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突厥学研究的巴黎大学专家

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突厥学研究的巴黎大学专家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法国的突厥学研究路易·巴赞①当代法国突厥学家们的语言文献学著作,对于前伊斯兰时代而言,主要是涉及古代突厥和回鹘人。从此奠定了哈密屯先生终生从事突厥学研究的基础。他曾长时期担任法国巴黎第3大学的突厥学研究所所长,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他多次获法国和国际著名获.是当代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古代突厥和回鹘语言文献与历史学家。

法国西域史学精粹:突厥学研究的巴黎大学专家

法国的突厥学研究

路易·巴赞①

当代法国突厥学家们的语言文献学著作,对于前伊斯兰时代而言,主要是涉及古代突厥(Türk)和回鹘(Uygur)人。哈密屯(James Hamilton,1921—2003年)先生同时是汉学家,他特别关注这两个部落联盟的历史文化、语言和文献,同时也关心他们与中国中原天朝的关系。他的学术著作首先是以对原始史料的直接探讨为基础的,主要是汉文和突厥文史料。对于汉文史料,中国的一种非常杰出的历史编纂学传统,由专家文士们逐世纪地一直维持到近代。从而使人得以利用一批卷帙浩繁和价值很高的文献,至今已由一些可以得到的出版物而得以落实了。对于古代的突厥文史料(最古老者要上溯到公元700年左右),主要是由碑铭和写本组成,现在尚有待于从事探索、解读和诠释的巨大工程。

哈密屯于1921年3月14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托皮卡(Topeka),1939年6月毕业于海兰帕茨高中,然后又分别在劳伦斯的堪萨斯大学曼哈顿的堪萨斯州国立学院度过3年的大学生活。1942年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参加美国海军,经过在华盛顿的一所专门学校受训之后,便被派往土耳其美国使馆海军处,先后在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一直工作到1945年5月,也就是到“二战”结束为止。从此奠定了哈密屯先生终生从事突厥学研究的基础。“二战”后,他又分别被派往美国科罗拉多的博尔德和俄克拉荷马的斯蒂尔沃特等地的语言学院,在强化班学习口语,1946年离开学校并从海军复员。1946年7月,他赴日本在美国驻日使馆武官处任文职翻译,后又在东京的盟军翻译部工作,直到1947年8月为止。

1947年9月2日,哈密屯先生在巴黎大学文学系注册。1949年获巴黎大学日本文明和巴黎法国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的日本语言毕业文凭。他于1951年又获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的突厥文和汉文文凭。1954年,他由戴密微主持通过了其大学级博士论文并于1955年出版,这就是《五代回鹘史》(耿昇中译本,1996年新疆人民出版社版)。1955年他进入国家科研中心。1968年5月,他又在巴黎大学文学和人文科学系通过三级国家级博士论文,并于1971年出版,这就是《回鹘文本善恶两王子的佛教故事》。1983年,由路易·巴赞主持通过了其国家级博士论文并于1986年出版,即《9—10世纪的敦煌回鹘文献汇编》哈密屯博士于1985年访华。他曾长时期担任法国巴黎第3大学的突厥学研究所所长,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他多次获法国和国际著名获.是当代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古代突厥和回鹘语言文献与历史学家

哈密屯从1955年起,以出版一部根据汉文文献而追述五代(907—960)回鹘史的著作(1988年又重版),开始其汉学家一突厥学家的生涯。他在继续探讨汉文史料的同时,又根据照片研究了一个早期时代的敦煌回鹘文写本,对它们作了解读、转写并译作法文,附有史学和语言学注释与辞汇。他经过使之臻于完善之后,重新刊布了过去已经发表过的文献,特别是首次发表了其他文献。此外,他以同样的方法,发表了多种过去未刊的回鹘文写本文献;还发表了近期在中国东部发现的两方回鹘文景教突厥墓碑。

哈密屯也研究过古突厥文的鲁尼字母碑铭,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古的突厥文碑铭(从公元700年左右开始)。这种文字的书写体系已保存在最早回纥可汗们的官方书写习惯中了,也就是在他们于747年取代突蹶人在该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在840年被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Kimg868rghimg869z)驱逐之前。他特别对喀喇巴勒哈逊(Kara—Balgasun)碑(810年)感兴趣。该碑系用突厥文、汉文和粟特文(sogdien,那里当时的官方宗教是摩尼教,在大部分粟特地区都建有教团)写成。

