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临床心理学中心理活动的特征

临床心理学中心理活动的特征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遗传因素心理学把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点,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称为素质。人生观或世界观居心理活动的最高层次,它对一切心理行为起主导作用。自我意识为代表的心理动力系统是个性特征,同样对心理动力系统起统率和最高决策作用。个性心理特征是表明一个人经常性稳定的心理特征,常决定着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性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

临床心理学中心理活动的特征

心理过程是人们所共有的,但心理过程的产生及表现却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形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具有明显个体化的心理个性。人类的心理活动具有个性化和个体化的特征,正确理解和运用心理个性特征的规律,对研究和认识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学、心理科学在整个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开发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个性(individuality)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又称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中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又称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体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个性与个体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两个属性,他既是一个生物的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实体。个体是作为生物的实体来考虑的,人的概念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时,这个人就称为个体。个体的概念包含着人所固有的全部特征,不论性别是男还是女,年纪老还是少,健康状态是好还是坏,身高、体重如何,只要是指一个具体的人,都可以叫做个体。

人的个性,主要是作为社会实体来考虑的,它不是指个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胖瘦和肤色等,而是指那些受社会物质条件影响和形成的整个精神面貌。

(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人的个性具有多层次、多水平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复杂结构,它的形成与发展是许多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遗传素质、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作用和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心理学把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点,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通过遗传获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遗传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而气质类型较多地取决于素质。智力的某些方面,如记忆、注意广度、活动水平、反应能力等都属于流体智力的内容,也与人的生物学因素关系密切。但是单纯的遗传因素仅仅预示着一种潜能。后天的学习、经验以及发展条件等是潜能得以显现的必要条件。

2.社会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培养良好健全人格结构的重要阵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当然,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就是在这些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形成的个性也是有差异的。

3.教育的作用 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系统的。智力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所起的作用,正是促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得到高度发展。

4.社会实践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个性中的诸多因素,如智力、特殊能力、性格、兴趣、信仰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发展。

(三)个性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人是一个最小的单位,一个人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世界的。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具有统一性,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与心理活动过程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个性整体。在一个具体的人的身上,某种孤立的个性倾向、个性特征都是不存在的。人的各种特性只有在作为整体的人中才有意义;从个性的形成来看,也是既有生物学方面的影响,又有环境和社会学方面的作用。

2.独特性 即个别性。个性的独特性就是指各个个体心理面貌的差异性。每个个体非但具有各自不同的先天遗传因素,而且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受教育以及实践活动也千差万别,因而形成了个性的差异,反映了它在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印记。实际上,个别性已包含了共同性的多种特点,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或者说个别性是多种共性的叠加。

3.稳定性 一个人出生后,经过社会生活实践逐渐形成个性,他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面貌是比较稳定的,这就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稳定性。那些偶然的、一时性的心理现象不能说明人的个性特点。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区别每个人的心理面貌,预料某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稳定性随个性的成熟而逐渐加强,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稳定是相对的,而可塑则是绝对的。个性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必然会不断被塑造而有所变化。

4.适应性 个性与适应是不可分割的。现实生活与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要能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对自己的个性做相应地调整,这就是个性的适应性。

5.倾向性 反映了个体行为动力方面的内容,决定了一个人行为模式或惯常方式的方向。它是由在生活经历中所形成的价值观、需要和动机等决定的。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现实事物总会有一定的看法,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在这些看法和态度中体现了他的倾向性。他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他经常追求的、感兴趣的是什么,这些都会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事物不同的态度体验以及行为模式上。注重个性的倾向性,对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6.社会性 也可以理解为体现在个人身上的社会化程度或角色行为。因为人首先是社会性动物人性中也包含了社会性。文化的影响、社会对各种角色行为的规范不可能不在个性中有所体现。强调个性的社会性并没有抹杀内在的、区别于他人的自我。外在的自我总是内在自我的折射,角色行为也必然会体现出人格的力量。

