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国西域史学精粹-韩百诗专家

法国西域史学精粹-韩百诗专家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法国的蒙古史与西域史专家韩百诗让·菲利奥扎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史西域史研究专家韩百诗于1978年去世。由于研究专业化的发展,今后像伯希和与韩百诗那样全面的汉学家不会太多了。韩百诗比伯希和更加幸运一些,他在法兰西学院创设了一个中亚和高地亚洲研究中心。事实上,韩百诗发表了许多伯希和未能杀青的作品。韩百诗一直是法国亚细亚学会的领导成员,先任司库,后任副会长。

法国西域史学精粹-韩百诗专家

法国的蒙古史与西域史专家韩百诗

让·菲利奥扎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史西域史研究专家韩百诗(Louis Hambis)于1978年去世。他于1906年出生于利古热,于1929年23岁的时候加入法国亚细亚学会。从此之后,他一直在那里从事汉学,尤其是中亚和高地亚洲历史问题的研究。

韩百诗还很年轻的时候,由于他博览群书而最终发现了亚洲,并投在当时名气很大的汉学家和中亚探险家伯希和门下。他从此就成了伯希和最忠诚的弟子,而且也是伯希和弟子中唯一一位全面研究伯希和涉及的各领域的人。他与伯希和一样,也是以汉文、蒙古文、波斯文、拉丁文和中世纪法文资料为基础,而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

由于研究专业化的发展,今后像伯希和与韩百诗那样全面的汉学家不会太多了。韩百诗比伯希和更加幸运一些,他在法兰西学院创设了一个中亚和高地亚洲研究中心。

事实上,韩百诗发表了许多伯希和未能杀青的作品。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组织者。他个人没有像伯希和那样亲自赴中亚进行实地考察,因为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亚已经不再对外开放了。他主要从事语言学并对考古文献进行考证。

韩百诗于1942—1947年在东方现代语言学院任古蒙古语课程,后来又于1947—1950年任巴黎大学北平汉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他又任高等实验研究学院第四系的研究导师。从1965年起,他又主持法兰西学院中亚历史和文明讲座,这一讲座原来是为伯希和所特设的。

在1959—1973年,他又任巴黎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该所后又划归法兰西学院。他大大地发展了这一研究所,购置了新的所址,后来法兰西远东学院和亚细亚学会也迁到那里,有关东亚的收藏品也存放在那里。从1973年起,韩百诗从汉学研究所退职,专心致志地从事在中亚和高地亚洲研究中心的工作。该中心也是由他创办的。

韩百诗一直是法国亚细亚学会的领导成员,先任司库,后任副会长。

韩百诗有关中亚和高地亚洲的主要著作计有:

专 著

1.《译注〈元史〉第107卷》,莱敦1945年。

2.《蒙古语语法》,巴黎1946年。

3.《圣武亲征录》译注本第1卷,与伯希和合著,莱敦1951年。

4.《高地亚洲》,巴黎1953年。

5.《译注〈元史〉第108卷》,莱敦1954年。

6.《马可·波罗游记》,1955年。

7.《伯希和考察团》,1—3卷,巴黎1961—1967年。

8.《明代蒙古史料》,巴黎1969年。

9.《马可·波罗游记索引》,巴黎1973年。

10.《阿蒂拉与匈人》,巴黎1972年。

11.《成吉思汗》,巴黎1973年。

12.《伯希和北京日记》,巴黎1976年。

13.《中亚的历史和文明》,巴黎1977年。

14.《柏朗嘉宾蒙古行记》(与贝凱合作),巴黎1965年。

论 文

1.《吐谷浑考》,载JA(《亚细亚学报》,下同),1948年。

2.《中亚研究》,载《印度支那学会学报》,1951年西贡版。

3.《蔑儿乞人伯彦传初论》,载JA,1952年。

4.《论几方青铜景教的印鉴—护身符》,载BEFED(《法兰西远东学院学报》,下同),1952年。

5.《中国与中亚》(载许理和主编《亚洲研究》),1953年版。

6.《11世纪时鞑靼人中的两个基督徒名字》,载JA,1953年。

7.《契丹字解读初探》,载CR(《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通报》,下同),1953年。

