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临床心理学:知觉倾向中的准备状态

临床心理学:知觉倾向中的准备状态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第一组的前4个符号都是英语字母,使我们形成了这种准备状态,在知觉第5个符号时,自然也就将“O”作为英语字母来阅读。这种按“准备状态”进行知觉的倾向是知觉定势的一种表现。

临床心理学:知觉倾向中的准备状态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综合起来的反映,并借助于既往的经验形成综合的、完整的映像。人得到的不只是感,而是知,即理解。例如,当我们拿起一只苹果时,苹果的颜色、气味、形状及光滑的表皮等个别属性分别作用于眼、鼻、手上的皮肤等感官,在脑子里形成了相应的感觉,并被相互联系起来,有机结合,并借助既往的经验,形成了完整的苹果的印象,产生了对苹果的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能形成知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越丰富多样,形成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知觉与理解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只有凭借着过去的经验,才能把感觉到的许多个别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形象,才能正确地确认某个事物。知觉还受到个人的兴趣、需要、动机、情绪和个性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制约。这方面在病理心理的幻觉、错觉等心理现象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知觉的内容和性质不仅与客体有关,而且还受到人的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和兴趣、情绪和情感、期望和信念等。

(一)知识和经验

个体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着知觉内容的真实程度、正确性、清楚性和速度。对于已熟悉的事物,知觉内容丰富充实,分辨迅速,映像正确而清楚。当我们看到一组符号“A、C、 H、X、O”时,依据我们的知识和经验马上就会把第5个符号知觉为英语字母“O”,而对于另一组符号“6、5、8、7、0”的第5个字母我们会将它读成“零”。我们之所以把这两个同样的符号知觉为两个不同的对象,是因为受前面几个符号知觉的影响,使我们在后继知觉活动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由于第一组的前4个符号都是英语字母,使我们形成了这种准备状态,在知觉第5个符号时,自然也就将“O”作为英语字母来阅读。同样的道理,我们将后一组的第5个符号阅读为“零”。这种按“准备状态”进行知觉的倾向是知觉定势的一种表现。

(二)需要和兴趣

需要和兴趣对我们知觉周围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个几天未进食的正常人就会有对食物的知觉异常敏感的心理定势,他很可能将别人碗中的一块洗碗用的海绵知觉为一块发糕。一个在家焦急地等待着亲人回来的人,会把邻里其他人的言语声误认为自己亲人的言语声。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总是知觉得比较全面、细致而深入,对缺乏兴趣的事,知觉过程就会简略粗糙。例如,一个对诗词感兴趣的人,当他看过一首新诗后很快就能背诵,并且领会也很深刻。

(三)情绪和情感

对祖国的热爱使我们对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情特别警惕。疼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即使在睡梦中对孩子的微小动作,如把手伸出被外,也能察觉。一个保持情绪良好的人,能够正确感知、判断环境的变化。而一个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的人,就可能出现反应迟钝、感知不敏锐、阅读速度变慢、知觉简略粗糙。战败溃逃的士兵会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情绪紧张、惊慌中常常找不到就在手边的东西。

(四)期望和信念

人们常常会出现按自己期望和信念去知觉事物的倾向。例如,假使一个人认为衣冠整洁的人一定是举止文明的人,即使他丢失了钱包,也不会怀疑离他最近的一位西装革履的绅士,哪怕是此人的嫌疑最大。同样,对某种外表、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的人持有偏见的话,就会把他们的言行往坏的方面想得更多。

三、知觉障碍

(一)错觉(illusion)

错觉是对实际存在的事物错误或被歪曲地感知。我国古代关于“杯弓蛇影”和“草木皆兵”的成语就是描述错觉的生动例子。最常见的错觉有图形错觉、形状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运动错觉等。病人在某些疾病如感染、中毒等引起精神症状时可能会出现错觉。例如,把一个装置在天花板上的圆形灯罩看作为悬挂的人头,把输液管看成是蛇等。正常人在照明不良、感知不清晰、视觉或听觉功能减弱、情绪紧张和处于期待心理状态时,也可能造成对外界物体的错觉。如一个胆小的人,半夜起床在没开灯情况下会把一台落地扇看成是人。有时利用错觉会使人产生特殊的心理效果。正常人的错觉是偶然出现的,多能自行纠正。病理性错觉则常在意识障碍时产生,并且常常带有恐怖色彩。在错觉中,最多见的是视错觉(visual illusion),下面是几个生理心理性视错觉的实例。

1.月亮错觉(the moon illusion) 月亮错觉是指月亮刚刚在地平线升起时看起来比在天顶时要大,而实际上月亮在这两个位置上的大小是相同的。

2.垂直-水平错觉(the horizontal-vertical illusion) 垂直-水平错觉是冯特(Wundt)于1858年提出的。图3-1中为2条垂直相交的直线,它们的长度相等,但垂直线看起来要比水平线长一些。

图3-1 垂直-水平错觉

3.对比错觉(contrast illusion) 对比错觉是指由于某图形周围其他图形在大小、形状、长度和朝向等因素的对比影响,而使得该图看起来产生相反的或对比的效果。图3-2所示为著名的Ebbinghaus错觉所产生的对比效果,由于周围圆形的作用,A图中间的圆形看起来要比B图中间的圆形要大,实际上这两个圆形的直径是相等的。

(www.xing528.com)

图3-2 对比错觉

(二)幻觉(hallucination)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无中生有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作用于感官的情况下出现的知觉体验。