(四)个性的心理结构

一般认为,个性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动力整体结构。

个性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心理成分组成。这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需要是一切心理行为的基本出发点。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形成了占优势的倾向性和各种不同的动机,引起了相应的智力活动和意志努力,从而激发起从事社会实践的心理动力。人生观或世界观居心理活动的最高层次,它对一切心理行为起主导作用。自我意识为代表的心理动力系统是个性特征,同样对心理动力系统起统率和最高决策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是表明一个人经常性稳定的心理特征,常决定着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性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主要包括智力、气质、性格。

人的个性既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又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动力结构。自我在个性居于主导和统率地位。“自我”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即对自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认识和评价。通过自我,对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调节和控制,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并能随着环境的改变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往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面貌,就是自我调节的表现。

二、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demand)

需要是个体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欠缺或不满足的状态被体验着。它激励人们去行动,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1.需要的特征

(1)需要的动力性:需要是人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越迫切,越强烈,由此产生的动力就越大。

(2)需要的对象:任何需要都有一定的指向性,一定的指向对象。例如人饥饿时需要食物,疲劳时需要休息,夜晚需要睡眠,孤独时需要与人交往等。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3)需要的同期性:需要并不会因为得到了满足而终止,而是常常在原先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另一种需要,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产生需要,需要满足,再产生新需要的生命过程。如饮食、睡眠等周期性生理需要尤为明显。

(4)需要的社会历史性:一个人所需要得到的东西,以及满足的方式,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它受社会的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改变,这就是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5)需要的多样性和主导性: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在同一个时期,一个人也有多种需求,如需要饮食、需要睡眠、需要学习、需要安全等,但在这多种多样的需要中,一定有某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并支配或压抑着其他的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需要的起源和对象把它分为以下几类。

(1)自然性需要:它是指人为了维持生命和种族的延续所必须满足的一些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如饮食、睡眠、排泄、配偶等需要。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只是人的自然需要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2)社会性需要:这是人们在后天的生活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高级需要,它反映了人们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如奉献需要、助人需要、劳动需要、实现需要、成功需要、求美需要、求知需要等。这些需要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3)物质需要:这是指对物质产生的需求,是维持和发展人的生命的物质基础,如衣着、家具、住宅、食物、文化生活用品等。这种需要包括自然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并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4)精神需要:这是人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如科学知识、文化艺术、道德观念、政治信仰、社会交往体育生活等。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1908-1970),出生于美国的犹太人家庭,是美国著名的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基于3个假设:第一,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影响他的行为,需要是心理行为的基本动力和基础。第二,人的需要有层次性,按其强度的不同排列成一个等级层次,层次越低,需要越强烈越迫切,亦越容易得到满足,层次越高则相反。第三,只有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发展层次是金字塔形,最低层次是生理性需要,大多数人能实现和满足(约占85%),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的难度大,可能性最小(约占10%)。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图2-3)。

(1)生理需要: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睡眠、排泄、性等方面。

(2)安全需要:这是对生理需要的社会保障,如躲避危险、防御侵袭、劳动保护、职业安全、环境稳定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对交友、爱情、从属于某一社会群体活动等需要。

(4)尊重需要:包括对权力、地位、荣誉、威望等需要,渴望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希望获得他人对自己的理解等。

(5)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这5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级产生,逐级满足,逐级上升。但是,这5个层次的次序不是固定的,在例外情况下可以出现变化。

我国心理学家卢家楣对青年的需要做了概述,见表2-4作为参考。

图2-3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模式图

表2-4 青年需要的种类(卢家楣,1989)

(二)动机(motive)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所引起和维持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动力。

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心理行为的动力,是引起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由内外刺激诱发和唤起人的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由这种心理状态进而转化为动机,推动人去进行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接近需要的目标,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失。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旧的需要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向新的目标前进,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维持了生命的继续,直到生命终结。

