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的乐舞
殷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殷代,由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缺乏科学的认识,人们仍然极为相信鬼神。为着祭祀祖先和鬼神的需要,殷人制作了许多乐舞。不过,这些乐舞都不是人们审美的产物,而是宗教崇拜的结果,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殷商时的乐舞,据甲骨文和古代文献记载,有招、濩、隶、羽、万、般、桑林等。
招,又称韶,也称大招、九招。据说是商人的祖先天帝舜所作。韶乐是一种很美妙的音乐。孔子曾听过这种音乐,过后,三个月不知肉味。招舞大概是伴招乐而招请诸神所跳的祭舞。《周礼》曾说:“舞大招,以祭四望。”所谓四望,就是四方群神,包括日、月、星辰、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等神祇。
濩,或作滉,又称大濩。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大濩是殷商初期成汤时制作的祭祀祖先的乐章。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来看,殷只有在祭祀成汤以下死去的国王才使用这种音乐。因而,濩乐大概是殷商祭祀殷人先王的庙堂乐章。
隶舞,据说是一种以牛尾作为舞具的舞蹈。在甲骨卜辞中,常可以见到隶舞的记载。它多用求雨的祭祀仪式,有时也用于祈年、祭祀先王和山岳等祭祀仪式。
羽舞,是用以祭祀四方之神时而跳的一种舞。跳这种舞时,舞者手中拿着五色羽毛。羽舞大概因此而得名。(www.xing528.com)
万舞,据《韵会》说:“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万舞是一种武舞。跳万舞需要众多的人参加,舞者手中拿着干戈,以战鼓伴奏,动作刚健有力,场面甚为壮阔。《诗经》中有些诗曾对万舞有描绘。《商颂·那》:“庸鼓有斁,万舞有奕。”《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万舞除在祭祀时用以祭祖外,平时也用它来训练武士和战士。
般乐,据说是用以祭祀四岳海河的歌舞,可能是因为舞态盘旋而得名。甲骨卜辞中曾有“王作般隶”和“呼象般乐”的记载。
桑林舞,是用以祭祀自然神的一种舞蹈。传说汤时大旱七年。据龟卜的要求,说要用人作祭品祭祀上天,天才下雨。汤不忍用人作祭品,便自己穿上麻布粗衣,身披干枯的茅草,驾着白马拉的车,以自己为祭品到神社所在的桑林去求雨。于是,天油然作云,下起了倾盆大雨。人们欣喜欲狂,跳起舞来庆祝。这舞留下来,便是桑林舞。据记载,表演桑林舞时,舞者头戴五色羽旌,形状可怖。公元前563年,商的后代宋平公曾以此舞招待晋悼公,舞队一入场,晋悼公便被吓得退到房里去了,并因此而得了一场病。
北里之舞,为商纣王时所作。商纣王是一个荒淫的君主,好酒淫乐。他觉得以前的那些乐舞不足以为乐,便使乐师师渭制作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据说这种歌舞演奏起来,能迷魂夺魄,想来是一种很猥秽的舞蹈。商纣王曾在沙丘举行晚会,“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一边演奏这乐舞,一边让男男女女光着身子在其中相互追逐作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