幻觉与错觉的区别:幻觉是一种不具有客观对象的知觉,是一种假的、不真实的知觉,而并不是知觉的歪曲或对知觉的错误理解,但对病人来说,都是他的真实的知觉,他确实感到有这类客观对象的存在。它具有和真实知觉相类似的特点,即形象是生动的\不从属于自己\不能随自己的意愿而加以改变\存在于客观空间。

临床上,幻觉可按不同的感觉器官分为听幻觉、视幻觉、嗅幻觉、味幻觉、触幻觉以及内感受器幻觉。

1.听幻觉(aural hallucination) 是幻觉中最重要、最常见的类型。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声音常常比较清晰,能清楚地辨别是男还是女,熟识的还是陌生的,以及明确地指出声音的所在地点。说话的方式可以是个别人的声音,可以是几个人或一群人议论他。可以是直接与病人对话,也可以是一些人在讨论和评论病人的缺点和问题。幻听内容有谩骂、斥责、讽刺、嘲笑、威胁、命令或表扬等。病人可以受幻听的支配,而拒食、自杀、伤人或产生其他各种冲动伤人、毁物行为。听幻觉可见于多种精神病病人,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

2.视幻觉(visual hallucination) 也较多见,内容也较丰富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但有时比较模糊。幻视的内容如果是恐怖性的,多出现于意识障碍的情况下,特别是谵妄时,感染性发热的病人多出现鬼怪、动物野兽等,酒精中毒时也可出现幻视。

3.嗅幻觉(olfactory hallucination) 多见的是使病人不愉快的难闻气味,少数也可是香味。在精神分裂症中,嗅幻觉往往与其他幻觉妄想结合在一起,经常与味幻觉并存。其妄想多为被害妄想。颞叶损害的病例中,嗅幻觉常常是首发的症状。如果是短暂的,发作性出现的嗅幻觉、味幻觉,要注意是否是癫

4.味幻觉(gustatory hallucination)是病人尝到在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因而拒食。常与嗅幻觉和被害妄想并存。

5.触幻觉(haptic hallucination) 是病人感到皮肤上有特殊感觉,如麻木、刀刺、通电、虫爬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病病人。在可卡因中毒的病例中,触幻觉常常与被害妄想并存,构成所谓可卡因狂。如果在潮湿的身上有水流的感觉,称为潮湿性幻觉,多见于流感病人。

6.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它可产生于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病人感到自己的某一内脏在扭转、断裂、穿孔,或有昆虫在胃里游走。这类幻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在一起。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和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病人如有这种幻觉,内容多荒谬。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多不好。

7.运动性幻觉(kinesthetic hallucination) 是关于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和位置的幻觉。即病人在静止状态,却感到自己身体某部在活动。

8.前庭幻觉(vestibule hallucination)是病人感到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或将从床上滚下,因而紧握床、椅或搂抱亲人,不敢起身,或倾斜着身体走路,以求身体保持平衡。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病。

心理病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切使内外感觉分析器负担过重,引起分析器增强定向活动的条件,均能使幻觉发生。幻觉其实就是以前脑内所保存着的种种忆痕表象,在特定条件下不由自主地、病理地、不合理地、无法控制地再现,有时是经过拼凑融合后的重现,是大脑皮质感受区的兴奋现象。

(三)感知综合障碍

病人在感知某现实事物时,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例如形状、大小、空间距离或对时间体验,空间的动静关系产生了错误的感知。它与错觉不同,在错觉中被歪曲的常常是事物的整体及其基本性质。感知综合障碍有以下几种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1.视物变形 病人感到某个外界事物的形状结构、大小比例出现改变。例如,一个病人看到他的父亲脸变得很长,眼睛很小,像两粒瓜子那样,鼻子很大,脸色灰白,整个形状非常可怕。如果病人看到的形象比实物显得大,称视物显大症(macropsia);比实物显得小,称视物显小症(micropsia)。这类障碍多见于癫和精神分裂症。

2.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病人对周围事物与自己的距离产生歪曲的知觉。把远物看得很近,或把近物看得很远,又称视物错位症。

3.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运动知觉综合障碍) 这是病人对空间动静关系的错误体验,如把动的看成是静的,感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不活动的,是僵化死的;或把静的看成是动的,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急剧地变化着。如果病人感到外界事物或周围世界的映像模糊暗淡而不清晰,视物如隔了一层帷幔,听声音如隔了一堵墙,称为不真实感。见于抑郁症、更年期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中毒性或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病等。

4.体形感知综合障碍 病人感到自己的大小、比例结构方面发生了变化。如感到头变得很大,眼睛突出,四肢变细如钢丝,手臂变得很长或很短,身体变得特别高大,脸形变了,耳朵大得像猪耳,鼻子和嘴都歪了等。见于传染病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脑肿瘤、癫性精神障碍、脑炎等。

5.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指时间体验的综合障碍。在感受完全新的事物时,病人有一种早已体验过了的熟悉感,称为似曾相识感。在感受早已熟知的事物时,病人有一种初次见面的陌生感,称为旧事如新感,多见于癫

TypeBny认为感知综合障碍是属于较一般知觉水平更高的功能障碍。在各个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是精神感觉的材料,这些材料经过整合利用而产生新的内容。感知综合障碍是整合功能发生障碍所造成,它是一种整合作用的歪曲以及知觉功能水平的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