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陆贵山
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推动文学“三贴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单的历史回眸
国内外现实主义文学走过了艰辛而光荣的历程。历代灿若群星的伟大作家,通过他们的精品杰作,反映了时代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提升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乘思想解放运动的春风,力倡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产生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出现了一批批震撼人心、具有轰动效应的作品,为引领和组织社会情绪,推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发挥了精神启蒙、思想动员和舆论支持的功能。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以强调“主体性”为标志的凸显“内部规律”研究的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浪漫主义、形式主义的勃兴和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涌进,给现实主义文学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同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彼此撞碰和相互激荡中,形成双向互动和互化的深刻嬗变。一方面,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受到的强烈冲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现实主义的冷漠和遗忘,甚至被视为过时的、陈腐的和贫乏的东西,催生了相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对规律性和真理性的消解,造成真实性和思想性的淡化、弱化和虚化。另一方面,现实主义文学又从适应新时代新生活的需要出发,吸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合理的观念和手法来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
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有的则不是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现实主义文学可以也应当吸收一切合理的、有价值的思想艺术资源,剔除一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因素,获得不断的自我丰富和自我发展,但从总体上说,现实主义文学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只要生活在发展,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将永远是一个真问题和新问题。现实主义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现实主义文学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进,不断开掘和拓展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新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当一种文学样式还没有穷尽自己所要释放的能量的极限时,是不会消失的。只有那种失去了历史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形式才是短命的,必然会逐渐隐没和淡出人们的视域。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发展
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代中国文坛“恢复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引发了“现实主义冲击波”,催生了适应新时期历史文化语境的“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发展,强化和优化了以真实性为基础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理想性。从主旋律作品,到反腐倡廉小说,到“新写实小说”,到“底层写作”,到“打工文学”,几乎是全方位和全过程地反映了处于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的各领域和各阶层所发生的阵痛和巨变,特别是那些描写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的创作,既讴歌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壮举和光辉业绩,同时又敢于面对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重大的冷酷严峻的社会矛盾,揭露和抨击了利用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所滋生的病态现象,发掘了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所产生的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呼吁公平和正义,起到了匡正世风、针砭时弊和净化社会氛围的作用。这期间,尽管出现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实验,出现了开掘和重塑国民性和民族灵魂的“寻根文学”,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学,出现了一些烙上碎片化、浅层化、平面化和边缘化的印记,却又程度不同地表现出解构意向的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作品,但从整体和全局上看,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传统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精神,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主导、主流、主潮和主旋律。
反对失真和造假的文学
承接和弘扬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的文学传统,对坚持和发展文学与时代变革、历史转折、社会进步与现实生活的新面貌的血缘联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倡导和守护文学的尚真精神,才能使文学更加“三贴近”,以便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汲取源头活水,增强自身的蓬勃的生命力。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将与不断生长着的现实生活之树青春永驻。“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真实同样可以理解为是作家艺术家的生命。倘若疏离和失去了真实,便意味着艺术生命的枯萎和艺术道路的终结,好比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大地之子安泰离开了生母,成为飘浮在空中的孱头,再不会有任何作为。
诚然,作为精神产品的艺术,无疑是具有虚构性、假定性和主观性的。创作主体往往是通过真挚的情感体验,通过主体化、内向化、个性化的加工和铸造来表现现实生活,揭示人生的真理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的。不重视文学的诗性和审美特征是不正确的。然而,真实是艺术的本质、功能和价值的基础,是体现文学的思想性、说服力和科学精神的前提。无真的艺术是虚假的艺术。脱离和淡化真的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艺术是没有活气和生命力的,如像“空心的稻草人”或“多病的冷美人”,好比“败絮其内,金玉其外”的绣花枕头。作家艺术家应当多磨砺和炼就一点真功夫和苦工夫,少玩耍一点夺人眼球的花拳绣腿。增强作品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克服和防止过多的游戏化和噱头化。从真与价值的关系来说,无真的价值是盲目的。无真则无真的价值;从真与善的关系而论,无真的善是伪善;从真与美的关系来讲,无真的美是虚美;从真与情的关系而言,无真的情是矫情。从真与人生的关系来说,人们追求和向往真诚的人生,奉行诚信是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原则。虚假是作弊和犯罪的肇始,是一切祸殃的病菌,是一切美德的腐蚀剂和一切不良行为的发酵剂。(www.xing528.com)
失真和造假的文艺是不可能为人民服务的。追求真理性和坚持人民性是一致的。因为,“一切虚假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只有发扬文学的尚真精神,才能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确保人民的福祉。失真和造假的文艺是不可能有利于培育真正的人和真诚的人的,是不可能造就为真理、公平和正义而献身的“大写的人”的,是不可能有利于营造求真务实的人气、党风和社会氛围的。各种社会弊病,诸如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非公平、非正义、非良知的违法乱纪、出卖人格和伤天害理的龌龊行为,假手商品交易原则所进行损害大众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的小煤矿爆炸事件和接踵发生的食品中毒事件,都是阳奉阴违和各种方式的造假行为所造成的恶果。逢迎和屈就各种诱惑,通过失真和造假所获得的利益,越来越成为毒害大众心灵的腐蚀剂和征服私欲膨胀的人们心理的重炮。富有良知和负有责任的作家艺术家理应通过自己真实的创作和作品,抨击一切造假、虚夸和浮华之风,从而有益于创构更加健全的社会和更加真诚的人生。
倡导健全的真实的文学,必须抵制“瞒和骗的文艺”,反对文艺领域中的造假运动。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论睁了眼看》的文章。他反对“瞒和骗的文艺”,认为“用瞒和骗”会“造出”“自以为是正路”的许多“奇妙的逃路来”。他之所以反对瞒和骗的文艺,是因为“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他指出:“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更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早到了”。他号召作家艺术家“必须正视现实,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呼吁“应当有一片崭新的文场”,“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鲁迅全集》第1卷,217-2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应当主张真情,反对矫情;主张真善,反对伪善;主张内容充实的真美,反对思想的空洞、苍白和贫血的虚美。文学艺术应当追求真善美的和谐和统一。真是美的基础,美和善是真的光辉。只有真实,才有真美和真善。现实主义文艺擅长和侧重于反映真,追求真中见美,真中见善。承接、发展和弘扬现实主义文艺的优良传统,发动精神生产领域中的打假运动,弘扬文学的尚真精神和科学精神,维护文学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
