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神经内科医生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该理论不仅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1895年,弗洛伊德发表《癔症的研究》一文,认为被推到意识以外的情绪体验将大量的心理能量把持住,所以生病,而催眠可使潜意识中的这些记忆和被压抑的情绪得以疏泄、净化,从而使症状消失。这一事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诞生。
后来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催眠术治疗神经症得不到根治。病人的某些症状消失了,另一些症状又出现,何况有些病人根本不能进入催眠状态。他设法让病人在觉醒状态下身心放松,想到什么就立即尽量地说出来,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同样可获得疗效。弗洛伊德称这个方法为“自由联想法”。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在自由联想过程中时常回忆和报告他们所做的梦,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找出其幼时影响情绪较深的事件,疾病才能得到根治。他把研究梦的结果和提出的解释写成《梦的解析》(1900年)一书,说明被压抑的欲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样,弗洛伊德通过“自由联想”,从病人的谈话和自己的深入观察中,以许多心理或病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推理,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在他的学说中,引进了潜意识、欲望、压抑、性力、冲突、本我、超我等概念,成为说明人类心理、行为、正常或变态的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学又称心理动力学,一个共同的基本假设是强调无意识过程。从理论上说,正是无意识过程在人的意识之外指导人的行为。同时,精神分析学说也强调早期童年经历对错乱行为的起因和治疗的作用。由于它假设行为错乱是过去事件的继续和隐伏驱力的直接产物,因此治疗有必要追究病人的过去。
(一)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解剖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1.意识(consciousness) 是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principle of fact or reality)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它是片断的、暂时的、能用语言表达的思想。
2.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 即当前未注意到的,不属于意识,但经提醒或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内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界。前意识的作用是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要求和个人的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
3.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又称无意识,指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因不符合社会道德理智,而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不能进入意识被个体觉察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那些为自己的道德理智所不容的欲望被排挤到潜意识领域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压抑(repression)。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内容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他认为,被压抑的愿望主要是与幼儿时期性发育过程中的创伤性经验有关,压抑在潜意识最底层的欲望是幼儿时期的性欲。潜意识是人类心理原动力所在,其活动是遵循“享乐原则”(principle of pleasure)。弗洛伊德相信,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潜意识的矛盾冲突,其根源来自心理活动的内部。他认为,意识不过是人的整个心理中的一小部分,就如同一座漂浮的冰山,意识只是水面以上的部分,而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因此这些活动的内容、观念或欲望如要进入意识,就要受社会道德标准的检验而遭到拒绝。但如不闯入意识界,就得不到满足。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其愿望或欲望为前提的。为了使这些被压抑的观念或欲望能出现在意识中,只能乔装打扮,变相出现而获得间接满足。梦就是以这种形式来获得愿望的满足。神经症病人的各种症状,以及正常人偶然的失误如写错字、说错话、做错事或暂时遗忘都是变相满足的表现形式。潜意识的概念是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而对梦的研究则是了解潜意识活动的有效方法。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3部分组成。
1.本我(id) 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部分,包括各种本能欲望,有即刻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处于潜意识的最深层,终生保持着幼儿时期的特点。它是建立人格的基础。它的活动方式遵循“享乐原则”或者说是避苦趋乐,通过反射活动和愿望满足以消除人的紧张,使本能需要获得满足。它不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不能辨别现实与幻想,也不具有任何价值、伦理和道德因素。它是非理性、易冲动的,但可以为自我所控制和调节。
2.自我(ego) 随着个体成长,人格的第二部分——自我开始发展、形成。自我是人格的执行部分,它与外部现实有接触,一部分是有意识的。自我的功能主要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的方式,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并统辖着本我与超我。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能区分幻想与现实,并从经验的学习、训练和教育中不断发展。
3.超我(superego) 超我是人格中最晚出现的最文明的成分,它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它是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内化的表现,一旦形成,就会自己评价、衡量行为,达到自我控制。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行事,所以,它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或“至善原则”(principle of ideal)。超我是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它发源于自我,是儿童吸收了父母(也包括教师、长辈或其他社会因素)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而形成的。符合父母道德观念,受到父母奖励,形成儿童的“自我理想”。和父母的善恶观念一致,通过父母惩罚在儿童心灵中扎下根的,就形成儿童的“良心”。超我也不能区分主观与客观,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为有不好的念头,即使永远不会变成行动也会受到超我的惩罚,因而仍时时感到良心不安。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爱的本能(eros)或性力(libido,力比多);另一类是死亡(phanato)或攻击本能。其他本能都是由这两类本能派生的。