哈密屯与粟特文专家辛姆斯—威廉姆斯(Sims-Williams)合作,刊布了敦煌突厥一粟特文写本,附有法文的译注本;对于其中的突厥文部分,他又与路易·巴赞合作译注,同时还刊布了出自同一地点的一卷汉文和突厥文写本。

在有关回鹘人的起源部族——乌古斯(Oghuz,古代定居于北蒙古,尤其是色楞格河流域的王族)的问题上,哈密屯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指出了“九姓乌古斯(TokuzOguz)在汉文中叫做“九姓”;是被称为“铁勒”或“高车”的著名古部族中的九个;Tokuz Oguz一名的辞源是Tokuz ogus(九姓)。稍后,便用“乌古斯(Oghuz)”来简称“九姓”或“九姓乌古斯”了。

除了4部专著之外,哈密屯教授还发表了30多篇文章,我将根据其著作书目而列举其中的主要篇目。

哈密屯的著作目录(1955—1994年):

(一)专著

1.1955年:《五代回鹘史》,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版,1988年又在巴黎重版,1996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耿昇的汉译本。共201页,4幅图版和l幅地图。

2.1971年:《敦煌回鹘文本善恶两王子的佛教故事》,巴黎,国家科研中心出版社和克林西克(Klincksieck)出版社版,共204页和42幅图版。

3.1986年:《9—10世纪的敦煌回鹘文写本汇编》,共352页(2卷),8l幅图版和1幅地图,巴黎彼特—法国(Peeters—France)出版社版。

4.1990年:《9—10世纪的敦煌突厥一粟特文献汇编》与辛姆斯一威廉姆斯合著,94页,47幅图版,伦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版。

(二)论文

1.《钢和泰卷子杂考》,载《通报》第46卷,第115—153页,莱敦1958年版。耿昇汉译文,载《亚洲文明》第1卷,1986年。

2.《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载《亚细亚学报》第250卷,第23—64页,巴黎1962年版。耿昇汉译文,载《敦煌学辑刊》第4—5期,1982—1983年。

3.《毛织布褐子(qars)考》,与贝勒迪夏努(Beldiceanu)合作,载《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通报》第31卷,第330—346页,伦敦1986年版。

4.《出自雅尔城的一卷回鹘文售地契》,载《突厥学报》第1卷,第26—52页,巴黎1969年版。

5.《摩诃·雅巴罗诃三世十字架大印中用古叙利亚字母书写的突厥文献》,载《亚细亚学报》第260卷,第155—170页,巴黎1972年版。

6.《一卷敦煌汉文和鲁尼突厥文写本,大英博物馆第or.8212(78)和(79)号写本研究》,与路易·巴赞合著,载《突厥学报》第4卷(1972年),第25—42页,巴黎1974年版。

7.《古突厥文中的opla/yopla—,uf/yuf—和其他类似的形式》,载《匈牙利东方学报》第28卷,第1期,第111—117页,布达佩斯1974年版。

8.《鲁尼突厥文碑铭中的“姑臧”考》,载《通报》第60卷,第4—5期,第294—303页,莱敦1974年版。耿昇汉译文,载《甘肃民族研究》第3—4期,1985年。

9.《沙州古突厥文〈占卜书〉后记》,由吴其昱译作汉文,载香港《敦煌学》第1卷:《戴密微80大寿纪念文集》,第294—303页,香港1974年版。

10.《呼图克—乌拉(Khutuk—Ula)的鲁尼突厥文碑铭》,与爱德华·特里扎尔斯基合著,载《亚细亚学报》第263卷,第1期,第171—182页,附5幅图版,巴黎1975年版。

11.《突厥文〈占卜书〉跋》,载《突厥学报》第7卷,第7—19页。另附1幅图版,巴黎1975年版。

12.《10世纪于阗突厥文中不稳定的鼻音》,载《东方和亚洲研究学院学报》第40卷,第3期,第508—521页,伦敦1977年版。

13.《仲云考》,载《亚细亚学报》第265卷,第351—379页,巴黎1977年版。耿昇汉译文,载《西域史论丛》第2卷,1985年。

14.《论古突厥文〈占卜书〉中的两种征兆》,载《波拉塔夫教授纪念文集》第245—254页,巴黎1978年版。

15.《论古突厥文中的Kimg870z Koduz一词》,与路易·巴赞合著,载《突厥学报》第11卷,第187—189页,巴黎1979年版。

16.《851—1001年的于阗王号考》,载《敦煌学沦文集》,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第4系丛刊,第49—54页,日内瓦—巴黎德罗兹书店版。耿昇汉译文,载《敦煌学辑刊》第3辑,1983年。