2.动机的分类 由于人类的动机隐藏在行为深处,不能直接根据人的行为表现来推测,同一种行为可以是由不同的动机所促成,而一种动机也可由多个行为来显示,因此造成分类较为困难。目前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与相应的需要来分,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与人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动机称为生理性动机,下丘脑起着重要作用。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动机称为社会性动机,这与自我意识和大脑皮质功能有关。

(2)根据动机的复杂程度来分,可分为简单的动机与复杂的动机。

(3)根据动机在时间上的长短,可分为近期动机和长远动机。近期动机常由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引起,只对某个具体活动起短暂作用。长远动机来自对活动意义的深刻认识,作用时间较长。

(4)根据动机引起的活动效果来分,可分为有效动机和无效动机。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动机为有效动机,导致活动失败的动机为无效动机。

(5)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6)在社会性动机中又分为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社会赞许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追求事业成功的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个人想与他人结交、合作和产生友谊的动机;社会赞许动机是指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别人赞许的动机。

3.影响动机的心理因素

(1)性格: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同时有几种不同的目标可以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时,个体对目标的选择受性格的影响。

(2)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人要求自己的行为活动达到某种程度的心理需求。抱负水平决定着人们行为程度高低。

(三)兴趣(interest)

1.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尤为注意和向往。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兴趣反映了人的需要,需要的对象就是兴趣的对象,因此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认识和获得的倾向性。

2.兴趣的心理意义

(1)兴趣是一种个性倾向性和心理动力。它与人的需要、动机、信念、人生观等紧密相连,兴趣能影响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向。培养有益的兴趣,引导正确的行为方向,就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增长知识、发展才能中去,走向成才的成功道路,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反之,不良的兴趣爱好,可使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缺乏动力,造成厌学、恐学等学习障碍,荒废了学业,浪费了时光。不良兴趣可把人们的行为导向错误、甚至是犯罪的方向,最初是去接近有不良行为甚至是犯罪成员,逐步对不良行为、流氓习气不以为然,进而吃喝嫖赌,形成严重的犯罪嗜好。

(2)兴趣广泛有利于个人对人生进行积极探索和追求,使人生机勃勃,有利于增进知识和心理发展。反之,兴趣索然,使人无所作为,庸庸碌碌。

(四)理想(ideal)

理想是符合客观规律,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像。奋斗目标是人积极向往的对象。作为理想的奋斗目标应是具有生动的想像内容,明确的思想认识,深受个体喜爱并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想像。理想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们通过对现实的加工改造,吸收了那些符合人的需要和世界观的内容,舍弃了与需要、世界观不相符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走在生活实际前头的理想。

(五)信念(faith,belief)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念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一个人的信念表现在经过深思熟虑,确信某种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原则、发展规律和见解的正确性以后,对它们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并在生活实践中以它们为准则,努力追求和维护它们,愿为实现它们而奋斗,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信念是人们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的统一。信念具有4种心理特点:

1.积极性 在信念确定后,将会动员一切心理功能,积极地为之奋斗,以实现和达到目的。

2.指导性 信念对人的行为和活动的方向起着引导和指向作用,为了实现信念所指引的目标,可付出一切代价。

3.坚信性 一个人的信念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确立的,因而对它是无疑的。当坚信成为活动的动力时,标志着信念已经确立。(www.xing528.com)

4.坚定性 信念确立后,有很大的稳定性,不容轻易改变。对信念非常稳定地坚信,是个性稳定,具有主动积极性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标志。

(六)人生观和世界观(lifetime view &world opinion)

人生观与世界观同义,是一个人信念的总体系,即人对整个客观世界或人生的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或世界观是个体心理动力系统的最高层次与水平,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心理行为,是推动或阻碍人的活动的重要内驱力。人的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人的一切言论和行为都受他的世界观支配,它影响着人的精神面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中,人们有不同的世界观,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它具有丰富性和科学性、系统性和严整性、概括性和实践性、方向性和坚定性四个特征。

三、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

(一)性格(character)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现实有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区别其他人的集中表现。