爱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等,其目的是保存种族繁衍与个体生存。其中性欲本能最为重要。弗洛伊德持泛性论观点。性欲是指广义的含义,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内在的潜力,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弗洛伊德称这种性力为力比多。力比多能量聚集造成机体的紧张状态,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所以,力比多是一切行为的动机基础和源泉。它推动机体去追求“快乐”,获得性的满足。婴儿一出生就有性的活动。力比多在儿童的不同发展时期集中的部位不一样,这些部位即称为性感区(erogenous zone)。儿童追求快乐的方式在不同阶段,集中在各个性感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psychosexual stage)分为以下5个时期:
1.口唇期(oral stage,0~1岁) 也称口欲期。力比多集中于口唇,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于口腔活动,从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中获得满足。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 也称肛欲期。力比多集中于肛门,主要从自主控制和排泄大小便中获得快感。
3.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3~6岁)
也称性器官欲期。儿童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从对性器官的刺激中得到快乐,喜欢触摸性器官。
4.潜伏期(latency stage,7岁至青春期) 兴趣从自己的身体转向外界事物。快乐来自丰富多彩的学习、游戏、交友等外在活动中。
5.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后)也称两性期。性需求转向年龄相似的异性,开始有性意识、家庭意识,进入成熟的两性性爱阶段。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他关于梦的学说。他认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通过梦的分析,可发现神经症病人被压抑的欲望,并且梦的分析也可作为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他认为,梦是人的无意识内心世界中愿望的改装,是无意识愿望得以满足的一种“代用品”。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作用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表达。当然,这种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曲折的、委婉的。所以,梦的内容并不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其真正根源。弗洛伊德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义”。显梦是指人能回忆起来的梦境,隐义是指隐藏在梦境中的欲望。做梦好比制造谜语,显梦是谜面,隐义是谜底。由显梦揭示隐义的过程,即为梦的解析。梦的解析就是要将无意识内心世界中的潜在内容发掘出来,对梦的改装作业和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借助对梦的分析、解释,就可以窥见人的心理,发现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五)精神分析疗法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成年期行为常常是早期被压抑之创伤的再现。为了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他认为有必要给予病人“洞察力”,以领悟他(或她)行为的实际动因。这样能揭示错乱行为的无意识根源,从而使病人获得解决早期冲突的能力。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和释梦技术,鼓励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观念,通过这种方式促使病人重新回忆起过去遭受精神创伤的情景,重新体验当时的情感,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思想、情感、幻想得到“疏泄”,并对它进行分析,解释无意识冲突和创伤是如何影响病人当前的行为的。通过这一过程病人达到内省,即理解无意识过程怎样支配行为,从而使病人摆脱冲突的束缚,得到痊愈。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有机会经历早期冲突——重新体验以前进不了意识的早期经历,并从成人角度解决冲突。移情关系是医生阐释病人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即病人开始把医生当成是自己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如父母或兄弟。比如,对父母具无意识怨恨的病人可能对医生会渐渐产生怨恨,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医生可以通过揭示病人对医生的怨恨和对父母的怨恨之间的关联,使病人反省自己行为的动因,最终解决冲突。正是在这种象征性的移情关系中,医生能够最清楚、最生动地阐释病人的问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也包括阿德勒、荣格等既接受弗洛伊德部分思想又反对他的一些观点的不同意见者,他们虽然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许多修正和补充,但都承认潜意识的动力过程对人的行为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从历史上看,精神分析理论对现代心理治疗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精神分析强调医患关系的治疗意义,重视童年期经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以及自由联想技术的应用,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不同的心理治疗学派都曾从精神分析中得益。事实上,弗洛伊德理论及相关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建立在对较少人的观察基础上的,这些观察是否可以推广到全人类或大部分人,仍存在疑问。其主要论点始终未能得到科学验证。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由生物学本能决定的看法,在哲学上陷入了还原论的立场,也不符合客观事实。而且精神分析理论在解释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机制上拿不出有力的科学依据,只靠逻辑推断,因而在潜在应用上是有局限的。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在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时需要阐明心理和生理的关系,这就形成了心理生理学派。这是心身医学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研究心身疾病的另一发展方向。早期研究以著名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为代表。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情绪心理学说,指出强烈的情绪变化(恐惧、发怒等)会使动物产生“战斗或逃避”的反应,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导致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改变。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反复地出现,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