17.《以粟特字母转写的汉文数字1—30》,载《敦煌学论文集》第2卷,第295—301页,日内瓦—巴黎德罗兹书店1981年版。

18.《敦煌密室中的古突厥文写本》,载《亚细亚学报》,第269卷,第15—17页,巴黎1981年版。

19.《高昌亦都护纪功碑的回鹘文碑文》,与耿世民合著,载《突厥学报》第13卷,第10—54页,巴黎1981年版。

20.《西域,法国和全世界四年来对西域研究的综合报告》,载《人文科学研究》,1979—1980年,第53—60页,巴黎1981年版。

21.《古突厥文写本和粟特文写本》,载《国立科研中心的通讯,东方学,人文科学的形象》中的《敦煌写本》专栏中,第73—74页,巴黎1982年版。

22.《敦煌回鹘文写本综述》,载《敦煌壁画与写本》第89—92页,辛格—波利尼亚克基金会,巴黎1983年版。耿昇汉译文,载《民族译丛》,1986年第2期。

23.《论9—10世纪的于阗纪年》,载《敦煌学论文集》第3卷,第47—53页,巴黎,法兰西远东学院1984年版。耿昇汉译文,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通讯》,1987年第1期。

24.《回鹘文中的“阇黎”与“都统”考》,载《亚细亚学报》第272卷,第425—437页,巴黎1984年版。耿昇汉译文,载《甘肃民族研究》,1988年。

25.《从布雅纳·德·拉科斯特的拓片看喀喇巴勒哈逊的三语合璧碑》,载《出自西域的文献与档案》,法—日学术讨论会文集,1988年于京都举行,第125—133页,京都1990年版。

26.《蒙古时代一名佛教徒的书信,伯希和回鹘文写本第16号(bis)新论》,载《有关丝路文明的敦煌和吐鲁番文献》论文集(这次国际会议于1990年1月15—16日在威尼斯举行),第97—121页,佛罗伦萨1992年版。

27.《988、989和1003年的摩尼教回鹘文历书》,载《路易·巴赞文集》第7—23页,巴黎,拉尔玛塘出版社1992年版。

28.《“吐蕃”名称源流考》,与路易·巴赞合著,载《乌瑞纪念文集》,编入《西藏和佛教文集》第26卷,第9—28页,维也纳1991年版。耿昇汉译文,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9辑,1992年版。

29.《中国东部的两篇突厥文景教墓碑》,载《亚细亚学报》第282卷,第147—164页,巴黎1994年版。

此外,哈密屯先生还写有关于突厥学著作的书评近30篇,于此不再一一赘述。

路易·巴赞先生于1920年12月29日诞生在法国卡昂(Cahen,诺曼底的卡尔瓦多地区)。他于1937年到巴黎继续其有关古典文化(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的高等学业。1939—1943年是法国培养政治家的摇篮——高等师范大学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系的学生,1942年获大学助教职称。由于他非常酷爱基础语言学,故于1942—1945年在法国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学习突厥语。1945年,路易·巴赞先生被法国外交部文化交流司派往土耳其的安卡拉工作,直至1948年才返归法国。他归国后立即被延聘为法国国立东方现代浯言学院的突厥语教授,并于1949年在该校继承其师让·德尼(Jean Denys)的教席。此后。路易·巴赞先生一直在该校(该校后来更名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任教。到1990年退休为止。他于1950年还同时兼任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的突厥历史和语言研究导师,后又于1978年兼任巴黎第3大学的教授,多次兼任由该校与法国国立科研中心合办的突厥学研究所所长。从1967年起,他又出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东方语言文化部的委员,并于1971至1975年、1980至1990年两次出任该部主任委员。1990年路易·巴赞先生退休后,仍任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荣誉教授,同时还兼任法国科学院、巴黎第3大学的教学与论文答辩的工作。

