》:“伏匿,谓不见于本位,反藏匿于他部而见其脉也。”

[2]阴阳更相乘、更相伏:阴,指尺部,也指沉涩而短的脉象。阳,指寸部,也指浮滑而长的脉象。更相乘,指阴脉见于阳部,阳脉见于阴部,相互乘袭。更相伏,指阳部的阳脉藏伏不见,阴部的阴脉藏伏不见。

[3]脉虽:《千金翼》作“虽阳脉”,似是。

[4]同注[3]。《千金翼》作“虽阴脉”,似是。

[5]重(chong虫)阳、重阴:指寸部(阳)尺部均出现浮滑而长的阳脉,寸部、尺部(阴)均出现沉涩而短的阴脉。

[6]脱阳、脱阴:阴、阳仍指脉。《卢经裒腋》:“脱阳者,阳部脉”。

【白话解】

二十难问:医经上说,脉象有隐伏和藏匿。隐伏藏匿在哪一脏的部位,因而说是隐伏藏匿呢?

答:这是说阴脉阳脉互相乘袭,互相隐伏。脉在阴部相反见到浮滑而长的阳脉的,是阳脉乘袭于阴部,虽阳脉有时可见到沉涩而短的阴脉,这叫做阳脉中隐伏着阴脉。脉在阳部相反见到沉涩而短的阴脉的,是阴脉乘袭于阳部,虽阴脉有时可见到浮滑而长的阳脉,这叫做阴脉中隐藏着阳脉。

尺寸部都见阳脉的是狂病,尺寸部都见阴脉的是癫病。亡失了阳气的会见鬼魂,亡失了阴气的会两目不明。

【解析】

“脉有伏匿”,依据《难经经释》的解释:“伏匿,谓不见于本位,反藏匿于他部而见其脉也。”即阳位阳脉中时见沉涩而短之阴脉,为阳中伏阴;阴位阴脉中时见浮滑而长之阳脉,为阴中伏阳。《医宗必读·脉法心参》所言:“阴脉之中,阳脉间一见焉,此阴中伏阳也;阳脉之中,阴脉间一见焉,此阳中伏阴也”。可参阅

“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中所指的“重阳”“重阴”脉象,据《难经集注》杨曰:“重阳者,并与上也,谓关以前既浮滑而长,兼强实复喘数,是谓重阳也;重阴者,谓尺中既沉短而涩,而又盛实,是谓重阴。”的解释可作参考。“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句,后世认为它说明了重阴、重阳脉的特点和主病,也引用来解释狂证和癫证的病机。(www.xing528.com)

“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中所说的“脱阳”、“脱阴”是细微欲的脉象。《难经集注》杨曰:“脱阳者,无阳气也。关以前细微甚也,故目中妄见而睹鬼物也;脱阴者,谓尺中微细深浅,阴者,精气也,精气脱故目盲。脱之言失也,谓亡失阴阳之气也。”总之,脱阳脱阴为脱证危证的脉象。脱阳者,阳气脱失,神魂散乱如见鬼;脱阴者,精气脱失,目睛失去濡养润泽而视物不清。这些都是神识紊乱的表现。

《难经》中自一难至二十难是对脉诊方法的论述,文中多有发挥,值得研究,其中对于脉的“轻重”“浮沉”的论述对后世脉诊原理的形成和研究影响很大。本处仅就浮沉诊法,平脉、病脉之浮沉及后世发挥等有关内容阐述如下。

以轻重知浮沉,《难经评注》曰:“脉有轻重,诊脉下指之轻重非言脉之轻重。”可见,这里的“轻重”所指的是切脉指力的不同,也即诊脉的指法之一。而“浮沉”指的是脉搏呈现部位深浅的不同,是对脉位的概括,如十八难说:“浮者,脉在肉上行。”又如四难所说:“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等,都说明了这一点。那么究竟“轻重”、“浮沉”关系如何呢?根据上述内容,参与四难所云:“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可以认为,所谓“浮”,其指力包括“三菽之重”和“六菽之重”;而“沉”的指力即应包括“十二菽之重”及“按之至骨”;所谓“脉在中”者,指的是“九菽之重”。因此,“轻重”是探求“浮沉”的方法,“浮沉”是“轻重”的诊察结果。可以看出,《难经》中浮、沉是相对概念,实际上概括了5种不同深浅脉位的脉象。

1.平人脉之浮沉 《难经》认为,正常人的脉象,在脉位上也存在某些差别,包含了浮或沉在内,即平脉中可见有浮沉之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脏之平脉有浮沉之别:四难关于“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其脉在中”的论述,说明了五脏平脉在脉位表现上有所不同,即心肺平脉应稍浮,肾肝平脉应稍沉,脾之平脉居中。这是与五脏位置的阴阳属性相结合而进行的划分。

(2)尺寸平脉当应浮沉:《难经》认为正常情况下,寸脉应浮,尺脉应沉。如三难曰:“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平脉三部在脉位上也有所区别。