1930年后,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 Selye)提出了应激适应机制学说。他认为应激是个体对有害因素的抵御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表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GAS可分为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3个阶段。警戒期动员个体内部做好应付外界紧张刺激的准备;抵抗期个体内部防御力量已经抗衡紧张刺激,使生理和心理恢复平衡;衰竭期是指在多种紧张刺激或一种持久反复的紧张刺激下个体的抗衡力量达到衰竭的地步,个体失去了应变能力,出现了焦虑、头痛、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而最后导致有关心身疾病的产生。应激理论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它为阐明现代人类的许多疾病尤其是心身疾病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前俄罗斯巴甫洛夫(E·Pavlov)学派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指出躯体各器官都受大脑皮质的调节,特别是贝柯夫的皮质内脏相关学说,认为环境刺激、语言、文字、心理活动都可成为条件刺激物,通过条件反射影响体内每一器官的活动。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异常时,会向内脏发出病理性冲动,而使内脏功能失调,产生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心理生理学派近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的沃尔夫(H·G·Wolff)。他借助30多年的实验室以及临床观察研究,对心理和生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卓越的研究。例如,通过胃瘘观察情绪因素对胃的运动、张力、黏膜血管舒缩和分泌的影响,发现在情绪愉快时,胃黏膜血管充盈,分泌增加;在愤怒、仇恨时,黏膜充血,分泌和运动大大增加和增强;而在抑郁、自责时,黏膜苍白,分泌减少,运动也受到抑制。由于他的实验设计周密,结果可以重复,因此他所开创的这一心理生理的研究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研究心身疾病的主要方向。
沃尔夫学派还认为,情绪影响躯体器官的生理活动程度还要取决于遗传素质(易感素质)和个性特征。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是机体生理功能的主动调节者,是导致疾病或促进健康的关键因素:如果察觉外界刺激具有威胁性,就会产生焦虑、恐惧或愤怒的情绪;如果认为它是良好的信息,就会产生愉快、喜悦或兴奋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或积极的情绪的产生,因各人个性差异和对外界刺激的主观评价而又有很大的不同。后来,沃尔夫等人还进一步研究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对心身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英格尔(G·L·Engel)(1977)提出人对不同性质的心理应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主要分两大类:面临危险、威胁,产生愤怒、焦虑、恐惧时通过交感-肾上腺、垂体-肾上腺髓质,引起心血管反应及血糖升高,称为“或战或逃反应”;而抑郁、悲观、无望感、失助感则通过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化垂体-肾上腺皮质,而引起胃肠道分泌活动亢进、支气管痉挛、免疫力降低等,称为“保守-退缩反应”。前者的持续存在是产生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而后者则是心脏猝死、溃疡病、癌症、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的病因之一。(www.xing528.com)
三、行为主义理论
有人认为,意识、心理这种主观的体验,只能自己内省而不能为他人观察,很难予以客观定量。而研究行为,从行为的表现上看意识或心理过程,所获得的资料较为可靠。德国的雅克·洛布的动物行为研究,桑戴克的动物智慧研究,俄罗斯的谢切诺夫、别赫切列夫和巴甫洛夫的反射学说的研究都可作为代表。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则根本否认意识而只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是可以测量记录的,至于主观体验、意识、甚至大脑的活动都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他在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创立了“行为主义”(behaviorism)理论。其主张简单、明确、大胆,他称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应该只研究能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行为(stimulusresponse,S-R)。而人和动物除少数情感与遗传有关外,各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学习是人类行为发展的关键,而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环境决定了人的行为。他所谓的“行为”,是指人的肌肉活动和内分泌等末梢神经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特定的刺激与反应在后天所形成的对应关系。这是行为主义理论的早期形成,对以后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条件操作原理的形成影响很大。华生是一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他曾用一个实验说明儿童恐怖症的形成是习得的。并且他将对动物和儿童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原理,推广到一般人同类行为的解释。以华生为代表的“纯粹客观”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为“激进行为主义”。