8.《14世纪的一种汉—蒙文版本〈士林广记〉》,载CR,1953年。

9.《论〈契丹国志〉》,京都,1954年。

10.《论马可·波罗游记中的Cogatal》,威尼斯1955年版。

11.《中亚的文学》,载《文学史》,巴黎1955年版。

12.《叶尼塞河上游谦河考》,载JA,1956年。

13.《高地亚洲的版画与绘画》,载RA(《亚洲艺术》),1956年。

14.《元代高丽史札记》,载TP(《通报》),莱敦1957年版。

15.《叶尼塞河上游三部族考》,载JA,1957年。

16.《论景教徒的印鉴——护身符》,载AA(《亚洲艺术》,下同,1957年。

17.《草原艺术中的鹰的形象》,载CR,巴黎1957年。

18.《〈蒙古世系谱〉和有关蒙古史的蒙文资料》,载《第22届东方学家大会论文集》,莱敦1957年版。(www.xing528.com)

19.《蒙古文学》,载《东方文明》第2卷,罗马1957年版。

20.《马可·波罗在高地亚洲的旅行》,载《意大利东方学报》,罗马1957年版。

21.《克什的迷考》,载JA,1958年。

22.《匈人的问题》,载RH(《历史学报》,下同),1958年。

23.《高地亚洲的文明》,载《罗马的东方》第1卷,罗马1958年。

24.《欧亚大陆北部的救助神话及其艺术形象》,载AA(《亚洲艺术》,下同),巴黎1959年。

25.《中亚》(《艺术百科全书》,威尼斯—罗马1960年版。

26.《论成吉思汗碑》,载《汉学研究所论丛》第2卷,巴黎1960年版。

27.《刺桐的墓葬——安德·德·佩鲁斯的拉丁文碑》,载CR,1960年。

28.《蒙古》,佛罗伦萨1961年版。

29.《中国》,载《亚洲艺术百科全书》,1960年。

30.《木版画》(中国),同上书,1962年。

31.书评:《〈东方石刻〉》,载JA,1962年。

32.《卡拉克总督的蒙文书信》,载AO(《匈牙利东方学报》,下同),1962年。

33.《Ak—Besˇim及其圣地》,载CR,1962年。

34.《于阗语》,载《艺术中心》,《艺术百科全书》。

35.《龟兹语》,艺术中心,1963年。

36.《摩尼教语言》,艺术中心,1963年。

37.《花剌子模》,艺术中心,同上。

38.《粟特人》,同上。

39.《景教徒》,同上。

40.《吐鲁番》,同上。

41.《蒙古》,同上。

42.《有关北部亚洲的语言问题》,载《高等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号,巴黎1967年。

43.《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文明》,载《文明、民族和世界》第5卷,巴黎1968年。

44.《新石器时代欧亚大陆的圆环形工具》,载CR,1968年。

45.《在德尔夫发现的一块带有中国内容的金属牌子》,载《亚洲艺术》,巴黎1969年。

46.《拉施德和蒙古第一个王国的知识》,载《中亚学报》,威斯巴登版。

47.《圣路易和蒙古人》,载JA,1970年。

48.《论鄂尔多斯三部族的名称》,载《服部纪念文集》,东京1970年。

49.《论蒙古人在黄河河套的定居》,载《蒙古研究》,布达佩斯1970年。

50.《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史和松巴堪布的〈如意宝树史〉》,载《拉露纪念文集》,巴黎1970年版。

51.《明代“千泉”的蒙文名称》,载JA,1970年。

52.《突厥和蒙古的语言文学》,载《世界百科全书》,巴黎1973年版。

53.《中亚与蒙古研究》,载JA,1973年。

54.《高地亚洲元代地名的残存》,载《戴密微纪念文集》第2卷,巴黎1974年。

55.《成吉思汗史中一个不为人熟悉的情节》,载《学者通报》,巴黎1975年。

56.《柏朗嘉宾〈蒙古史〉的一种未刊稿本》,载《作家》,巴黎1976年版。

57.《论马可·波罗》,载《半球》杂志,堪培拉1976年版。

未刊文章与著作:

1.为《伊斯兰百科全书》所写的《喀尔喀》、《广州》、《行在》、《于阗》等条目。

2.《蒙古民族史》。

(译自《亚细亚学报》,197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