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连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和背部。因其疗效低、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而成为世界医学重点科研攻关的疑难病症之一。自然人群的发病率为0.1%~3%,我国的发病率为0.123%,一般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病因未明,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银屑病病理生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皮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仅为37.5h)和表皮更替时间(仅为3~4d)明显缩短。
【临床表现】 银屑病可发于各种年龄,男女发病无大差异,初发年龄悬殊颇大,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可达80岁,以15~45岁为最多,10岁以下较少见。皮疹一般分为4型,即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脓疱型银屑病泛发性者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红皮病型银屑病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表浅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临床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
寻常性银屑病临床多见。皮损通常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严重泛发全身,对称分布。皮损一般为绿豆至钱币大小的红色斑疹、斑丘疹、丘疹,表面覆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特征性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皮疹可不断地扩大和增多,亦可融合扩延甚广以至全身者。一般不倾向湿润或继发水疤或脓疤,亦不累及内脏。
脓疤型银屑病多数密集无菌性浅在脓疤,易融合成“脓湖”,易继发红皮症等。
关节病型银屑病在其他类型银屑病的基础上并发关节损害,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压痛和畸形,X线见软骨消失、关节边缘被侵蚀、破坏,类风湿因子常阴性,血沉加快。损害通常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主要累及远端小关节,踝、膝、髋、腕、肘、肩、脊柱等大关节亦可受累。此外,常出现持续发热。发热、皮损、关节症状及血沉变化相平行。
红皮病型银屑病本病约占银屑病的1%。通常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基础上治疗不当或由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转化所致。皮肤表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大量脱屑,可见小片正常皮岛,指、趾甲浑浊、增厚、变形和脱落。全身表现:不同程度的持续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低蛋白血症、血象升高。本病性质顽固,愈后易于复发。伴发关节炎者,预后较严重。由于长期迁延,反复再发,病人逐渐衰弱,易继发各种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
【辅助检查】 肾病理检查肾活检病理可为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IgA肾病、肾淀粉样变、微小病变,少见系膜增殖性肾炎报道。
【诊断】
1.先有银屑病史。
3.银屑病与肾病存在消长一致性。
4.排除原发性或其他继发性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多数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但不能制止复发。
1.治疗目的 控制症状,尽量减少复发。原因是由于银屑病是一种良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疗法。(www.xing528.com)
2.治疗要求 积极寻找诱因并加以避免。避免胡乱治疗,特别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和抗肿瘤化疗药物以及外用强烈刺激性药物。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和病情采取适宜的治疗。治疗上不可盲目和急躁。
3.治疗方法 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上应以外用药物为主,通常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制剂、维A酸制剂、维生素D3的衍生物、焦油制剂等,亦可结合光疗包括PUVA、UVB。严重者可行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和口服维A酸类药物。
4.对于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 此类重症临床类型需住院治疗。
5.脓疱型银屑病 治疗上应以防治感染、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上述治疗2~3周无效可考虑加用第二代芳香维A酸(依曲替酯或依曲替酸)或甲氨蝶呤或雷公藤制剂。
6.红皮病型银屑病 疗上应在积极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甲氨蝶呤或第二代维A酸。
7.关节病型银屑病 治疗上如果在疾病活动期应及早系统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尽快控制关节炎症,避免受累关节发生畸形、破坏及丧失功能。联合应用免疫抑制药。
8.银屑病性肾损害 采用皮质激素、甲氨蝶呤或硫唑蝶呤及雷公藤总苷治疗往往能取得疗效。已发生慢性尿毒症者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肾移植效果也满意。
9.西医药治疗
(1)内服药治疗:①寻常型银屑病早期进行期给予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C及普鲁卡因封闭疗法等。对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用抗生素治疗。对泛发性静止期患者,在其他疗法不佳时,可酌情选用甲氨蝶呤、乙亚胺、乙双吗啉等,但应注意其毒性,定期检查血、尿及肝功能。②对于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银屑病,可根据情况选用免疫抑制药如白血宁、环孢素A等,维甲酸制剂如依曲替酯、依曲替酸等,或皮质激素、雷公藤制剂等。③可配合选用免疫调节药如转移因子、聚肌胞、灵杆菌素、左旋咪唑等,抗血凝药物如华法林、藻酸双酯钠等。
(2)物理疗法:用8-甲氧补骨脂素和黑光(长波紫外线)联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3)外用药治疗:包括角质形成剂,如焦油类(煤焦油、松馏油、黑豆馏油等)、蒽林、芥子气(软膏)、氮芥(软膏或溶液)、白降汞、硫黄等;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苯甲酸、间苯二酚等;细胞抑制药,如平阳霉素、维A酸等;皮质激素制剂(霜剂、溶液、软膏、贴膏)等。近几年还有新型外用药钙泊三醇(大力士软膏),有良好疗效。
(李宇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