路易·巴赞先生的教学工作、科研和出版物涉及整个古今突厥语言学。他的国家级博士论文正是1972年12月2日在巴黎第3大学通过的,书名为《古代与中世纪的突厥历法》,后于1991年由法国国立科研中心出版社与匈牙利科学院合作而公开出版时,又更名为《古代突厥世界的历史纪年制》。此书有耿昇中译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此书主要涉及从公元6世纪到伊斯兰时代的古代突厥历史纪年制。他认为这种历法是以阴—阳历和十二生肖历的形式而出现的中国中原历法的改编形式,而过去的许多学者却持十二生肖纪年的“突厥起源论”。路易·巴赞先生的突厥学研究主要涉及在蒙古和南西伯利亚发掘到的古代突厥碑铭、吐鲁番出土的古突厥历书、突厥语的历史和比较语言学,以及突厥—蒙古的语言和文化比较研究。

路易·巴赞先生是法国亚细亚学会(欧洲最早的亚洲研究学会,创建于1822年)的老会员(1943年入会),并自1966年起任该学会理事,自1994年起任该学会第一副会长;他于1947年成为法国语言学会会员,并于1971年任该学会执行主席;1955年以来为德国东方学会会员;自1965年起为乌拉尔阿尔泰学会会员(设于汉堡),并自1968年起任该学会副会长;1957—1971年任国际东方学家联合会司库,并从1971年起至今任该学会秘书长(该学会现已更名为“东方和亚洲研究国际联合会”)。

路易·巴赞先生自1961年起被选为当时的西德文学和科学院通讯院士(设于美因茨)。1975年,他获法国金石和美学科学院的圣杜尔奖。自1978年起,他被选为土耳其语言科学院通讯院士,1981年起被选为匈牙利东方学会荣誉会员。他于1967年获法国骑士荣誉勋章,1981年获金棕榈荣誉勋章,1993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路易·巴赞先生曾长期任法中友协副主席,并于1985年起任法中友协主席,直到1989年该协会停止活动为止。在此期间,历任中国党政领导人访问法国时,都曾会见过他。他多年来为法中友好关系做了很多工作,对中国一直怀着深厚的友好感情。

路易·巴赞先生是当代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一代突厥学宗师。现在活跃在法国、德国、土耳其等地的新一代突厥学家中,他的出蓝弟子比比皆是,真可谓桃李满园、弟子遍天下了。法国当代著名突厥学家和只比他小6个月的哈密屯(J.Hamilton,《五代回鹘史》、《敦煌回鹘文献汇编》、《敦煌突厥—粟特文献汇编》、《敦煌回鹘文本善恶两王子的佛教故事》等突厥学名著的作者),已故近30年和年长他14岁的勒内·吉罗(RénéGiraud,1906—1968年,《东突厥汗国碑铭考释》、《巴颜楚克图碑校勘》等突厥学著作的作者),亦为其弟子。他们的博士论文均由路易·巴赞先生主持通过。当代研究维吾尔音乐史的法国著名女突厥学家萨宾·特雷班札(Sabine Trébinjac,《新疆维吾尔多浪木卡姆音乐研究概论》、《新疆木卡姆音乐》等书的作者)以及现任巴黎第3大学突厥学研究所所长雷米·多尔(RémiDore,《中亚及其近邻》以及《巴赞纪念文集》的主编,柯尔克孜语言和历史专家),更是其弟子和事业的继承人了。

1990年。为纪念路易·巴赞先生的70华诞,他在各国的弟子、同事与挚友们通力合作,出版了一本巨著——《路易·巴赞纪念文集》(由于印刷方面的原因,此书迟延到1992年才在巴黎拉尔玛塘出版社出版,由设在伊斯坦布尔的法国安纳托利亚研究所编辑),共收入西方当代突厥学名流们的40篇论文,多为高质量的佳作。路易·巴赞先生自己近50年学术生涯中辛勤笔耕的成果结晶——其论文集《突厥民族、文字与人》,于1994年在巴黎阿尔俱芒(论证)出版社出版,共收入作者的40余篇有关突厥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和史学的论文。此书出版后评价很高。

路易·巴赞的主要突厥学著作目录:

