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助产专业发展成果

我国助产专业发展成果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她的带动下,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办了不少助产学校,中国从此有了第1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助产人才。但是,根据当时英国中央助产委员会规定的标准,中国约需11万助产士方能保证在全国普遍开展妇婴卫生工作。同时指出助产士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业,除了需具备护士的基本素质外还肩负着母婴两代人的健康。助产士与产妇及婴儿接触最多,很多诊断和处理都是由助产士来完成的。

我国助产专业发展成果

古时候,稳婆是助产士的典型代表。但由于大多数稳婆都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仅依靠经验从业。在当时,孕、产妇因感染或操作不当而致死的人较多,同时婴幼儿的致畸、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较高。1892年,JM Swan在我国广东省施行第1例剖宫产,产妇因感染而死亡;1906年,英国医师MC Poulter开始办产科训练班,教分娩机制等基本知识,于1911年建立我国最早的产科病房。1921年杨崇瑞医师在北平开设了中国第1所孕妇检查所。于1929年在北平创办了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和产院,亲任校长,成为中国早期妇幼卫生工作助产教育的创始人,并以“牺牲精神,造福人群”作为该校校训,是我国当时助产教育最高级别的学府。1930年,杨崇瑞拟订《助产士管理法》,呼吁新旧助产士一律需登记注册。在她的带动下,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办了不少助产学校,中国从此有了第1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助产人才。到1947年,我国公立、私立助产学校总计86所,学生约1 712名,全国持助产士证者总计5 268名。但是,根据当时英国中央助产委员会规定的标准,中国约需11万助产士方能保证在全国普遍开展妇婴卫生工作。可是,当时在卫生部登记的助产学校毕业生仅7 000余名,与实际需要相去甚远。

1950年,在第1次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座谈会上,新中国将妇幼保健的首要任务确定为解决对妇女儿童威胁最大的接生问题,提出“改造旧产婆,推行新法接生”的工作方针,并严格规定必须选择在群众中有威信又有接生经验的、热心为公众服务的人进行培训。农村的接生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接生人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受尊重的程度也有很大提高,接生人员也开始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与职责,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助产管理、教育、培训机制及相关执业法规、制度已初步形成。(www.xing528.com)

随着20世纪70年代围生医学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人们对优生优育的倡导与需求,助产工作已逐步向科学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1993年8月,黄祝玲撰写的我国第1部助产学科方面的专著《助产学》的出版,标志着助产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已经形成,并首次给助产学一个明确的定义:助产学是一门范围较广的学科,它以产科的系统理论为基础,包括妇幼保健、产前监护及助产与护理的工作内容、操作技术等,故不同于产科学。它是除了研究妇女在受孕、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各过程时在体内进行的各种特殊的生理变化外,还包括心理学社会学遗传学优生学等综合性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指出助产士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业,除了需具备护士的基本素质外还肩负着母婴两代人的健康。助产士与产妇及婴儿接触最多,很多诊断和处理都是由助产士来完成的。2006年北京大学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护理学院合作开发了国内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助产学中外合作项目,标志着中国高等助产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