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影响,都有各自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表明了他“做什么”(目的),又表现了他“怎样做”(方式)的。“做什么”反映了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表明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而“怎样做”则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已经在生活经验中巩固下来,就会成为一个人在一定场合中习惯了的行为方式。这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例如,有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外露,有的人拘谨、内向、冷静、多思;有的人大胆、勇敢、见义勇为;有的则谨小慎微、见利忘义等。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的表现。性格总是表现出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性格的稳定性预见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倾向。性格的好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例如,忠诚、坚定、正直等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而虚伪、奸诈、冷酷无情等性格,对社会有消极影响。

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个体整个一生过程来看,不同的年龄时期会出现性格的变异;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教育的影响和自身实践的锻炼都会使性格发生变化,并通过长期塑造而稳定下来。

2.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劳动、对工作、对物品、对社会等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由于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人对现实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的。对待自己的积极的性格特征有自尊、自爱、谦虚谨慎,消极的特征有自卑、自弃、狂妄自大等;对他人、集体的积极的性格特征有热情、善良、正直、同情等,消极的特征有冷淡、虚伪、狡诈、无情等;对待劳动、工作态度的积极的性格特征有勤劳、认真、细致、主动、富于创造精神等,消极的特征有懒惰、马虎、粗疏、被动、墨守成规等;对待物品的积极的性格特征有勤俭、节约、有条不紊等,消极的特征有挥霍、浪费、杂乱无章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人的意志品质具体表现在对自己行为调节的水平上。主要有3个方面:①意志的自制性。有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良好的自制、自控力,有的却是缺乏自制、自控力,经常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发生冲动行为,或是盲目任性,放任自由等。②意志的自觉性。有的人,他的行为活动有明确目的,并有独立见解,自觉性强,一些人却是常常易受人暗示、盲目冲动等。③意志的坚毅性。有的人在行为活动中,具有勇敢、顽强、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一些人却是怯懦、胆小、摇摆不定,常半途而废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①情绪的强度。人的情绪有强弱之分,情绪强烈者对刺激后的情绪反应不易控制;微弱者对很大的刺激也无反应。②情绪的稳定性。有的人情绪较稳定,起伏小,容易控制;有的人情绪则易于波动,忽高忽低,不易控制。③情绪的持续性。在受外界因素影响下,情绪发生波动时,有的人持续时间较长,有的人持续时间较短,很快即稳定下来。④对人的心境影响。情绪高涨使人产生愉快欢乐的心境,情绪低落使人产生忧郁、烦闷的心境。

(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一个人在感知、思维、想像、记忆等认知过程的个性心理差异。①感知方面:有人能主动观察,并观察仔细、精确;有人观察被动、粗糙、模糊,易受人暗示;有的人观察事物感知速度快;有的人则感知速度较慢。②思维方面:有的人善于深思熟虑、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有的则片面肤浅、粗枝大叶、模仿抄袭。③想像方面:有的人想像丰富、生动、深刻、能与实际联系,有的则想像贫乏、想入非非,脱离实际。④记忆方面:有的善于形象记忆、有的善于抽象记忆;有的人习惯于材料的罗列,有的人则善于材料的整体概括。

(5)性格的心理特征:①稳定性。性格是表现出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并非是某种偶然的、短时间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在儿童晚期和成人期,性格特征一旦形成将长期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甚至终生不变。②独特性。性格有鲜明的独特性心理特征,世界上60亿人口中,绝无性格相同者,即使双胞胎亦不例外,不同的性格可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③可塑性。性格是受先天和后天综合性因素作用形成和发展的,后天因素具有主导地位,在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性格的可塑性较明显,如能采取正确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引导孩子性格向优秀方向发展。一般来说,一个人至26岁以后可塑性基本消失。④习惯性。已经形成某种性格的人,总是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习惯了的某种行为方式。

3.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1)遗传和生理的影响:生理和遗传素质因素是性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父母将遗传基因传给后代,身心疾病和不良遗传基因必然会导致不健全的性格。

