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过程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解决问题通常包含着几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一、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几个基本阶段
1.发现问题 问题就是矛盾。解决问题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是认识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明显的,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又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解决问题才会有正确的方向。问题的发现不是在头脑里空想获得的,而是与人是否有积极的需要和动机有关。发现问题还与个人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有关。
2.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要的任务是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所提出的问题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条件和问题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使思维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弄清问题的要求是什么?可供解决问题的条件有哪些?把握住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能否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在于主体对问题条件和要求的理解程度。一方面需要用图形和符号进行视觉上和结构上的问题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弄清楚用什么概念来处理问题。如果对问题的要求和条件缺乏正确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将会指向错误的方向。
3.提出假设 在弄清问题的条件和要求之后,关键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过程往往又是以假设的形式出现的。换句话说,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确定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在解决问题时,常常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以前解决类似问题时所用的策略;或根据目前问题的性质和内容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新的策略。提出假设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之后才能得到正确的方案。
4.检验假设 由于受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出的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和最好的。假设的正确程度如何,需要进行检查和验证。检验假设的方法通常有2种。
(1)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或实验来检验假设,如果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问题就可得到更好地解决;如果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就需要修改或寻找新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智力活动进行检验:在头脑中用思维活动来检验假设的正确与否。有些假设无法进行实践或实验的检验。例如指挥员的作战计划、工程师的工程设计是否可行,在实施之前都不能实践。这就需要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合乎规律的检查。(www.xing528.com)
检验假设一定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敢于正视错误并能尽快地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是按照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
二、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就心理因素而言也有多种,这里仅介绍几种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1.知觉特点的影响 对问题如能进行客观详细的观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有9个点排成横、竖都为3个点的方形图。要求用笔划出4条直线,不能中断,不能倒退,把这9个点全部连接起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起初可能感到为难,其原因是思维活动受到知觉整体性的影响,很容易把9个点组织起来看成一个正方形,只在这个正方形的空间内想办法,如果能够突破这个框框的限制,则问题就会很快得到解决。
2.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新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或具有内部准备状态。这种倾向性有时对问题的解决有利,有时也会妨碍问题的解决。特别在创造活动中,思维定势的阻碍作用显得特别突出,使得人们不易发现新异、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功能固定性 人们习惯于将某一物体与某种功能、用途相联系,因而难以看出此物体的其他功能和用途。功能固定性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在解决问题时它往往影响灵活性和变通能力的发挥。
4.迁移 迁移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起有利影响的称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正迁移所起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