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托尔曼、斯金纳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形成了新的行为主义(neobehaviorism)。托尔曼把华生的“行为”研究称为“分子行为”,他认为心理学所研究的不是微观的行为,而是人的宏观整体的行为。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将行为主义的公式S-R修改为S-O-R,O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他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在研究了大量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习得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强化的程序,创立了运用教学机器进行程序教学,并且许多学习原理也被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形成了行为矫正技术。新行为主义理论不像华生那样把刺激与反应机械地联系起来,认为在人的行为中尚存在着生命体的欲求因素,并且对学习理论用一种新的科学观去研究,给以后临床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变化以极大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班都拉(A·Bandura,1925-)又提出了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将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引进了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将学习分为3种基本形式。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第一位系统研究条件反射和学习的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他认为,外部或环境因素的操作可以单独影响身体的动作(行为)。
巴甫洛夫的工作始于一个著名的生理学实验,特定的刺激引起人和其他动物的反射反应。即将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就能在条件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条件反射。如狗进食会分泌唾液,这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的,食物即非条件刺激。而铃声则是无关刺激。现在每次进食前都给以铃声,多次反复后,狗即学会对铃声产生反应,即只出现铃声不出现食物时,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样铃声即作为条件刺激引起了条件反射。人类的许多行为就是通过这种学习形式习得:非条件刺激多次与一定情境、事物相联系,我们就学会对一定情境和事物作出一定反应。巴甫洛夫研究的学习性质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reflex)或反应性条件反射(图1-1)。
图1-1 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
(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被认为对行为主义学派最有贡献的斯金纳,通过他制作的斯金纳箱证明了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tive conditioning reflex)的建立过程。箱内有一条输送食物的杠杆,当一只饿鼠在箱内自由探索时,偶尔按压杠杆后就能得到食物。记录老鼠压杠次数和频率,可以得知老鼠进食的行为和学会压杠操作来得到食物的速度。此行为即属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食物即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频率的过程,称为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原则。经典性条件反射只对一个已知的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称应答反应,而不产生新的反应。而斯金纳所发现的是在没有看到外界刺激的情境下的反应,称操作反应。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更主动,能形成新的反应、新的行为。所以,人类更多有意义的学习,包括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而形成。
斯金纳的发现不久便推广到人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他的工作揭示了人的行为参照系统受环境或外部因素的支配,因而通过操作外部因素便可矫正或调节人的行为。行为主义理论为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心理学家开辟了治疗临床心理问题的新途径,发展了许多行为技术。行为治疗是直接的、由治疗医师引导的、强调治疗针对靶症状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治疗期很短,能对治疗效果进行系统客观的评定。由于行为治疗模式强调客观研究,疗效较肯定,因而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
但是,人的行为是无比复杂的,不能简单地把人与动物类比。虽然条件反射确实是学习的一种形式,然而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对刺激的被动的条件反射显然也不符合事实,理论上同样陷入了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泥潭。
(三)班都拉的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论,也称社会学习论,即注意到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论者班都拉指出,人类不光能通过直接强化来形成新行为,而且通过观察、模仿别人也能形成新行为。在其著名的玩偶实验中,让2组儿童分别观察成人的2种行为:与玩偶安静相处或攻击玩偶。结果发现,观察到成人攻击行为的儿童大多出现了攻击行为,并准确模仿了大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另一组儿童则很少出现攻击行为。班都拉认为人类的行为大量来自观察学习,儿童通过模仿周围环境中人物(父母、教师、同伴等)的行为举止、言谈、态度等,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提供良好的榜样是形成和改善人的行为的有效手段。
有关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在后文中仍将提到。
四、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 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ogers,1902-1987)。因它强烈冲击着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了当代心理学新的发展方向,所以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认为精神分析是伤残心理学(只研究心理变态者),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研究动物和儿童为主)。两者都强调人类本性中恶劣的动物性,导致了对人性的悲观主义。而人本主义反对从精神病人和老鼠的研究中建立人格理论,因为这样会忽略人格的积极方面。它主张从健康、创造性的人群研究中提出人格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向着健康的积极意志、向着成长的冲动或向着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冲动”。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仅仅注意缺陷。它重视人的独特性、寻找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性以及人有选择的自由。
(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在接受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同时,罗杰斯认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意识。他主要强调意识过程,这点与弗洛伊德相对立。罗杰斯认为,人根据意识、现实、知觉而行动,而不管这种知觉是否错乱或错乱到何种程度。