需要探讨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
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精神和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实主义文学推动历史转折、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功能,应当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
关于对文学的人文研究和对文学的社会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文学是人学”。对文学进行人学研究或人文研究是题中应有之意。改革开放以来,对文学的人学研究或人文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对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增强和建构新时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然而人都是社会历史的人。马克思主义属于强大的社会历史学派,主张把人的问题置放到社会历史结构的框架里来论证、阐释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同样具有深入的系统的关于人学与文学的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文学的人学研究同样取得了丰富的新鲜的研究成果。在表现文学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的关系问题上,侧重于表现文学的人文因素和侧重于反映文学的社会历史因素,呈现合理的适当的倾斜都是正常的,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应当加以鼓励的;但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和理论家们,在尊重不同的艺术特性,发挥自身的艺术个性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不恰当的倾向:一种是忽视和脱离对文学的社会历史研究,单纯孤立地对文学进行人文研究,可能造成非历史主义的带有抽象性质的人道主义的偏执;另种倾向是忽视和脱离对文学的人文研究,单纯孤立地对文学进行社会历史研究,又可能导致淡化文学的人学的本质、价值和功能。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人,社会历史是人的社会历史。只有把对文学的人学研究和对文学的社会历史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体现文学的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的完美融合,才能全面地彰显文学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的有机统一,才能有利于推动社会历史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一切知识分子,他们的角色和身份定位应当既是人文科学的思想工作者,又是社会科学的思想工作者,他们必须既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又必须具有一定的或严肃的科学精神和历史精神。通过文学活动追求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的协调发展是他们的神圣的使命和天职。
关于对文学的诗学研究和对文学的科学研究的关系问题。对文学的研究既是诗学,又是科学,既是带有科学性的诗学,又是附丽着诗性的科学。这两种研究是对等的,没有高低、贵贱、雅俗之分。实际上,完全“去科学化”的诗学研究和完全“去诗性化”的科学研究都是行不通的,只不过是一些学者们的思维和头脑中的幻想。文学史上,由于作为对科学压抑文学的反拨,曾不适度地渲染哲学与诗的冲突,力倡“为诗辩护”的口号。文学不是哲学和科学的附庸,但任何时候文学理论都有自身的哲学基础,都理应表现出一定的科学精神。没有“诗性”和“思性”的文学都是不符合常情常理的。没有理支撑的情和没有情温暖的理,都是缺少艺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如果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去哲学化”和“去科学化”越演越烈,文学界的失真和造假之风越吹越猛的时候,为了坚持和发展文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同样有理由提出“为真辩护”,“为思辩护”,为形成价值论基础的审美的能动的反映论辩护,为文学的科学精神辩护。惟此,才能使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体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完整地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
关于对文学的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研究和对文学的现实主义研究的关系问题。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和各种泛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是历史地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两大文脉。这两大文脉源远流长。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样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互动互补、共存共荣、竞相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反映客体、现实、思想、实践和可以实现的理想。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和各种泛表现主义文学则追求抒发主体、情感、心理、乌托邦式的幻想和浪漫情怀。学者们要尊重这两种艺术样式的不同特性。这两大文脉其中的一方,都要认同对方拥有存在、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既不能用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和各种泛表现主义的观念和尺度去要求和框范现实主义,也不能用现实主义的理论和标准去要求和套释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和各种泛表现主义。心仪于抒写主体世界的诗性浓郁的文学,不应当拒绝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应通过体验和情感的选择,在表现人文精神的同时,或隐或显地揭示出抒写对象所蕴涵着的思想性、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钟情于以反映客观世界的写实性强的文学,同样不应当拒绝表现主观世界,而是应通过审美经验的过滤,在揭示反映对象所寓藏的思想性、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的同时,表现一定的甚至强烈的人文精神。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前景
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潮流和发展趋势看,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向现实、社会历史的回归,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从理论研究方面看,新马克思主义、新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特别是“文化转向”之后,各式各样的文化研究和审美文化研究都竞相投向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从创作实践方面看,现实主义和文艺创作不仅在当代中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便是在欧美,包括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等国家,也越来越表现出强劲的蓬勃发展的势头。反映变革现实生活的伟大实践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更能体现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的现代性和现代化诉求。表现实现现代化的改天换地的伟大社会实践,是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应推诿的历史使命。只要人类的历史生机勃勃地延续着,现实主义将永远是一个富有活力和生气的真问题和新问题。现实主义必然是永远的。学者们对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的研究不会终止。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绝不能被任何一种文艺观念所取代。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总会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以改变了的新形态永远和继续“在场”。然而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才能推动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发展。人们在变革现实的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总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理论家们应当关注从现当代中国革命实践中所涌现出来的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应当以开放心态,从发展的现实生活和文艺实践中,提炼有价值的东西来深化、丰富现实主义文学。同时要继承和借鉴对国外的一切有益的文化思想资源和文学艺术资源。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创新的根源蕴藏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伟大实践中。只有自觉地与新的时代和新的生活相结合,与整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才能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