(一)专著

1.《米儿咱·法塔利·阿浑道夫的〈喜剧〉》(译自阿塞拜疆语(阿泽里语),附有导言和注释,巴黎1967年版。共266页。

2.《突厥语言学研究概论》,巴黎1968年第1版,1978年第2版。共203页。

3.《古代和中世纪的突厥历法》,里尔大学1974年版(1972年通过的国家级博士论文),获“鼓励奖”,共800页。

4.《柯尔克孜史诗〈艾尔—托西突克〉》(Er-Timg871shtük),译注本,巴黎1965年版。共308页。与波拉塔夫合作。

5.《土库曼诗歌》译注本.巴黎1975年版。共131页。与波拉塔夫合作。

6.《古代突厥世界的纪年制》,巴黎—布达佩斯1991年版。

7.《突厥民族、文字与人》,巴黎1994年版。

(二)论文

1.《6世纪的一篇古突厥文文献》,载《东方学报》第1卷,第2期,1948年。

2.《拓跋语研究》。载《通报》第39卷,第4—5期,1950年。

3.《4—5世纪入主中国北疆的阿尔泰族入侵者的语言属性》,载《世界史丛书》,1953年。

4.《前伊斯兰时代突厥人中的母亲神》,载《人类学报》,1953年第2期。

5.《兀玉克—塔利克碑(叶尼塞河流域)》,载匈牙利《东方学报》,1955年。

6.《论喀什噶里大辞典的编纂时间》,载匈牙利《东方学报》。1957年。

7.《突厥语和蒙古语中的“山羊”名称考》,载《阿尔泰研究》,1957年。

8.《论安纳托利亚语中的感叹词“abao!”》,载《让·德尼纪念文集》,安卡拉1958年版。

9.《对突厥学不完整的总结》,载《第欧根尼》杂志第24期,1958年。

10.《古代突厥民族中的年龄概念》,载《心理学学报》,1959年。

11.《突厥语中的共有结构与倾向》,载《突厥基础语言学》第1卷,1959年。

12.《土库曼语,语法描述》,载《突厥基础语言学》第1卷,1960年。

13.《昴星团星座的突厥文和蒙古文名称考》,载匈牙利《东方学报》,1960年。

14.《突厥语中有元音的交替现象吗?》,载《乌拉尔—阿尔泰年鉴》,1961年。

15.《论突厥语元音出现的频率》,载《内梅特纪念文集》,安卡拉1962年版。

16.《论在波斯使用的十二生肖历法的突厥文名称》,载《亨利·玛赛纪念文集》,德黑兰1963年版。

17.《古突厥时代的天文罗盘仪》,载《德国科学院美因茨分院学报》,1964年。

18.《古突厥碑铭文献》,载《突厥基础语言学》第2卷,1964年。

19.《论突厥文qorqut的辞源》,载《乌拉尔—阿尔泰年鉴》,1965年。

20.《突厥文动词的类别》,载《巴黎语言学会学报》第61卷,第1期,1966年。

21.《古突厥文中的重迭辅音》,载波兰《东方学报》,1968年。

22.《突厥文尊号img872cavuimg873的不为人熟知的古老性》,载《第1届巴尔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索菲亚1968年版。(www.xing528.com)