罗杰斯认为,人性是善的,人本性是向上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自我实现者。其论点为:
1.重视个体经验,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
2.自我实现,人生下就有一种发展的潜能,即一种生长和发展的个人倾向,罗杰斯称之为“现实化倾向”。个体的主要动机力量是指向生长和自我实现的趋势。每个人都有最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力争超过我们今日水平的一种基本需要——自我实现。
3.自由意志,人都是希望自由的,由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行为,计划自己的命运,自我选择,自我指导。
根据罗杰斯理论,只有当现实化倾向受到削弱或阻碍时,人才会显示出错乱行为。如果某个人的行为是为了取悦他人而获得赞许或积极关注,个人根据价值条件而行动,而不是根据现实化的自然指示,那么其现实化倾向就受到了损害。现实化倾向引导个体以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的方式而生活。然而为了顺从价值条件而得到积极关注,个人忽视了现实化倾向,扭曲或否认这种经验,最后,个体与自己来自现实化倾向的真实情感或信息失去了联络。一旦脱离了现实化倾向的自然指导系统,个人便误入歧途了。于是,个体失去了行为的指南,失去了与真实情感的联络,也就不再能够判断哪些行为有助于成长,哪些行为是对成长不利的。
根据这一套临床心理理论体系,罗杰斯发展了他的个人中心疗法。罗杰斯疗法的本质是通过恢复个体与自己真实情感的联络,从而消除现实化倾向的障碍。为了达到这一治疗目的,心理医生为当事人提供特定态度或条件,这样,心理医生可以帮助当事人重建与现实化倾向固有的自然成长指导系统的联络。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need hierarchy theory)认为,动机是驱动个体发展的心理动力,动机则由需要产生。需要可分为几个层次,低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当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就会出现。正是这些需要左右人类的行为。这些需要受到挫折就会造成心理障碍;需要得到满足,无论从心理上说还是从生理上说,都会使人变得健康。
由此可见,人本主义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个人成长受到阻抑所致,是缺乏能力认识并满足自己的需要。错误的学习、非适应性的心理防卫机制和不良的环境都可能使人无视或压抑基本需要,引起个人成长受阻。
因此,人本主义的治疗模式,在于鼓励病人接受自我,尝试利用个体的潜能。包括:①创造一个宽松的无威胁性的环境,有利于病人采取开放态度审视自己;②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独特的世界观;③鼓励病人完全的自我接纳和自信,在此基础上作出行动的选择。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在第六篇中我们将作具体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人本主义理论和矫治方法,在美国应用相当广泛。但是,由于其理论方面过分强调自我和把人的需求和动机机械地划分层次,所以显得过于死板,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临床矫治方法上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商榷。国外有学者评价说,该学派更多的是哲学观点,在临床上并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方法。
五、认知行为理论
临床实践和研究的许多证据表明,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对行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条件反射或操作性条件反射并不能够完全解释人的行为。因此,行为学派的观点出现了一些改变,行为治疗家拉扎勒斯(A·A· Lazarus)反对行为治疗中的机械倾向,认为不应忽视“内隐行为”——思维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在治疗方法上主张“广谱的行为治疗”,他称之为“多道治疗”,将认知成分整合到治疗技术中,为认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道路。班杜拉(A·Bandura)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认知过程或内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人的学习完全可以发生。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力量的支配,而且也受思维(认知)的支配。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人们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接受、评价内外信息,形成不同的信念或信念系统,以致对相同的刺激常常有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式,即认知模式,研究的焦点也从环境刺激移到个体的认知上来。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不是由某人独创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认知(cognition)一词指人的认识过程,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科学。现代认知心理学酝酿于20世纪50~60年代,正式形成于1967年,以美国心理学家奈瑟(Neisser·U)《认知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只重视研究外部行为忽视意识,而把意识再次变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行为主义结合形成了认知行为学派。
认知模式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阿德勒(A·Adler)等人。阿德勒认为心理障碍是个体生活模式发生错误的结果,其核心是对社会兴趣的缺乏。自卑情结是心理障碍的根源,心理治疗就是帮助病人认识和理解他们的错误信念。到了20世纪50年代,埃利斯(A·Ellis)提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认为情绪和行为障碍是由于非理性信念、绝对性思考和错误评价所造成的,治疗应着重于认知矫正,教会病人理性思维方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两个重要进展,其一是麦钦鲍姆(D·H· Meichenbaum)的自我指导训练(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他认为,一旦病人改变了对自己的内部对话,其行为亦将随之改变。治疗方法就是将病人的适应不良性想法或想像,改变为重复的适应性的自我对话。由于这一治疗模式和操作原理协调,激起了行为主义学者的兴趣。另一个更为成熟的认知治疗模式由贝克(A·T·Beck)描述。其基本理论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情感和行为障碍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找出这些认知曲解,提供“学习”和训练方法以矫正其认知方式,就能使心理障碍好转。贝克创造了一套改变认知的治疗技术,最初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成功,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