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乐舞与书画:民乐中的口哨起源古已有之

乐舞与书画:民乐中的口哨起源古已有之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民乐的口哨古时候,人们就发现口腔、唇、舌通过呼吸的气流的控制,可以作为乐器使用。就是模仿鹿的声音用口哨引来鹿。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说文解字》为口哨的古已有之提供了一种释义,口哨在当时被称为啸:“啸,吹声也。”在古时口哨被视为极高雅之举。

乐舞与书画:民乐中的口哨起源古已有之

作为民乐的口哨

古时候,人们就发现口腔、唇、舌通过呼吸的气流的控制,可以作为乐器使用。

口哨最初是和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在那茹毛饮血的年代里,口哨就可能被原始人应用于狩猎中。人们还以口哨作为集合的信号,《新唐书·室韦传》说:“每弋猎,即相啸聚。”一直到近代,还有一种捕鹿的方法,称为“哨鹿”。就是模仿鹿的声音用口哨引来鹿。口哨最初也和村民的祭祀有关。战国时,巫风盛行,“招魂”是当时的一种迷信活动屈原以此为题来哀悼怀王,他写道:“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意思是:招魂用的器具已经准备齐全了,巫师尖声地吹着口哨招引怀王的魂灵。

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说文解字》为口哨的古已有之提供了一种释义,口哨在当时被称为啸:“啸,吹声也。”西汉大文学家成公绥曾为此写过《啸赋》:“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在古时口哨被视为极高雅之举。一些士大夫阶层及名流贵族们对吹口哨的兴趣远远越过纵情歌唱。《世说新语》说:“阮步兵哨闻数百步”,是说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吹口哨所发的声音,能传得很远。著名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辞》一文中也载有当时人们吹口哨的语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唐代大诗人兼画家音乐家王维也曾在他的《竹里馆诗》里这样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宋代诗人苏轼也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除此之外,在新疆拜城石窟和敦煌石窟以及内地的壁画浮雕中都曾有吹口哨形象。宋元的杂剧表演中,为了剧情的需要,在后台用口哨发出某种声音,就好像今天舞台艺术上的音响效果。(www.xing528.com)

唐孙广曾著有关于口哨方面的一部专著《啸旨》,这部书中,对当时演奏口哨做了详尽的说明。书中还对当时的12种演奏方法作了介绍,如外激、内激、含、藏、散、越、大沉、小沉、匹、叱、五太、五少。可惜的是这些演奏技法和曲目都未能流传下来。

吹口哨还能激发人体唾液分泌,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起到美容的效果,医学界已用之矫治儿童语言障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