23.《当代突厥语的句法倾向》,载波兰《东方学报》,1968年。

24.《突厥语》,载《七星诗社百科全书》,1968年。

25.《一个突厥—蒙古词族》,载《突厥学报》第1卷,1969—1970年。

26.《牦牛的突厥和蒙古文名称考》,载《阿尔泰姆纪念文集》第2卷,1970年。

27.《一种鸭子的突厥—蒙古文名称animg874rt考》,载《突厥学研究》,1971年。

28.《黄金的突厥文名称考》,载《语言和技巧》(《奥德里库尔纪念文集》第1卷:《语言学比较》),1971年。

29.《鹰的突厥文名称考》,载《突厥学报》第3卷,1971年。

30.《一部汉文和突厥鲁尼文写本》(与哈密屯合作),载《突厥学报》第4卷,1972年。

31.《法国50年的东方学—突厥研究》,载《亚细亚学报》,1973年。

32.《突厥—蒙古语中的禁用词汇及其比较研究》,载《阿尔泰民族的语言史和文化》,柏林1974年版。

33.《突厥人和粟特人,蒙古布谷特碑铭的意义》,载《邦文尼斯特纪念文集》,1975年。

34.《叶尼塞河上游碑铭》,载《突厥学资料》,波鸿1976年版。

35.《熊的突厥文名称考》,载《佩尔捷夫·巴洛塔夫纪念文集》,1978年。

36.《人类学札记:中世纪在基督教世界市场上出卖的鞑靼和突厥奴婢的名称》,载《突厥民俗研究》,布卢明顿1978年版。

37.《古突厥文词组Kiz Koduz考》(与哈密屯合作),载《突厥学报》第11卷,1979年。

38.《突厥文职官尊号ataman的古老历史不为人所知吗?》,载《哈佛乌克兰研究》,坎布里奇(玛萨诸塞州)1980年版。

39.《阙特勤到底应为突厥文Kül Tegin还是Kimg875l Tegin?》,笺注14,载《乌拉尔一阿尔泰学会丛刊》,威斯巴登1981年版。

40.《突厥文动词—声音.形象还是态式?》,载《动词的行为.声音和形象》,昂热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41.《赌牌的突厥文辞汇考》,载《突厥学报》第13卷,1981年。

42.《突厥称谓传统中的ata》,载土耳其《政治学院学报》第36卷,第1—4期,安卡拉1981—1982年版。

43.《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尔克和法国突厥学》,载《突厥学研究文集》第1卷,1981—1982年版。

44.《土耳其的语言改革》,载《语言改革》第1卷,汉堡1982年版。

45.《多种文化间交流中的客观性之条件,东方和亚洲研究中的情况》,载《多种文化研究概论》,巴黎1980—1982年版。

46.《土耳其的伊斯兰教教阶》,载《权力》杂志第12期,1982年。

47.《巴克提亚尔牧业词汇中的突厥语成份》(与让—彼埃·迪加尔以及萨威埃·德·普提诺尔合作),载《牧业生产和社会》第11期,巴黎1982年版。

48.前一篇文章的波斯文译文,载《人类学论文集》第2卷,德黑兰伊斯兰历1362年(公元1983年)秋季号。

49.《奥斯曼的报刊审查制度和辞书编修,萨米伯的〈法文辞典〉》,载《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和社会》,巴黎1983年版。

50.《古代突厥文地名考释》,载匈牙利《东方学报》第36卷,1983年。

51.《有关可萨人起源的新设想》,载《突厥学资料集》第7—8卷,波鸿1983年版。

52.《一种正在骤变中的文学语言——突厥语》,载《欧洲》杂志,土耳其专刊号,1983年11—12月。

53.《对于突厥—蒙古问题的再思考》,载《突厥学报》第15卷,1983年。

54.《有关苏联突厥语的法文近作》,载《东方语言学报》,巴黎1984年版。

55.《突厥文sugur(sogur,旱獭)考》,载《亚细亚学报》第272卷,第3—4期,1984年。

56.《突厥文bellak(bennak)考》,载《突厥学报》第15卷,1984—1985年。

57.《突厥文img876ro(种族)考,一种阿拉伯—鞑靼语的影响》,载《罗狄松语言研究纪念文集》,巴黎1985年版。

58.《爪哇渤林邦文中的Neptu考》(对一种伊斯兰—爪哇巫术理论的解释),与克里斯蒂娜·克莱芒合作,载《群岛》杂志第29卷,1985年。

59.《突厥文中以—mi结尾的疑问小品词》,载《疑问词》,巴黎1989年版。

60.《论佩切内格人》,载《突厥—鞑靼人的过去,苏联的现在》(《贝尼森纪念文集》),鲁汶1986年版。

61.《欧亚大陆的突厥语民族,民族—语言传播的一个重要例证》,载《希罗多德》杂志第42卷,巴黎1986年版。

62.《有关体力问题的一种阿尔泰萨满教观念》,载《突厥学报》第19卷,1987年。

63.《突厥—蒙古思想中有关人的计算单位》,载《第欧根尼》杂志第140期,巴黎1987年版。

64.《从中国到土耳其的驿站》,载《亚洲的道路、商人和旅行家(5—18世纪)》,伊斯坦布尔1987年版。

65.《伊朗的突厥语民族,民族—语言概况》,载《伊朗和阿富汗的民族问题》,巴黎1988年版。

66.《高地亚洲的古突厥文碑铭,研究成果和前景》,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报告,1989年。

