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心理活动最复杂的形式,也是认识过程最高级阶段。思维是人脑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是借助概念、表象和动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www.xing528.com)
所谓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其他事物作媒介来反映和认识某一客观事物,并由此推导出新的知识。例如,早上起来站在窗前看见对面房顶湿了,马路上有水,便可推想夜里下过雨。其实,夜里下雨我们并未看见,而是通过房顶和地面潮湿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推断出来的。又如医生根据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询问病史,检查病人的体温、血压,通过视、触、叩、听物理检查,经过临床思维能了解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病人内部器官的状态,分析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所有这些都是间接的认识,是通过人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活动即思维来实现的。
所谓思维的概括性,是指人脑反映的东西不是个别属性或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征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和关系。思维的概括性是借助概念(词)来实现的。人们用一些概念把性质相同的东西一齐网罗在内,这不仅扩大了认识范围,也使人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例如用笔这个词可以概括毛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各式各样的笔。各种笔虽然都有各自的外形和特点,但它们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是书写的工具。一切科学的概念、定义、定理、定律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
思维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人们通过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来认识那些没有或者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事物的属性,以此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以及结果。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不断更新和改组,因此,可以认为,思维超出了感知觉的范围。但是,思维仍是在感知觉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语言对信息进行的加工和改造,感知觉的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根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