(3)四时平脉,浮沉有别:《难经》继承了《内经》的学术思想,认为四季平脉中,秋脉偏浮,冬脉偏沉。如十五难曰:“秋脉微毛曰平”,“冬脉微石曰平”。此处“毛”即指脉偏浮,“石”即指脉偏沉,体现了自然环境条件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4)浮沉之脉可分阴阳:《难经》认为“浮者阳也,沉者阴也”。玄医注曰:“心肺阳也,其脉当浮……肾肝阴也,其脉当沉……故阴阳脉法,宜因浮沉而别也。”可见,这里的“阴阳”也指平脉而言。但是,《难经》对平脉的浮沉十分注意其“度”的把握,即偏浮或偏沉应体现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太过”或“不及”。如四难提出“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及十五难“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等。此外,平脉的偏浮、偏沉的各种情况也应相互合参,综合看待。

2.病人脉之浮沉 病脉之浮沉多表现为脉不应位、应时或脉不应脏,或浮沉之太过不及,其表现及意义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浮沉可断阴阳之偏颇:病理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可见于脉,表现为脉或浮或沉。如六难所说:“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虞庶注曰:“人之所禀者,阴阳也。阴阳平,权衡等,则无更虚更实之证。今言盛与虚,则为病之脉。”

(2)浮沉可辨脏气之盛衰:脏气之盛衰可反映于相应的脉位的异常,脉象的浮沉可作为判断的依据。如十二难“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其心肺脉已绝于外也。”玄医注曰:“沉之候肝肾,沉之脉不至,知肝肾气绝矣……浮之脉不至,知心肺气绝矣。”可见此处脉之“绝于内(外)”指的是脉当见沉(浮)而不现,是脏气绝的表现。

(3)浮沉可断预后:病情预后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从脉之浮沉反映出来。如十四难曰:“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通过浮沉分阴阳而判断其疾病预后与昼夜的关系。

3.浮沉当与病、色相应 由于脉之浮沉与阴阳脏腑盛衰相关,故脉之浮沉应与相应的病和色相关。十三难提出:“色之与脉当参相应。”说明若脉与病色相应即顺,反之即逆。其后又提出“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又如十七难“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意即阳证、热证、实证见阳色,脉浮,为病、色、脉相应,为顺;阴证、寒证、虚证见阴色,脉沉,为病、色、脉相应,为顺;反之为不相应,为逆。

4.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挥 从上可以看出,《难经》对脉的“轻重”“浮沉”的论述是十分丰富的,其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后世对此的认识,实质上是对《难经》的继承和发挥。总体看来,其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若将之与现代通行的中医脉诊(主要是中医院校使用的《中医诊断学》教材)进行比较,便可发现,有些内容是有区别的。尽管古今脉法存在差异,但是《难经》脉法的内容对于今天来说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1)轻重标准仍然值得提倡:李中梓对浮脉和沉脉取法提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和“按之有余,举之不足”,后人多崇此说。对于浮沉诊法,滑寿指出:“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屈求之曰寻。”但是,由于个人指力不同,对所谓“循”“取”“求”体会不一,如果没有统一标准,那么,作为六纲脉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浮沉二纲就无从谈起了。而《难经》在这方面论述极详,明确提出了“三菽之重”“六菽”“九菽”、“十二菽”之别,但后人多予忽视。《难经》的这种分法在临床上,尤其对初学者是十分有益的。正如任应秋所说:“总之用菽法来说明指按的轻重……这种精神是很可取的。虽然几菽之重未必确切,但对指力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标准是必要的。”

(2)关于浮沉分表里:现代脉诊多认为,浮沉是辨别表里的两纲脉,这里的表里,专指表证和里证。《难经》中虽也提出了“表里”和“内外”,但与现代的表证、里证涵义却有一定的区别。十八难说:“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这里的“表里”是痼疾所在的部位。徐大椿注曰:“以其不在脏腑,故曰外。”至于“内外”也非表证、里证。如十六难云:“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何以别之?然:是其病,有内外证。”丁德用注曰:“所谓外证者,医坐病人之侧,以为望闻也;内证者,亲近病人,按腹诊脉,以为问切也。”再如前面所说的“心肺脉已绝于外也”等,都说明了《难经》的“表里”、“内外”与现代中医学中的表证、里证不尽相同。因此,后世对浮沉与表里的直接对应关系的认识,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3)关于浮沉分脏腑:前面说过,《难经》认为,心肺脉浮、肾肝脉沉。而同时十八难提出以三部九候分脏腑法。后世医家包括《中医诊断学》教科书多从后者,虽略有修改,但大同小异。而对于浮沉分脏腑的这种分类方法较少提到。

(4)关于浮沉见于寸尺:《难经》认为寸为阳部,浮为阳脉,尺为阴部,沉为阴脉,故寸部脉当浮,尺部脉当沉方为顺,反之为逆。而现代脉诊则多认为浮沉是脉位的不同,寸尺是脉部的不同,二者并无绝对联系。例如,表证可见三部俱浮,里证可以三部俱沉。

(5)浮沉与病之新旧:现代脉诊多认为新病见浮脉,久病见沉脉为顺。这与《难经》所述也有所差别。如难经认为脉浮结当有外痼疾,若外无痼疾,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也”。这里的“痼疾”,《说文》:“久病也。”说明《难经》认为久病见浮脉亦可为顺。

综上所述,《难经》中脉诊的轻重、浮沉有其丰富的内涵。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阴阳学说的束缚,有些认识似乎过于机械和绝对化。部分《难经》内容虽然与现代脉学有所区别,但是我们不能轻易予以否定,而应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