67.《突厥语中每星期日子的名称考》,载《纪念吉伯尔·拉札尔的伊朗—阿里安研究》,鲁汶1989年版。

68.《6—8世纪的突厥人和佛教》,载《日—法文化》第52卷(用法文发表),东京1989年版。

69.前一篇文章的日译本,载《东方学》第78卷。东京—京都1989年版。

70.《对苏吉碑中黠夏斯文碑铭的新释读之尝试》,载《中亚出土的文献和档案》,京都1990年版。

71.《突厥—蒙古语言比较研究的情况》,载《巴黎语言学会论丛》,新编第1卷,1990年。

72.《蒙古和西伯利亚最早的突厥文碑铭(6—10世纪)》,载《亚洲艺术》第45卷,巴黎1990年版。

73.《吐蕃名号源流考》(与哈密屯合作),载纪念乌瑞的《西藏历史和语言学文集》,维也纳1991年版。

74.《回鹘人中的摩尼教和诸说混合论》,载《突厥学报》第21—33卷,1991年。

75.《古代突厥墓志铭考》,载《上耳其语言学研究》,安卡拉1993年版。

76.《有关佛教和摩尼教传入突厥社会中的讨论状况》,载《东方之路》(克洛德·卡昂纪念文集》,1994年。

哈密屯和路易·巴赞退休后,仍在继续其科研工作。法国研究中国维吾尔族的新一代是由萨班娜·特勒班札(Sabine Trébinjac)小姐所代表。

特勒班札小姐毕业于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现任国立科研中心的研究员。她于1982年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然后又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深造,同时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学(1983—1985),最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她于1986年还在陕西省人民艺术学院学习3个月,然后便从事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研究(1988—1989)。

特勒班札能流利地讲一口汉语以及维吾尔语,学习进步很快。她除了在国立科研中心工作之外,还承担巴黎第10大学——楠泰尔大学的民族学讲座课程,在那里还举办中国突厥语民族(维吾尔人、乌兹别克人、柯尔克孜人和哈萨克人)的文化和语言遗产的讲座。她的主要专长是维吾尔族的民族音乐学,于1993年获得了巴黎第10大学——楠泰尔大学的博士学位,通过了博士论文《维吾尔音乐和中国音乐的征集》。

特勒班札在她在有关新疆维吾尔人音乐的著作中,注重于一种同时为音乐(对音乐技巧的分析和对音器的描述)、民族学(音乐与维吾尔民间传统的关系)和史学的交叉点学科。在史学方面,她提醒人们注意,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武王就设立了专管音乐的一个大司乐。直至近代,“乐府”在中国从未停止协调中国的国家与音乐(声乐乐器)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指这种艺术的民间或科学形式都一样。

特勒班札小姐关注于中国维吾尔族民间传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关心娱乐和节庆。

她在有关民族音乐学的讨论会上,积极地参与了国际活动。

萨班娜·特勒班札的著作目录如下所列:

(一)音乐出版物

1.1990年:《新疆,木卡姆雅乐研究》(第1卷),《维吾尔人的民间传统》(第2卷),两盘唱片(与杜兰合作),附有一本小册子(52页,8幅图片和1幅地图),由法国电台(巴黎)和民族博物馆(日内瓦)发行。

2.1993年:《巴达赫尚的塔吉克音乐》(与杜兰的唱片配合),“世界的音乐和音乐家”唱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听视讲唱片第D8212号,特勒班札小姐完成了有关中国塔吉克族音乐的部分。

(二)论文

1.1990年:《唱歌时的力量》,载《传统音乐丛刊》(日内瓦)第3卷。

2.1990年:《中国维吾尔人的音乐,从真实特征到民俗化》,载《第3届西域学术讨论会文集,西域及其近邻》,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版,第227—238页。

3.1990年:《百名歌手争鸣与音乐繁荣,中国的国家传统主义研究》,载《社会学欧洲档案》第31卷。第l期,第60—79页。

4.1991年:《维吾尔族木卡姆概论》(与杜兰合作),载《亚洲腹地学报》第17卷,布鲁明顿版,共58页,附1幅地图。

5.1992年:《一座城市的面貌》,载《西域,帝国的边陲,觉醒与混乱》。载《他方》杂志,巴黎板,第146—155页。

6.1995年:《独自从其他地方而来的女子,新疆的一种民族音乐的三大王牌》,载《传统音乐学报》(日内瓦)第8卷。

7.1995年:《回鹘人的娱乐活动》,载《蒙古和西伯利亚研究》第之4卷。

中法关于在中国从事考古发掘协议的签订,使法国科研人员得以与他们的中国同事们在这一领域中合作。这是自1949年以来,由一个中国——外国联合小组在中国共同从事的首次对非史前史时代的发掘。从1993年春天开始在新疆从事的这项田野作业,是由新疆考古文物研究所和法国国立科研中心第315自有专业研究组联合进行的,由王炳华和冯赫伯(Henri-Paul Francfon)共同主持。