(2)家庭的影响:家庭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以母爱为中心的教养方式具有重要价值。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过分溺爱和放纵儿童,很难培养儿童不怕艰苦、热爱劳动的态度。对儿童过分苛刻,一味训斥,不考虑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就难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精神等特征。父母教育方式不良还与父母本身的文化教育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身心素质和对子女教育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父母有心理缺陷和心理疾病,无法正确教育子女。家庭环境和气氛也是重要因素,家庭和睦、勤俭、热爱劳动,对儿童就容易养成有责任心、爱劳动和诚实的性格特征;而吵闹不安宁的家庭环境、破裂的家庭、嘈杂的大家庭、有不良行为和风气的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不良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在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上起着主导作用。学校给儿童们系统的知识技能,扩大了儿童的生活范围,丰富了他们的实践内容,提高了对他们的要求,给予他们更实际的工作任务。学校是引导他们塑造良好的心灵和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基地。不良的教育方法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将有负面影响。

(4)社会的影响:社会实践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影响,职业和工作性质对性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产生新的认识,有新的需要、情感,也就有了新的态度和习惯,从而形成新的性格特征。例如,一位原先粗心好动的不稳定性格者,成为医生后,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使他不得不变成认真、细心、安定等心理稳定的性格。当然,社会实践对性格的影响不是被动的,外部条件的影响还必须通过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而发生作用。

(二)气质(temperament)

1.气质 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动力特点的总和。通常也指人的脾气、秉性和性情等。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主要包括:

(1)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2)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的强弱、意志的努力程度。

(3)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一般认为个性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例如,有的人情绪和活动发生得快而强烈,外部表现十分明显,有的人情绪和活动发生慢而弱,表现很不明显;也有的人情绪和活动发生得快而弱,表现非常明显;还有的人情绪和活动发生得慢而强,表现却不明显。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在儿童时期即可表露出来,它受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较多,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使它的变化很缓慢。人的气质特征对目的、内容不同的活动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影响。有着某种类型气质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例如,一个人每逢与人争辩时表现出情绪激动,开会听报告时,坐立不安、沉不住气,当他人提问时,他先抢着发言。这就是说,情绪易激动是这个人的气质特征。

2.气质的类型及心理特征 目前心理学还不能编拟出构成气质类型全部特征的完整方案。许多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学说。最早由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提出了气质的体液学说,他认为身体健康和个性依赖于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的适当比例和平衡。血液过多使人过分热情和快活,黏液过多使人冷漠和恬静,黑胆汁过多使人沮丧和忧郁,黄胆汁过多使人具有攻击性和急躁。于是提出了4种气质类型。罗马哲学家和医学家盖伦(Galen公元前129-199年)对希波克拉底的学说进行了验证、修订、整理,概括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4大类型。

此后,克拉西漠(Kretschmer)提出了体型学说,分为矮胖型、运动型、无力型和发育不良型。柏尔曼(L.Berman)提出了气质的激素学说。巴甫洛夫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现就体液学说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作一简单介绍。

(1)气质的体液学说

①多血质:又称活泼型,这种类型的人,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言语表达能力强,富于感染力,善于交际,在新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工作学习富有精力、效率高、反应快、思维迅速,但往往缺乏耐力和耐受力,注意力易转移,工作中持续性较差,兴趣多变不易持久。情感丰富、活跃好动、敏感、热情向外,但易变换不稳定。

②胆汁质:又称不可遏制型,属于兴奋型。这种类型的人积极热情、精力充沛、坦诚直率、坚强刚毅、动作快而猛烈、富有爆发性、性格外倾、性情急躁、易激动发怒、行为冷热不匀,情绪爆发,冲动时不易自控。

③黏液质:又称安静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稳重、文静、沉着、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善于忍耐、遇事谨慎、三思而行、持久力强、富于实干精神、内倾性格。情感反应缓慢、灵活性低、冷淡、不轻易表露情感、沉默少语、不合群、注意力难以转移。

