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淋巴结内的T细胞和B细胞分布及其免疫作用

淋巴结内的T细胞和B细胞分布及其免疫作用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大约75%为T细胞,25%为B细胞。浅皮质区含有淋巴小结,也称初级淋巴滤泡,主要由B细胞聚集而成,又称非胸腺依赖区。其中,T细胞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75%,主要分布于副皮质区;B细胞占25%,主要分布于浅皮质区。当结核杆菌进入一个未产生免疫力的动物淋巴结时,吞噬细胞吞噬了结核杆菌,但不能杀死与消灭细菌,反而造成病菌的蔓延。

淋巴结内的T细胞和B细胞分布及其免疫作用

人体全身有500~600个淋巴结(lymph node),分布于全身各处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上,如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大约75%为T细胞,25%为B细胞。

(一)淋巴结的结构

淋巴结外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上有输入淋巴管,直通被膜下窦。被膜结缔组织向内伸入实质形成许多小梁,将淋巴结分成若干小叶,淋巴结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个部分(图2-4)。

1.皮质 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皮质区、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等构成。浅皮质区含有淋巴小结,也称初级淋巴滤泡,主要由B细胞聚集而成,又称非胸腺依赖区。受抗原刺激后,此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生发中心,称为次级淋巴滤泡。皮质深层和滤泡间隙为副皮质区,因富含T细胞又称为胸腺依赖区。在此区域内还有大量树突状细胞,具有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副皮质区有许多由立方形内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来自血液的淋巴细胞可穿过这种高内皮微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HEV)进入淋巴结实质,再回到淋巴液中,实现淋巴细胞再循环。

2.髓质 髓质由髓索和髓窦组成。髓索中含有B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抗体合成和分泌的部位。髓窦内为淋巴液通道,与输出淋巴管相通。T、B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致敏T细胞和特异性抗体都汇集于髓窦中,经输出淋巴管,最后进入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发挥免疫功能。

(二)淋巴结的功能

图2-4 淋巴结结构示意图(www.xing528.com)

1.T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 在胸腺和骨髓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均定居于淋巴结。其中,T细胞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75%,主要分布于副皮质区;B细胞占25%,主要分布于浅皮质区。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和处理外来的抗原,并将抗原肽呈递给T细胞,使其活化、增殖、分化成致敏T细胞。B细胞可识别和结合游离的或被树突状细胞捕获的抗原,并在T细胞的辅助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特异性抗体。效应性T细胞及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经输出淋巴管,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发挥免疫效应功能。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深皮质区中的HEV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起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穿过HEV,离开血循环进入淋巴结,向髓质移动,最终通过输出淋巴管引流到胸导管或右淋巴管,从而再回到血循环。完成这一循环需24~48h。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①增加抗原与淋巴细胞的接触机会,淋巴细胞不断地从淋巴组织到外周血液,使更多的带有不同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有机会接触抗原,并引起免疫应答。②充实淋巴组织,即淋巴组织可从反复循环的“细胞库”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图2-5)。

4.滤过作用 从回流区进入淋巴结的淋巴液常带有抗原物质,如细菌、病毒、毒素或大分子抗原等,它们在缓慢地流经淋巴结时,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因此淋巴结具有重要的滤过作用。若从输入管注入一定量的细菌,观察在输出淋巴管内的细菌含量,可计算出清除率达99%,但这一情况常因细菌的毒力和宿主的免疫力不同而有所变化。当结核杆菌进入一个未产生免疫力的动物淋巴结时,吞噬细胞吞噬了结核杆菌,但不能杀死与消灭细菌,反而造成病菌的蔓延。

图2-5 淋巴细胞再循环模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