第315自有研究组与新疆考古文物研究所的最初接触发轫于80年代初叶,由让—克洛德·噶尔丹(Jean—Claude Gardin.当时任该研究组组长)和彼埃·让代尔(Pierre Gentelle,地理学家,现任该研究组组长)首倡。他们自1984年起实现了两项合作。其中一项是让代尔与中国科学院在土壤科学领域中的合作,另一项是冯赫伯与新疆考古文物研究所在准历史时期的文化与其环境关系课题上进行的合作。让代尔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了在昆仑山脉的山麓、和田(于阗)地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化问题。第315自有研究组的法国考古学家们,参与了对哈密县的一次勘探(其成果于1995年在巴黎文明研究出版社出版),后来又选择了和田地带。从1991年起,他们拟定了一项对克里雅河(和田河)流域进行考古发掘的中法计划,它已由1993年的田野发掘工程而开始实施。中国方面参加的有新疆考古文物研究所和于阗文管所的负责人,法国方面则有冯赫伯和他的夫人戴寇琳(Corinne Dabaine-Francfort),还有杜德兰(Alain Thote,国家科研中心),双方均有各方面的合作者们协助。

发掘地点是喀喇墩(Karadong)。这是一个已被沙漠湮没的古遗址,位于克里雅河三角洲的一条干枯的支流附近,距和田城以北直线距离为190公里左右的地方。考古学家们得以确定遗址的基本轮廓,带有一座烽燧,供水系统和住宅。有20多间房子已被发掘出来,其中一间住宅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已被清理出来并作了精心研究,同时被清理研究的还有遗存在那里的文物。他们也发掘出了一座有壁画的佛寺——自前一年起,一次沙丘的流动使之暴露出来。1993年间发掘的初步成果,已于1994年刊布在《亚洲艺术》杂志上了(见下文的《参考书目》)。

这次发掘于1994年10—11月间又恢复进行,成果甚为丰硕。对于前一年发掘到的寺庙的勘察已经完成,第2座寺庙以及一种呈金字塔状台基的结构(很可能为一座堵坡,宝塔)均被发掘出土。这座寺庙内外均饰以壁画,某些壁画残片得以被抢救出来。此外,由冯赫伯与其中国同事们对克里雅河故道西北段的考察,使人得以在西北大三角洲那干枯故道沿途发现了某些新遗址。其遗物证明,该地区曾有密集的人口居住过(我们认为可以断代为公元前第1个千年纪中叶),其居民与印度和中国社会有关系。这些人口于此定居则要较喀喇墩聚落的时间早8个世纪左右。

考古学家们希望能在更靠北部的地方,发现同时代或更早一些的遗址。

在从事纯考古研究的同时,地理学家彼埃·让代尔还于1993年,对于在克里雅河流域的水系设置上尚留作悬案的诸多问题上,提供了大量答案(对于该河最古老河道、灌渠和扩大耕作区的研究)。

1994年所获得的成果已作为一篇流传有限的简报之内容。更详细的情况尚有待于公布。

参考书目

1.1991年,科尔(R.Coque)和彼埃·让代尔:《昆仑山山麓(于阗—和田段)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沙漠化及其地貌的初步考察》,载《活的地貌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1—27页。

2.1992年:彼埃·让代尔:《一种动态地理学,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为例》,载《地理学年鉴》第567期。

3.1994年:戴寇琳、伊第利斯和王炳华:《塔克拉玛干中心地区(喀喇墩、新疆、2—4世纪)的灌溉农业和古代佛教艺术,中法克里雅河考察初步成果》,载《亚洲艺术》第49卷,巴黎版,第34—52页。

注释:

①路易·巴赞(Louis Bazin,1920—2004)法国著名突厥学家,曾长期任法国巴黎第3大学的突厥学研究所所长,也曾长期担任法中友协副会长和会长,法国科学院院士,还曾任法国亚细亚学会第一副会长。本文为特邀稿。——译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