④抑郁质:又称抑制型,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情感细腻、深沉、稳定、不易表露、敏感、多愁善感、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想像力丰富,内倾性格。但情感脆弱,不善言谈、不好交际、不易合群、谨小慎微、情绪缓慢而持久。

(2)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在大脑两半球皮质工作的研究中,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皮质工作的一般规律。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和耐力,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神经过程的相对关系,灵活性是指兴奋和抑制过程更迭的速率,它保证有机体能适应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根据这三种特性的结合,把神经活动分为4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强而不平衡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易兴奋、不易抑制,又称为“不可遏制型”。此类型可与胆汁质相对应。

第二种类型是强而平衡、灵活型。兴奋与抑制都较强,并且二者易于转化,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为特点,又称之为“活泼型”。此类型可与多血质相对应。

第三种类型是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兴奋和抑制都较强,但二者不易转化,以安静、沉着、反应迟缓为特征,又称“安静型”。此类型可与黏液质相对应。

第四种类型是弱型。兴奋和抑制都较弱,过强刺激容易引起疲劳,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为特征。又称为“抑制型”。此类型可与抑郁质相对应。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类型的学说,仅仅为气质的生理机制问题勾画了一个轮廓,后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特性和类型,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揭示和完善。

3.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气质对于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了解人的气质对于教育工作,组织生产和培训干部等都有重要意义。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的实质是神经类型特征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在评定一个人的气质时不能认为一种气质类型是好的,另一种类型是坏的。因为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它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活跃好动,精力充沛,好交际、反应快,思维迅速,但注意力易涣散,情感易变换,不稳定、精力易分散。我们每一个人要善于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认清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生活实践中发扬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在努力培养锻炼下,不断改进自己的气质。

(2)气质与品德和智力的好坏无关:气质不能用于评价一个人的品德,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活动能力和智力发展的高低。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关键在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个人的主观因素,具有相同气质的人其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可有天壤之别。同样,气质的特点只会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而不能决定智力的发展。具有不同气质的人,其智力都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气质对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影响:虽然气质对一个人的活动和工作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却有一定影响。选择相对较适应自己气质的工作将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例如,要求做出迅速灵活的反应的工作,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则较难适应。反之,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多血质、胆汁质的人较难适应。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种,如飞行员、宇航员、侦察员等,对人的气质,更有特定的要求,否则就很难适应。

(4)气质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由于人的气质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做教育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对自己所负责的部门(单位)的每个人的气质应有所了解。对不同气质的对象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在人事的选拔、调配、商业上的买卖,婚姻恋爱中,甚至在学生分配座位,搭配小组等工作中也需要考虑气质类型特点。

(三)能力(ability)

1.能力与智力的概念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们总是以完成某种活动的效果来评价某人能力的高低。影响活动效果的因素除能力外,还有思想水平、知识水平、技能熟练程度、所用时间、身体状况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能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高的人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类。

(1)一般能力:是指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运动能力等认识能力的综合。

(2)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特殊活动(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比如音乐家的音色分析能力,演说家的语言表达能力,演员的模仿、表现能力等。

与能力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智力(intelligence)。其实这两个概念有时很难区别,所不同之处是能力概念的范畴更大一些。因为能力包含了人的整体的功能(如运动能力需外周运动系统的参与),而智力则更多地偏重于脑的功能。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我国古人关于“智”的概念与知有关,荀子认为“知有所合谓之智”。其实智力不只表现在知识本身的积累或技能的熟练方面,更主要的在于获得知识、技能的动态方面。也就是说表现为对复杂事物的认识、领悟能力和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正确、速度和完善方面。因此,智力主要集中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创造活动上。

2.能力与智力的变异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水平有高低,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除了一般智力水平的差异,人在特殊能力方面也有所偏重。比如有的人体质较好,适合于搞体育;有的人耐心细致,在技巧性活动上有专长;还有的人擅长绘画、擅长文学等。

