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遗文化课:山西郭杜林月饼制作技艺传统工艺

非遗文化课:山西郭杜林月饼制作技艺传统工艺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其最早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郭杜林”月饼选料安全,配料讲究,工艺独特,程序严谨,制作精细,味形俱佳,是山西传统月饼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制作技艺以面案功夫为最重要,讲究削弱面劲和掌控面温。揉面需要娴熟的手感和敏锐的悟性,整个制面过程,构成了双合成郭杜林月饼制作技艺绝技之一。

非遗文化课:山西郭杜林月饼制作技艺传统工艺

据说,中秋节月饼的习俗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也准备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个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饼的种类众多,风格各异,在众多月饼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郭杜林”月饼。

“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山西特殊地域条件下产生的特产。其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郭杜林”晋式月饼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著称于世。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其最早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至光绪时期,山西“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百姓中秋馈馔之节日佳品。

那么,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郭杜林”月饼是怎么来的呢?(www.xing528.com)

据说“郭杜林”月饼是无意间发明的。太原一家糕点铺的姓郭、杜、林三师徒一次因为饮酒过度,使和好的饼面发了酵。三人生怕东家责怪,便急中生智,往发酵着的面中掺和生面,并加碱、油、糖,就这样三人歪打正着的创造了口味别致的包馅饼,后来他们开始卖这种包馅饼,深受老百姓欢迎,生意颇好。从此这种包馅饼就成为太原、晋中一带中秋佳品。后来人们为纪念这师徒三人,称之为“郭杜林”。

“郭杜林”月饼选料安全,配料讲究,工艺独特,程序严谨,制作精细,味形俱佳,是山西传统月饼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

“郭杜林”月饼精选原料和辅料,皮面揉制手法与馅料制作工艺独到,米稀上色时机讲究,吊炉形制独特,烘烤火色温度依赖人工控制,窖圈熟藏而使其香味浓郁,色泽好看,口感上佳。制作技艺以面案功夫为最重要,讲究削弱面劲和掌控面温。用“三七水”和面,面温保持在摄氏60度至70度,同时将油、糖入面;酵面与烫面相结合,控制面的筋度,保证成品酥绵;蒸面时先在笼底铺麻纸,继而铺面,面上捅眼以均匀通过蒸气,蒸一小时左右,热面成团,生气发散,然后再蒸;揉面讲究方向和手法,传承人总结出一种被称为“阴阳手”的揉面技艺,双手始终按一定方向运动;又总结出一种融按、揉、推为一体的揉面技艺。揉面需要娴熟的手感和敏锐的悟性,整个制面过程,构成了双合成郭杜林月饼制作技艺绝技之一。

“郭杜林”月饼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大众的喜爱。它以技师的姓氏为产品名称,体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人本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是个特殊的现象。对于研究中国民间饮食文化和节日风俗,尤其是研究民间工艺与民间艺人的相互关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近年来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麻、白小麦等作物退出农民的种植范围,导致“郭杜林”月饼所需原料来源缺乏;传统的手工制作,使其难以机械化批量生产,使这种工艺的生存空间和生产规模难以扩展。2008年“郭杜林”月饼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茅台酒酿制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