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继续讲24节气。
立夏:夏季的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时值公历5月5日前后。“夏”原意为“大”,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的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可达18℃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在立夏称体重或饮立夏茶的习俗。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落”为下雨之意,即雨水越充沛,将来越丰收。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时值公历5月21日前后。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作物候。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在民间有许多反映物候的谚语,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在此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自然界的植物开始茂盛、丰腴,春作物也正值生长的旺盛期。此时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处处呈现的是夏日夏景。正可谓“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斗指己为芒种,太阳黄经为75°,时值公历的6月5日左右。农历书记载:“斗指己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芒种节气是麦类等有芒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最适合播种之时。此时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梅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霉雨季节”,而此时又正是梅子黄熟之时,故又叫作做“梅雨天”或“黄梅天”。一般梅雨季节要持续约1个月,梅雨的多少,对禾谷的丰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梅雨很受老百姓的重视,农谚云:“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我国的端午节也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夏至”顾名思义是阳极之至,此时斗指乙,太阳黄经为90°,时值公历6月21日前后。夏至正是盛阳覆盖其上,而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人又把这一天称为日北至,即太阳运行到达最北的日子。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日益缩短,黑夜日益增长。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1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夏至节气虽然烈日炎炎,但自然界中却充满了一派生机。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即小暑时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时值公历7月7日前后,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成荫,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故有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一声雷,翻转倒黄梅”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总结。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也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为初伏的开始,过10天后的庚日为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般情况下伏天共30日,如果入伏日早,伏天便会有40日,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小知识
过伏天的习俗在我国春秋时便已有记载,汉朝后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伏即伏藏之意,小暑过后,天气炎热,自然界的动物都开始躲避暑气,人也应该减少户外活动以避暑气,所以我国古代一直有“歇暑”的习俗,古代帝王都有专为避暑而建造的宫殿。如宋朝在汴梁建造了碧玉湖、风泉馆及万荷庄,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等,都是很著名的帝王避暑场所。
三伏天民间的饮食也很有特色,除了多吃一些瓜果清凉消暑外,还常流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促使身体出汗,排出毒素。小暑时节,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绿树成荫,荷花飘香,整个自然界充满了生机。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时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时值公历7月22日前后。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管子》云:“大暑至,万物荣华。”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伴随着阵阵雷雨,暑湿之气渐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立秋:秋季的开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时值公历8月7日前后。“秋”字禾火也,是禾谷成熟之意,立秋还有禾谷开始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处暑时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时值公历的8月23日前后。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同时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著有《清嘉录》的顾铁卿在形容处暑时讲:“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18日的流汗日。(www.xing528.com)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时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时值公历的9月7日前后。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天气渐凉,日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故有“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之说。此时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如《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物候景象为“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此时鸿雁开始南飞避寒,百鸟忙着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尤其到了夜间,温度较低,故古谚云“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较凉,衣着太少容易着凉感冒。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
秋分:昼夜平分。“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秋分时斗指己,太阳黄经为180°,时值公历的9月23日前后。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90日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露》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秋分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的时候。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寒露时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时值公历的10月8日前后。此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所以称之为寒露。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自然界开始见到露水,到了寒露时节,天气更冷了,露水也增多了,我国有些地区甚至会出现霜冻,古谚云“霜降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雪花浓”,“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冬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雨雷声菜价增”。此时阴天较少,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素有秋高气爽之称。我国南北地区也不同程度地体验着秋的魅力。一般此时北方地区已呈现深秋景象,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满山的红叶、黄叶、绿叶交相辉映,公园里菊花盛开,一朵朵黄色的菊花争相斗艳,渲染着秋的气氛,让我们感受秋的美丽与宁静。南方地区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时,太阳黄经为210°,时值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此时天气渐冷,开始降霜,故名霜降。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受寒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而成的冰晶,色白而结构疏松,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霜降往往带有悲伤的色彩,如《淮南子》说:“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雪霜,霜者桑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所以古人常将丧偶的妇女称为“遗孀”。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最低气温可达0℃左右。有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北方经霜的红叶却是分外娇艳,漫山遍野,如火似锦,层林尽染,美丽壮观。而我国南方地区此时则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立冬:冬季的开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此时斗指西北,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值公历的11月7日前后。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此时自然界中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如人参、鹿茸、狗肉、羊肉等,说是只有这样补充身体营养,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古代民间还有立冬看气象的习俗,通过观察立冬日的阴晴冷暖,可预测一冬的天气情况,如谚语云:“立冬晴,一冬凌(严寒意);立冬阴,一冬温(暖冬意)。”
小雪:开始下雪,表示了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巳,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时斗指巳,太阳黄经为240°,时值公历的11月22日前后。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呈现初冬景象,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寒冷季节,所以名为小雪。此时虽雪量有限,但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时候。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此节气解释曰:“十一月节(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表示此时降雪开始大起来。大雪时斗指甲,太阳黄经为225°,时值公历的12月7日前后。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但是大雪带给人们的不全是浪漫的诗情画意,同时它也带来了寒冷的天气。大雪节气后,我国北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温降雪天气。北风萧萧,雪花飘飘,此时人们应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减衣服,减少户外运动,预防疾病发生。
九九消寒图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时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时值公历的12月21日前后。冬至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斗指子,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发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明确指出: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北半球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9日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早在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1天。在我国很多地区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作过年一样重要。“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天要吃馄饨、汤圆或者水饺。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饺儿”谐音“胶耳”。山东临沂、邹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习俗。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小寒时斗指戊,太阳黄经为285°,时值公历的1月5日前后。民间有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街上走走,金钱丢手。”说明此时气候寒冷,小寒即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也是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故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此时成了全国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寒时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0°,时值公历的1月20日前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此节气中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近年来,我国常出现“暖冬”现象,在大寒节气中天气转暖是反常现象,常使人畜患病,正如谚语所说:“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因此,对其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养生保健,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大寒节气中,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有时甚至连春节都在这一节气中,因此,这往往又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欢乐气氛的节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