就智力的个体发展而言,一般智力从出生到青春期伴随年龄等速增长,以后逐渐减缓。至20~34岁时达到高峰期,中年时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到了老年开始逐渐衰减。

就群体来说,智力在人群中表现为常态分布。即智力非常优秀和较差的处于两个极端,而绝大多数人处于中间水平。

与智力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智商(IQ)。智商是通过测验得出来的结果,是对智力水平间接的推测和评估。由于取样和测量可能带来的偏差,由智商推测智力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一生中是发展变化的,而智商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关于这一问题,在第七篇中还将作介绍。

能力和智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承认能力(智力)的差别并对其进行鉴别,才能使人各有所用,各尽其能;对不同的人也能因材施教。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智力并不是决定一切的,人作为一个整体,心理的诸方面也在互相影响,同时心理因素还与生物及社会因素相互制约,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性格、动机等)也起很大作用,因此我们不应片面理解智力的作用。

四、人格理论

关于人格的心理学研究,学派众多,理论并不统一。我们谨将有代表性的学说介绍如下。

(一)人格特质论和类型论

特质(trait)即品质、特性,指基本的分析单位。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阿尔波特(Allport)认为,在人的一般行为表现的背后,隐藏着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结构。这种结构决定着人的行为反应方向和方式,并可从结构中分析出不同单元,即特质。阿尔波特还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前者来自于共同经验,在一个文化群体的多数人身上都能找到;而后者来源于遗传和特殊经验,只在个人身上体现。

根据人格特质的分类,可以把人区分为不同类型,所以也是一种人格类型的理论。从某些典型的人格类型(如内倾/外倾)为基础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一种可行的尝试,在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许多人格测验就是根据这样一种思想来编制的。

由于出发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心理学家们所提出的特质或类型并不统一。如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h)提出了内外倾、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3种基本人格类型。把内外倾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又可构成一个直角平面,分为4个象限。每一象限中又包含了许多特质。艾森克认为,4个象限的内容与4种气质类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这个平面中,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和类型找到相应的位置。

另一位心理学家卡特尔(Cattel)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群的行为取样,得到了16种相对独立的人格特质,它们是:A.乐群性;B.智慧性;C.稳定性;E.持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

卡特尔还据此编制了16种特质的人格测验(16PF),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除此以外,还有人从某些实证的角度出发,对人格类型进行区分和评估。比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le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就着重从精神病理学方面对人格进行研究。

特质和类型理论把对人格的研究引入到一个可操作的方向,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但我们必须承认,实际上人格远比理论提示的更为复杂。特质论没有从人格形成的起因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心理动力学派理论

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人的潜意识动机,提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所组成,认为人格是一种动力结构,其能量来自于“力比多”,即欲力或性本能。此外,弗洛伊德还提出了人格发展的阶段说。心理动力学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对人格的认识和解释,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广泛涉及到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按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人格主要由后天经过环境的学习所决定。环境或情境因素在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与特质论所强调的人格稳定不变的特质及动力学派强调的人格先天的本能驱动力均有所不同。

学习主要指个体对行为所受到强化的反应。当一种行为受到外界的肯定及鼓励时,这种行为就倾向于保持下去;而当受到否定或惩罚时,这种行为就倾向于消退。

社会学习理论对于人格的形成、环境的控制与改变以及行为的矫正等问题都有积极贡献。但对于人体的差异,特别是生物学及其他方面因素的意义似乎重视不够。当然,社会学习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与早期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不同,一些人开始对人体内部的变量(认知及机体状态等)加以重视。

(四)人本主义理论

作为人本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杰斯提出了人格的自我理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不同,罗杰斯强调的是具有知觉、独立和积极的自我。自我观念的强弱对行为方式具有很大影响。“自我意识”作为人格的重要内容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自发到自为的过程。这就是自我的发展。而最终,激发人类向上的基本力量是自我实现——趋向完善、现实和提高的倾向。关于“自我实现”的发展道路,马斯洛用需要层次的金字塔模式进一步作了解释和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